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8 18:09:46

弓形蟲,屬球蟲亞綱,真球蟲目,等孢子球蟲科,弓形體屬。為細胞内寄生蟲,在除了紅細胞以外的有核細胞内均可寄生。主要通過消化道和血液傳播,各類動物肉類中的弓形蟲包囊、假包囊及貓科動物糞便内的弓形蟲卵囊為主要傳染源。

2。弓形蟲的生長發育過程

弓形蟲的生長發育過程大緻分為5個形态階段:滋養體(速殖子)、包囊、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

滋養體(速殖子):是指在宿主細胞内進行無性繁殖(即分裂繁殖)的蟲體,單個宿主細胞中含有多個速殖子的,稱為假包囊。随着細胞膜破裂,速殖子釋出,會随着血液至其他有核細胞内繼續增殖。

包囊:呈圓形或橢圓形,内含數個至數百個蟲體,包囊内的速殖子稱為緩殖子。當包囊破裂,緩殖子會進入新的細胞,進而形成新的包囊。

裂殖體:在貓科動物的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内發育增殖,内含多個裂殖子。

配子體:由裂殖子侵入小腸上皮細胞形成配子母細胞後進而發育形成的。有雌雄之分。

卵囊:是由雌、雄裂殖子結合為合子後發育形成的。成熟卵囊包含孢子囊,孢子囊由子孢子形成。

3。弓形蟲的生活史

弓形蟲的生活史主要分為在中間宿主體内的無性繁殖和終末宿主體内的有性繁殖。

(1)中間宿主體内的無性繁殖

弓形蟲的中間宿主包括人、犬類、齧齒類等大多數的動物,主要通過動物吞食含有包囊或假包囊的肉類或貓糞内的卵囊感染,在中間宿主體内無性繁殖,最後形成包囊或假包囊進行傳染。具體發育、繁殖過程見圖1。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到底什麼是弓形蟲病)1

圖1 弓形蟲在中間宿主體内發育及無性繁殖過程

(2)終末宿主體内的有性繁殖

目前發現的弓形蟲的終末宿主隻有貓科動物,需要提到的一點是,由于弓形蟲也可以在貓科動物體内進行分裂繁殖(即無性繁殖),所以貓科動物既是弓形蟲的終末宿主也是其中間宿主。其主要是貓科動物通過吞食含有包囊或假包囊的肉類或貓糞内的卵囊,在終末宿主體内進行有性繁殖,最後形成卵囊,随糞便排出體外進一步傳染的過程。具體發育、繁殖過程見圖2。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到底什麼是弓形蟲病)2

圖2 弓形蟲在終末宿主體内發育及有性繁殖過程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到底什麼是弓形蟲病)3

圖3 貓科動物是已知弓形蟲唯一的終末宿主

4。弓形蟲對人的危害

弓形蟲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對孕婦的傷害,主要表現為流産、早産、畸胎或死胎。此外,還能造成出生嬰兒神經發育障礙;肝脾腫大;心肌炎;融合性肺炎等,對成年人,可造成淋巴結腫大;中樞神經異常;弓形蟲眼病等。

5。弓形蟲的主要傳播途徑

(1)食用含有弓形蟲包囊或假包囊的動物肉類或内髒(生的或未經煮熟煮透的)。

(2)接觸含有弓形蟲包囊或假包囊的肉類或内髒後,未及時徹底清潔而用手抓食食物。

(3)接觸貓科動物糞便後,未及時徹底清潔而用手抓食食物。

(4)長期與患有弓形蟲病的動物共同生活。

(5)母嬰傳播。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到底什麼是弓形蟲病)4

圖4 患病貓咪糞便是弓形蟲主要傳染源之一

二、如何預防弓形蟲

1。對寵物盡量不要采用散養方式,遛狗時要注意控制其行動,特别是不要讓它吞食外面的小動物屍體等,對于貓咪,盡量不要讓其外出,如果實在是喜歡去外面玩的貓咪,可以采用遛貓的手段。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到底什麼是弓形蟲病)5

圖5 使用牽引繩遛狗可有效限制狗狗的活動

2。不要喂食寵物生肉或者半生不熟的肉,弓形蟲的卵囊在80℃的條件下烹煮1分鐘以上即可殺滅,所以一定要做到将肉類食物煮熟、煮透,另外在處理食物的時候,要注意生熟分開。這點同樣适用于人的食物。

3。定期帶寵物去寵物醫院體檢,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4。對發現患有弓形蟲的寵物,要及時治療。對于患病貓咪,要特别注意其糞便的處理。弓形蟲的卵囊對酸、堿、消毒劑等都有較高的抵抗力,但是對幹燥和高溫抵抗力較差,盡量對可能受其糞便污染的物品進行高溫消毒處理,如無法高溫消毒的(如塑料、紙張等)可以進行焚燒銷毀。同時,寵主也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是否感染。

5。懷孕的主人要及時帶貓咪去檢查,并且不要輕易接觸貓咪糞便,日常與貓咪的互動也要減少。

6。養貓的寵友盡可能定期去醫院檢查,并做好日常清潔衛生工作,防範于未然。

弓形蟲病是怎樣得的(到底什麼是弓形蟲病)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