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寶寶流口水不吃飯

寶寶流口水不吃飯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0:52:05

為什麼孩子口味重?

《黃帝内經》裡說:“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意思是脾和口味是相通的。一個人如果脾氣不足,他的口味往往會出現問題。比如有的人總覺得嘴裡沒有味道,或者嘴裡會出現異常的口感,這就是脾氣不足的表現。

寶寶流口水不吃飯(孩子口味重沒胃口不吃飯流口水)1

為什麼孩子沒胃口?

不少家長問我,為什麼孩子上學後,一下就變得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了呢?其實,家長們如果明白“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這些中醫道理,就應該明白,孩子吃飯不香可能是他的學習負擔太重了的緣故。

中醫認為,如果一個人思慮太過,則會氣結,就把體内的脾氣聚住了,結果就是傷害到脾。長期思慮過度的孩子往往胃口都不好,“茶不思,飯不香”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的孩子,每天要做大量的作業,要不斷去思考各種巧立名目的數學題、語文題、英語題等如何做,所以氣機容易聚結,導緻脾胃不想工作。此時,我們要想辦法去調整孩子的學習節奏,讓他們放松,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恢複胃口。

寶寶流口水不吃飯(孩子口味重沒胃口不吃飯流口水)2

為什麼孩子睡覺流口水?

中醫認為這是脾不足的表現。“脾在液為涎”。涎就是口水,口水能反映脾的情況。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老祖宗分析得很細,《黃帝内經》說“五髒化液⋯⋯脾為涎,腎為唾”。意思是口水分為唾和涎兩部分。正常時分泌的,濡潤咽喉、口腔的是腎之液,是唾,它比較清稀,有白色的沫,叫唾沫;而我們在饑餓時看到美味後口腔開始分泌的液體,叫涎,有點黏稠,會拉出長長的線。

可以看到孩子嘴邊老是濕濕的,說明孩子脾不足,因為脾控制不住涎了。正常的時候,脾有收攝的能力,可以控制涎的收放。沒有食物的時候不分泌,有食物才分泌。但有時候脾的功能紊亂了,涎不該出來的時候卻出來了,所以才出現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有時候會感覺嘴裡總是幹幹的,這其實是脾陰不足,不能産生涎液的表現,此時需要滋養脾陰,以生津液。

怎樣滋養脾陰呢,補脾氣,可私信耿大夫幫助您給孩子調理。#中醫# #頭條号健康科普挑戰賽##健康養生# #中醫養生# #中醫兒科#

寶寶流口水不吃飯(孩子口味重沒胃口不吃飯流口水)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