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壹心理主筆團-笛子
來源: 壹心理 (yixinligongkaike)
我讨厭别人讓我學會“善解人意”
“你一定要學會善解人意”。
這真是我非常讨厭的一句話。
善解人意,簡單來說就是會換位思考,能體諒人,為别人着想。
從小,這就是父母灌輸給我成為一個“好女孩”的标準。
這讓我在成長過程中,受盡了委屈。
家裡四姐弟,爸爸的摩托車隻能載3個人。每次逛街,姐姐弟弟都搶着去,看到爸媽好像很為難,我就會主動說我不去。
其實,我也很想去逛街。
每逢周末,我們去地裡幹農活,弟弟常幹了沒一會,就找借口回家看動畫片。
我也想罷工,但看到媽媽很生氣,又想太陽這麼大,媽媽一個人多累啊,然後就在地裡幹到日上三竿,回家還要給一家子做飯。
其實,我也很想看動畫片呢。
長大後,這種“善解人意”,也延續到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朋友約飯,朋友遲到,還沒跟我解釋,我就為對方找了很多理由,說“沒關系啊,我也還沒到,你慢慢來”。
其實,我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
隻要别人情緒上有一點點“風吹草動”,尤其是傷心、失望、憤怒這些負面情緒,大家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我都會很快察覺到。
然後下意識地想:是不是我讓Ta們不開心了?我該做點什麼來挽救?
總是太考慮别人的感受,覺得自己應該照顧别人的情緒,要讓身邊的人都開心,活得小心翼翼。
真的,很累。
善解人意本是好事,會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非常有優勢,不輕易和人起沖突,自帶吸引力。
但凡事都有一個度,太善解人意,反而會傷害自己。
因為,我們太過于“善解他人”的意,卻忽略了“自己”的意。
“我對你的好,不是理所應當”
如果你問:
“什麼時候,你開始厭倦做個好人?”
“好人們”可能會說:
“當我的好,變成理所應當的時候。”
最近在重溫《請回答1988》,我特别心疼二女兒德善。
姐姐寶拉脾氣暴躁,不用做家務,想要什麼就大聲吼。弟弟餘晖是爸媽的心頭寶,也備受寵愛。
而德善,總是最善解人意的那個。
媽媽做早餐,姐姐弟弟都喊着要吃荷包蛋。媽媽打開冰箱,隻有兩個雞蛋,眼神立馬看向一旁的德善。
不等媽媽開口,德善就說:“不用管我了,我不吃也可以。”
一家人圍着吃烤雞。德善的眼睛盯着雞腿吞口水,眼睜睜看着媽媽先掰了一隻大雞腿給姐姐,再掰一隻大雞腿給弟弟。
最後,才給她一個小雞翅。
德善什麼也沒說。從小到大的謙讓,她習慣了。
德善的生日比姐姐晚三天,為了省錢,每年都被爸媽安排和姐姐的生日一起慶祝。
理由是:和姐姐的生日隻差3天而已,有必要過兩次嗎?還有,你媽媽太辛苦了。
時間久了,爸爸媽媽都以為,德善不喜歡吃煎荷包蛋,不喜歡吃雞腿,和姐姐一起過生日也沒什麼問題。
因為姐姐是姐姐,弟弟是弟弟,都得謙讓着。
爸爸賺錢那麼艱難,媽媽照顧家人那麼辛苦,都得體諒着。
她以為,她的犧牲,爸媽是知道的。
直到德善18歲生日,她表達了很多次不想再和姐姐一起過生日,想單獨過。
但因為德善從來都是為别人考慮的一方,而自己的需求,習慣性地被爸媽忽略,似乎她的想法從來都不重要。
她終于崩潰了,自己的付出和犧牲都被當做理所當然。
她終于把壓抑多年的委屈傾瀉而出:
“為什麼就對我這樣?我好欺負嗎?我是可以随便對待也無所謂的人嗎?為什麼不給我煎荷包蛋?我也很喜歡荷包蛋的。為什麼不給我吃雞腿?我也喜歡吃雞腿的……”
爸媽才知道,德善承受了這麼多的委屈。
“善解人意的孩子隻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他們隻是适應了應該表現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太善解人意的孩子,會有怎樣的結局?
“乖孩子,是不能提要求,不能發出聲音的孩子。”
在我看來,太善解人意的人就是如此。
哪怕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和正當需求,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委屈自己去體貼别人。
不會拒絕,過度付出,甚至失去自我。
比如,你可能好心幫同學拿了一兩次快遞,以後他都會叫你幫忙拿快遞。
你好心幫同事帶一兩次外賣,以後他每次都叫你帶。
明明自己沒錢,别人問你借錢的時候還是大方地伸出援手,忘記還了也不好意思讓人還。
你有時候很想拒絕,卻總說不出那個“不”字。
真是很郁悶。
不僅如此,太善解人意的人,在親密關系裡,往往不敢索取“愛”。
我曾經曆過一段異地戀。
害怕影響他工作,幾乎每次都是我一個人坐幾個小時車輾轉去找他,來回從來不要他接送。
每逢節日,問我想要什麼禮物,我都說不需要。因為知道他沒什麼錢,不想他破費。
工作不順心,身體不舒服,我都不敢告訴他,因為怕他擔心,又沒辦法陪在我身邊。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分手的時候,他跟我聊了很多。他說我太獨立了,讓他覺得,我完全不需要他,我們之間總有一種疏離感。
“希望你以後,也能試着讓别人多愛你一點,多愛你自己一點。”
我哭了。
我才知道,太善解人意,讓我忽略自己太久了。
這,不給自己帶來任何幸福。
太善解人意的人,源于缺乏情緒界限
我曾無數次想過,為什麼你要那麼善解人意?為什麼你總想為别人的情緒負責?
