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班四年多,每期都會遇到學員分不清“的地得”的問題。
“的”、“地”、“得”都是連接前後文的虛詞,并沒有實際的意思,也不能單獨使用,這三個字的區别在于用法的不同。
為了避免大家混淆,我把代表語法結構的“主謂賓定狀補”抛開,單用名詞動詞形容詞來說明“的地得”的運用,便于大家理解。
01 “的”是定語,一般用于名詞的前面。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和限制後面的事物。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或名詞(代詞) 的 名詞。
也就是說,“的”的前面一般是形容詞或者代詞,後面一般是名詞。
比如:她是一個性格開朗(形容詞)的女孩(名詞)。在這句話中,“的”前面的形容詞“性格開朗”修飾和形容後面的“女孩”。
總結一下:“的”字前面是形容詞或名詞,後面跟着的基本都是名詞。
比如:我的太陽,可愛的女孩,清清的河水,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資料、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
上面這些詞組,中心詞都在後面,都是名詞,因此在修飾限制它們時,都用“的”。
小口訣:名詞前面白勺“的”。
02 “地”是狀語,一般用在動詞的前面。
“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 地 動詞。
比如:她開心(形容詞)地跳(動詞)了起來。在這句話中,“地”前面的“開心”形容後面的“跳”,怎麼開心呢?跳了起來。
總結一下:“地”字前面是形容詞,後面跟着的基本都是動詞。
比如: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輕輕地走了,慢慢地翻開,高聲地喊、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
上面這些詞組,中心詞在後面,而且都是動詞,因此在描繪、限制他們時都用“地”。
小口訣:動詞前面土也“地”。
03 “得”是補語,一般用在形容詞的前面。
“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如何,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 得 形容詞。
“得”字前面多數是動詞,後面跟的都是形容詞,表示怎麼怎麼樣的。
比如:他氣(動詞)得跳了起來(形容詞)。在這句話中,跳了起來就是形容“生氣”的狀态。
總結一下:“得”的前面是動詞,後面跟着的基本都是形容詞。
比如:掃得真幹淨,笑得多甜啊,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
上面這些詞組,中心詞都在前邊,而且都是表示動作或性狀的詞語,因此補充說明它們時,都用“得”。
小口訣:形容詞前面用雙人“得”。
補充兩點:
1、如果“de”的後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種情況,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裡,後面的“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也應該用“得”。
04 總結:
A “的”字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
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代詞) 的 名詞;
B “地”字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 地 動詞;
C “得”字後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麼樣。
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 得 形容詞。
以上幾種用法,可以寫成公式:
修飾限制 “的” 名詞
修飾限制 “地” 動詞
動詞(形容詞) “得” 補充說明
比如:
開心的笑容——她的臉上洋溢着開心的笑容,笑容是名詞,這裡的笑容是靜态;
開心地笑着說——她開心地笑着說,“說”是動詞,這裡的“笑着”是動态;
開心得笑了起來——她開心得笑了起來,笑起來是動詞,但是用在這裡是形容開心程度,所以應該用“得”。
敲黑闆記小口訣:
名字前面白勺“的”
動詞前面土也“地”
形容詞前面雙人“得”
這篇文把小學語文補補課,記住這三句話,再也不會“的地得”傻傻分不清楚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