剀切 [ kǎi qiè ]
釋義:
1、(臣子)切中事理的規谏。
2、(交情深摯)言詞懇切。
厚道指數:四星。“常将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通常地位很高的人跟地位更高的人“談心”時才能“言詞剀切”,比如皇上;這可不僅僅要能引經據典、有條有理,真算得上“言多剀切”的還得要有“交情剀切”才行,一般人可不成。
倒是清代的李汝珍在《鏡花緣》對布衣百姓有過“剀切勸谕”:常将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鏡花緣》: 常将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例句集粹:
1、《新唐書·魏征傳》:(魏征)凡二百馀奏,無不剀切當帝心者。
2、宋·周密《齊東野語·景定行公田》:(徐經孫)力陳買田之害,言多剀切,竟不付外。
3、明·歸有光《少傅陳公六十壽詩序》:至于條列天下之事,詳明剀切,可施于世。
4、清·王晫《今世說·文學》:﹝黃永一﹞孝友深摯,交情剀切。
5、清·陳鴻墀《全唐文紀事·卷首》:(錢镠)詞旨剀切,可謂善居功者。
《鏡花緣》:蒼天本就無語, 凡間枉自跪叩 !
擴展閱讀:孔穎達:學問大就可以“剀切愈至”嗎?
孔穎達是隋唐時候的猛人,有《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傳世,到現在咱碰上不會的字兒詞兒不懂的典故還得查《孔穎達疏》。史書上說,孔穎達年輕時候因為學問大差點被人給暗殺了。
唐太宗時給太子(李承乾)找了十多個師傅,孔穎達跟魏征、張玄素這些人都算。《新唐書》記載太子稍有不規矩讓孔穎達逮着就得給個說法出來,很是煩人。
太子的乳母看不下去說:孩子已經長成大人了,以後您不能隔三差五地當面數落了!孔穎達說那可不行,俺管定了,有錯就得挑!
史上上還說,在太子乳母提醒後,孔穎達的勸谏“剀切愈至”。估計是就沒說過什麼好聽的話。後來,太子大概是被這群大咖老師給逼成了瘋子,造反不成被廢,第二年就死了。
“老子”都管不了的事情,“老師”管那麼多能有啥用,也真是的!
每天多認一個字,别成了網紅還讓人笑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