接觸心理學才知道,這源于太缺乏 情緒界限。
為什麼會缺乏情緒界限?
除了天生對他人的情緒敏感,很多時候是從小培養出來的。
孩子的兩大需求是從父母那裡獲得歸屬感和确認自己的重要性。
當發現父母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時,孩子想确認自己是被愛的,自己是父母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就會想辦法證明自己有被愛的價值。
比如德善,扮演一個不喜歡吃煎荷包蛋和雞腿的乖孩子,希望善解人意的體貼,可以換來爸媽一點點的愛。
這多數發生在讓孩子覺得不安全的成長環境裡,比如缺愛家庭、單親家庭、經常有語言暴力、肢體暴力的家庭等環境裡。
比如,孩子一哭鬧,父母就會用各種辦法讓你不許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哭就是不乖,軟弱無能。如果孩子還是繼續哭,父母就更憤怒了。
總之,不允許孩子有真實的情緒。
還有很多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情緒責任,歸結到孩子身上。
比如,有些父母經常說:
“要不是生了你,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你怎麼這麼笨,我被你氣死了。”“你成績這麼差,我說出去都覺得丢人。”……
這些帶有責怪、攻擊性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别人的憤怒、悲傷、難過等情緒,都是自己的問題,自己有責任去解決它。
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愛和關注,孩子隻能小心翼翼去覺察父母的情緒,被迫學會善解人意,害怕自己不這樣做,就陷入受傷、不被愛的恐懼。
而善解人意的付出,能消除自己心中的不安,看到别人開心,才能保證自己是安全的。
于是變成一個體貼的小大人,幫父母分擔辛苦,照顧父母的情緒。
慢慢地,我們就無法分清哪些是别人的情緒,哪些是自己的情緒,哪些是别人的事,哪些是自己的事。
你不需過于善解人意,先照顧好自己
我曾深受太善解人意之苦,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卻不知道怎麼改變。
直到心理咨詢師告訴我,當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覺得太過于考慮别人感受的時候,摸摸自己的心髒,與自己對話:
“嘿,你好啊,這麼多年,你受委屈了,謝謝你一直以來的陪伴,我愛你”。
太善解人意的人,常因為忽略自己的情緒太久了,丢掉了與自己的連接。
要走出這樣的困境,我們必須要連接到真實的自己。
怎麼做呢?
在善解他人之意前,先善解自己的意。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正視自己、尊重自己的需求,學會合理的自私,适當維護自己内心的感受。
而一個忍能否尊重自己的需求與感受,與父母的引導是密不可分的。
我想起在《爸爸去哪兒》第五季裡,嗯哼被爸爸帶到幼兒園時,主動給每一個小朋友分蛋撻。
分到最後,隻剩下一個蛋撻,可是還有嗯哼、老師和杜江沒有吃到。
杜江引導嗯哼把蛋撻給老師,但嗯哼說:那我吃哪個呢?
他也想吃蛋撻,并且明确表達出來了。
最後,嗯哼把蛋撻分成了三份,每個人都吃上了。
既保護了自己的感受,又照顧了别人的感受。
杜江曾說:
“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而且在他們這個年齡,還不能分辨出謙讓和委屈,寬容和自責時,太懂事的孩子背後往往是有一些自卑,擔心别人不喜歡,擔心做錯事。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臉色,就失去了孩子應該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這樣的。”
所以,他非常尊重嗯哼的天性,隻要不過分,都鼓勵嗯哼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 圖源:網絡
再者,明确情緒界限,學會課題分離。
當你覺察到别人的情緒時,認真想想,“這真的和我有關嗎?我真的需要為此負責嗎?”
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認為,人的一切煩惱都源于人際關系。
之所以煩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關注、認可、愛、支持……
怎麼解決呢?阿德勒提出“課題分離”的辦法。
就是能夠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别人的情緒,别人的事,是别人的課題,不是自己的課題,你不需要為此煩惱。
父母、朋友、同事、戀人等,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他們的人生是自己的,不需要你來為他們負責。
明确自己的情緒界限之後,再決定,要不要幫忙解決别人的某些情緒,這才是自己的課題。
可以善解人意,可以适當付出,但真的不需要壓抑自己,過度付出。
過度付出,不僅傷害自己,也會給别人造成很大壓力。
遇到問題,我們理解對方,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表示盡力支持、陪伴,能幫則幫,幫不了的,不為難自己。
做人,最該對自己善解人意。
真的希望你在照顧别人的時候,先照顧好自己。
因為對你來說,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