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迪拜世博會中國館“山東活動周·濟南日”将隆重開啟,泉城站上世博會“C位”。這些世博會小知識您了解嗎?
世博小知識——世博會的起源
世界博覽會是展現人類在社會、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的國際性大型展示會。世博會的起源是中世紀歐洲商人定期的市集。18世紀,随着新技術和新産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隻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産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随着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範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内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世博會最初以美術品和傳統工藝品的展示為主,後來逐漸變為荟萃科學技術與産業技術的展覽會,會場伴以異彩紛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壯觀景色,充滿節日氣氛的空間,成為娛樂和消費的理想場所。
歐洲中世紀集市
世博小知識——首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舉辦
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主展館“水晶宮”
1851年5月1日,第一次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召開。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是當時世界一流強國,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有10個國家接受了邀請。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笨重的,多為龐大的石頭建築。在這次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一改往日風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園内建造以鋼和玻璃為主要材料的水晶宮。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盛況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幕,在占地9.6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覽用的桌子總長約有13公裡。在23個星期的展覽期間,有630萬人進行了參觀。14000件展品中包括了一塊24噸重的煤塊,一顆來自印度的大金剛鑽,還有一頭标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則向參觀者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煥發出的無限想象力。
水晶宮展出的630噸蒸汽機
這次世界博覽會不僅是一次豐富多彩的陳列,而且是開創今後數十年自由貿易的先驅,向人類預示了工業化生産時代的到來。所有展品均代表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的無限想象力。因此倫敦博覽會被确認為現代意義上的首屆世博會,成為二十世紀科學進步的巨大推動力。它的成功使世界博覽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成為全球規模的盛會,被譽為“經濟、科技與文化界的奧林匹克盛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