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7時17分,澳航QF706航班機身後方的一聲巨響讓所有乘客吃了一驚。頓時,機身劇烈抖動,乘客感到了明顯的失重感,飛機似乎在直線下沖!
事後,數據顯示,該航班在5分鐘内從7500米下降到3000米。巨大的高度差讓乘客都認為,吾命休矣。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讓飛機突然陡降的“幕後操縱者”,竟然就是機長!
原來,在巨響發生後,機艙内的氣壓因不明原因驟降。在高空,機艙如果失壓,由于機艙裡的氧氣外洩和壓力減小,會使旅客瞬間身體膨脹、缺氧窒息從而逐漸的失去意識。如果沒有足夠的氧氣供應,最後的結果就是所有人缺氧死亡,同時飛機墜毀。
因此,機長果斷調整飛機飛行高度,最終讓乘客轉危為安。
為何氣壓低了會緻命?
衆所周知,我們平時生活在1個标準大氣壓下(約為101千帕)。
氣壓随高度減小,因此飛機在萬米高空氣壓很低,氧氣濃度也很低。人一旦暴露在那樣的氣壓條件下,體内氧氣會迅速流失,人吸入的氧氣減少,動脈血中的氧氣随之減少,身體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分供應,生理機能就發生障礙,會産生換氣過度、頭暈眼花、四肢乏力、嘔吐不止等反應,嚴重時導緻死亡。因此,當飛機遇到緊急情況時,氧氣面罩會脫落供乘客呼吸。
一般民用飛機的飛行高度為3萬至4萬英尺(9000米至12000米),在3000米範圍内,每升高12米,氣壓減少約133帕。也就是說,3000米的海拔大約是0.6個大氣壓;萬米高空的氣壓大約是0.3個大氣壓。
因此,在飛機飛行時,需要對機艙進行增壓。這樣,飛機上的人們就可以正常呼吸,身體不會出現不适。
圖為法國開設零重力航班。
飛行過程中機艙會加壓到相當于海拔2500米至3000米高度的氣壓(即0.6個至0.8個大氣壓)。所以,澳航飛機急墜到3000米,乘客也就基本安全了。
為什麼不加到1個大氣壓呢?首先,0.6個大氣壓已經夠用了,大多數情況下,人類對0.6個以上大氣壓都具有非常好的适應能力。其次,目前的飛機生産工藝,并不足讓機體加壓至海平面水平,同時又保障機體壽命與安全性;飛機每次升降要反複進行加壓與減壓,機體會反複膨脹與收縮,久而久之會造成結構疲勞,最終導緻飛機解體。
為什麼飛機有墜毀風險時不能跳傘?
首先,沒有經過訓練的乘客,跳傘基本無生還機會。更何況飛機飛行的高空氣壓低、氧氣少、溫度低,一旦打開艙門,乘客都會因艙内外氣壓差“吸出”艙外,從而面臨高空缺氧、寒冷、高速氣流吹襲等情況。沒有氧氣補給,也沒有防寒措施,生還概率微乎其微。
川航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在回憶2018年5月14日機艙破裂事件時說:“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十攝氏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裡的時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麼?”一般來說,在不佩戴特殊護具的情況下,人體承受大氣壓力的極限大約為5000米高度的大氣壓;在多年前裝備普遍較差的時候,空降兵的特種跳傘最大高度為4000米左右,普遍應用高度隻有幾百米。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空降兵某部15名先遣隊員在無氣象資料、無地面指揮、無地面标志的條件下,成功在5000米高度空降到茂縣地域,是冒着巨大生命危險的。
氣壓是如何影響天氣的?
氣壓跟天氣有密切的關系。
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氣壓分布不均勻,空氣就要從高氣壓地區向低氣壓地區流動。因此,若某地區的氣壓高,該地區的空氣就在水平方向上向周圍地區流出,高氣壓地區上方的空氣就要下降。由于氣壓随高度的減小而增大,所以高處空氣下降時,它所受到的壓強增大,體積減小,溫度升高,空氣中的凝結物就蒸發消散。所以,高氣壓中心地區不利于雲雨的形成,常常是晴天。
反之,如果某地區的氣壓低,周圍地區的空氣就在水平方向上向該地區流入,結果使該地區的空氣上升,上升的空氣因所受的壓強減小而膨脹,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所以,低氣壓中心地區常常是陰雨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