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存國167年,共曆九位皇帝(亦稱九朝)。我們按照兩位皇帝為一個時代,最後三位皇帝為一個時代,為大家推薦各時代經典詩詞二十六篇。
北宋詩詞第一階段(時代):從公元960年至公元997年,宋太祖太宗兩帝在位時期,共37年。這一時代的活躍詩人基本上是經曆過五代十國進入到北宋的詩人,比如李煜,徐铉、王禹稱等。
李煜是南唐後主,一般将其劃入五代時期的詩人,但其死于公元978年,宋太宗即位的第三年,北宋已經建立18年。所以,李煜的許多詩詞應該創作于北宋時期。
在五代十國一集中,我已為大家推薦了多篇李煜詩詞,今天再為大家推薦兩篇李煜創作的小詩(詞):
相見歡 (1) 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後庭花破子(2) 李煜(争議)玉樹後庭前, 瑤草妝鏡邊。
去年花不老, 今年月又圓。
莫教偏,和月和花, 天教長少年。
本詞屬于婉約詞,作者存在争議。一般書籍上認為是李煜創作,也有觀點認為是馮延巳、王恽等人創作。
清明(3) 王禹稱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詩人王禹稱 (chēng)出生于 後周時期,公元954,活躍于宋太宗一朝,曾在陝西商洛(商州)為官。
寒食(4) 王禹稱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亦可憐。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樹系秋千。
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
副使官閑莫惆怅,酒錢猶有撰碑錢。
本詩為詩人在陝西商洛為官期間創作。
北宋詩詞第二階段
宋真宗與宋仁宋在位期間是北宋詩詞第二階段,從公元997-公元1062年,共計65年。這一階段時間相對較長,因為宋仁宗是兩宋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這一階段群星璀璨,經典豐富。代表人物有冠準、晏殊、梅堯臣、歐陽修、蘇洵、王安石與司馬光等。蘇轼兄弟也生于此階段并成長起來,但我們将其放入第三階段。
詠華山(5) 寇準隻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詠華山》是寇準早期作品。寇準生于北宋建國初期,死于宋真宗在位末年,因宋真宗在位期間主戰,并簽訂《澶淵之盟》而留名青史。但後來寇準受奸臣陷害,被貶雷州,死于雷州。
呈寇公(一)(6) 倩桃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猶自意嫌輕。
不知織女瑩窗下,幾度抛梭織得成。
本詩是冠準晚年時的紅顔倩桃所作。倩桃是冠準的侍女或小妾,有文化并且有格局。本詩是倩桃專門寫給冠準的小詩,反映織女謀生艱辛、歌女生存容易的小詩。
和倩桃(7) 寇準将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豔歌。
本詩是寇準對倩桃的和詩。此時的寇準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透官場與人生,所以才有了“人間萬事何須問,且向樽前聽豔歌”的感歎!
華山(頭條号圖庫)
浣溪沙(8)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生于宋太宗末期,與王安石同鄉,14歲進士。兒子晏幾道也是著名詞人。,
南歌子(9) 歐陽修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
去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弄筆偎人久,插花試手初。
等閑妨了繡功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歐陽修生于宋真宗年間,天聖年間進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文章外,歐陽修的詩詞也富有特色。
陶者(10) 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本詩作者梅堯臣與歐陽修同時代, 宣城人,支持範仲淹慶曆新政,與歐陽修關系友善。《陶者》與李紳的《憫農》齊名。如果說《憫農》是為農民發聲,那麼《陶者》則是為陶者(磚瓦工)呐喊!
九日和韓魏公琦(11) 蘇洵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台。
佳節久從愁裡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蘇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與蘇辄的父親。蘇洵年輕時喜歡遊曆山川,二十七歲時始發奮讀書。但科舉不順,後來蘇洵受到張方平與歐陽修的推薦,也得到韓琦的重視。蘇洵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本詩應為這一時期創作,是對韓琦的和詩。
北宋詩詞第三階段
這一階段為宋英宗與宋神宗兩朝,時間從公元1063年至1085年。這一階段的活躍詩人有王安石、司馬光、蘇東坡等。這些人在宋仁宗時期就已成名,但他們的成政治成就與影響主要發生在宋英宗與神宗兩朝。
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号半山。王安石有多個響亮的身份:一是改革家,二是散文八大家,三是著名詩人。
八十年代,王安石創作的《答司馬谏議書》是初中語文必修課文。
答司馬谏議書 王安石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複一一自辨。
……
八四年初中語文《答司馬谏議書》
從本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作為改革派與保守派的領袖,王安石與司馬光本來還是好友,隻是兩人随着職位不斷高升,政治觀點産生嚴重分歧,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王安石創作的脍炙人口的經典詩篇很多,比如下列五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12)
千門萬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隻隔數重山。(13)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牆角數枝梅,臨寒獨自開。(14)
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15)
不畏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
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16)
可憐青家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安石的詞也很不錯,曾被蘇東坡盛贊,比如入選過高中教材的《桂枝香》
桂枝香-金陵懷古(17) 王安石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鹭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
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随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今日金陵(頭條号圖庫)
宋哲宗即位之後,高太後任命司馬光為宰相,盡廢新法,史稱元佑更化。司馬光對中國文史最大的貢獻是主持編寫了《資治通鑒》,實際上司馬光的詩詞寫的也不錯。
西江月(18) 司馬光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青煙翠霧照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争如不見,友情還似無情。
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閑居》(19) 司馬光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前真堪置雀羅。
我已幽慵僮便懶,雨來春草一翻多。
本詩應該創作于王安石變法期間,司馬光不捧丞相王安石的場,并堅決反對變法,閑居在家。所以司馬家變得門可羅雀。而司馬光重新官複職,尤其是當丞相後,司馬家便又開始門庭若市了。
蘇東坡的詞達到兩宋巅峰,詩也很棒,有詩神之稱。這裡隻介紹一篇“特色”東坡詞:
西江月·(20) 蘇東坡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本詞反映了東坡對人生的感悟,其中也摻雜一些哲學思想,或經濟學概念。比如“酒賤常愁客少”反映的是供求關系:供大于求,喝酒的人少了,所以酒的價格下降了。
在本詞當中,“酒賤常愁客少”反映了蘇東坡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無奈。
北宋詩詞第四階段:
宋哲宗、宋徽宗與宋欽宗三朝是北宋詩詞的第四階段,從公元1085年至1127年。這一時段主要活躍的詩人與黃廷堅、秦觀、李綱、陳與義等。
《清平樂》(21) 黃庭堅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迹誰知?除非問取黃鹂。
百啭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黃庭堅,江西修水人,與蘇東坡、米芾、蔡襄合稱北宋四大書法家。黃庭堅号山谷道人,是東坡弟子,二人亦師亦友。在東坡被貶期間,黃庭堅也力挺東坡,也因此多次受牽連。
跋子瞻和陶(22) 黃庭堅東坡谪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鵲橋仙(23) 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春日 (24) 秦觀一夕輕雷落萬絲,霁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曉枝。
秦觀,字少遊,号淮海居士,蘇門子弟之一。以詞見長。
李綱,北宋末年主戰名臣,指揮了第一次東京保衛戰,并取得勝利。代表詩作《病牛》
病牛(25) 李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複傷?
但得衆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
襄邑道中(26) 陳與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裡榆堤半日風。
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本詩非常适合中小學生學習,屬于物理啟蒙詩。詩中引用了物理學相對論與風力概念。鮮花本不會飛,因為風力而使花飛;帆船依靠風力而行。
天上的雲與船上的詩人動與不動是相對的,取決于參照物的選擇:當雲的漂流速度與船速相近、且同方向時,船上的詩人看天上的白雲是靜止的。而以岸邊的固定物(比如樹與房屋)為參照物,雲和船上的人都是運動的,并且是向東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