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聚焦·傳統年俗新創意】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殷澤昊 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晖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晰晰燎火光,氲氲臘酒香”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
浙江省泰順縣仕水碇步龍舞龍隊的表演場景。周漢祥攝/光明圖片
守歲、團聚、飲酒、畫桃符,春節年俗,由來已久。且“十裡不同俗”,北有廟會,南有花市,或踏青出遊,或趕場趕集;北食餃子、春卷,南有湯圓、年糕,更有山東的花饽饽、廣東的臘味、湖北的魚糕……花樣繁多,不勝枚舉。
不論什麼形式,年俗都寄托着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和祝福。近些年,随着人們生活習慣和社交方式的改變,傳統年俗疊加了不少新創意——傳統節禮碰撞國潮IP,文創春聯、“網紅”禮盒等走俏年貨市場,像“集郵”一般收集精美的電子紅包封面,滿足了人們新的儀式感。與此同時,一些曾流行于民間的傳統年俗似乎正淡出大衆視野,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儀式、技藝等或湮沒于流行文化,或幾近失傳,以至于不少人發出“年味兒淡了”的感歎。
但,有幸,還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帶着新的設計理念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讓傳統成為時尚;他們把年味镌刻進日臻高超的手藝,吸引着人們的眼球,撩撥着人們的味蕾;他們從老一輩手裡接過傳承的接力棒,讓非遺藝術獲得更多的新希望。春節期間,這群年輕人對年俗的傳承與創新,讓春節年味不減,還更現新意。
1.從曆史中汲取營養,讓傳統再次流行
拉風的虎頭紋樣滑闆、似兩隻老虎匍匐地面的進門毯、憨态可掬的小老虎開瓶器……壬寅虎年,敦煌博物館文化創意團隊推出的“白虎·瑞獸”系列文創産品,在市場上受到歡迎。
“‘白虎·瑞獸’系列的靈感來自我們館藏的文物——魏晉時期的虎彩繪磚。”80後青年、敦煌博物館宣傳平台主管張銀深深以團隊的設計理念為豪,“這些彩繪磚上的虎形象姿态威武,表情傳神,栩栩如生,足可見我們的祖先對虎的喜愛。我們把彩繪磚虎主體形象中的精華元素保留下來,做一些調整,再運用到設計當中。我們希望讓曆史文物中以‘虎’為主題的藝術,活躍在我們虎年春節的濃厚氛圍當中。”
“創意春聯、福字、紅包,是每年都有的項目。今年我們還推出了筷子、水杯等産品,希望把年味延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80後青年、敦煌博物館設計師何小山告訴記者,“除了實物,我們還與其他的網絡平台合作,推出了‘綠色出行,敦煌送祝福’虎年電子火車票、虎年電子紅包封面等線上設計。”
在這些年輕的設計者眼中,除了曆史,社會與時代也是敦煌博物館創意設計的“命題者”。2021年,甘青大環線自駕遊大受歡迎,但由于沿線氣候幹燥,車輛自燃的事故時有發生。為此,敦煌博物館的設計團隊設計了一款小型車載滅火器“小心‘虎’燭”。
“在我看來,創意要看到真正的需求。‘文創’是一個大概念,不是簡單設計一個帶圖案的産品,然後把它賣出去。我們能做的不隻限于此。”何小山和團隊把創意帶進了更廣闊的天地。
敦煌博物館文創團隊根據彩繪磚上老虎形象設計的紋樣。
為了助力鄉村振興,服務社會發展,敦煌博物館的文創團隊與當地農副産品生産方建立幫扶機制,為杏皮茶等地方土特産品提供包裝和概念設計;為了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敦煌文化,團隊采取與綜藝節目聯名、發行科普讀物、全國巡回展覽等方法,積極推動敦煌文化的傳播。
“敦煌文化十分深厚,是我們創作的源頭活水。如何才能保護好傳統文化,那就是要讓它再次流行起來,這也是我們文化創意設計的初衷。”張銀說。
2.在創新中磨練手藝,讓年味萦繞舌尖
“食不厭精,脍不厭細。”山西人用面塑诠釋着這句話。山西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适合雜糧和小麥生長,山西人的主食自古以來都以面食為主。“小時候,每逢春節,村裡家家戶戶都要蒸花馍面塑。12歲那年春節,是我第一次上手和媽媽一起蒸花馍面塑。”小時候過春節的情景,80後青年、臨汾市浮山面塑的非遺傳承人衛興安今天仍曆曆在目,“那個時候,每到二七、二八就要開始準備。每家每戶至少要蒸兩大甕的花馍。一甕用于祭祖,另一甕就是走親訪友的必備年禮。”
花馍面塑在山西的過年禮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前到了春節,若是要去長輩家拜訪,必須要帶着自己蒸的蝙蝠造型的棗花馍,寓意“福到壽到”;平輩之間拜年,則要互贈“花花子”;若是客人帶着小孩來拜年,主人還得送一塊小花糕作為回禮,祝福孩子“步步高”。“以前的春節為什麼有年味?因為年味就藏在這個過程中和這些講究裡。現在一些人不講究這些了,可年味不能淡下去。”衛興安感慨道。
随着時代的發展,山西的面塑手藝也在悄然變遷。幾十年前,花馍面塑較為常見。但花馍制作的原料是發面,做好的花馍在發酵過程中會膨脹變形,因此花馍隻能展現寫意式大線條的造型,且顔色是面團的本色,至多用豆類或棗點綴。後來,為了讓花馍面塑的視覺效果更好,人們采用了表面彩繪、添加色素等方法給花馍上色。
“面塑手藝如果想流傳下去就一定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從19歲學習面點,到24歲開始帶學生,時至今日,衛興安依然不斷在面塑手藝的創新上下功夫:“我和我的學生現在做的面塑比傳統的花馍面塑更受歡迎。我現在主要研究人物面塑和食雕,這類面塑用多種原料調配而成的面塑面制作,不用發酵,直接蒸熟,造型不會發生變化。因此,我在造型細節上有更多施展空間;我有一些學生,他們主要研究用蔬菜水果汁調制顔料的方法,給傳統的花馍面塑上顔色。”
“我們的工作是為了讓面塑手藝被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我希望有一天,人們逢年過節的時候能想到去買一個面塑帶回家,送給親戚朋友,甚至能親手做一個。這既能增添儀式感,又能表達美好祝福,這樣的春節才有年味呐!”衛興安充滿期待地說道。
敦煌博物館館藏西晉白虎雕刻彩繪磚。受訪者供圖
衛興安為虎年春節創作面塑作品。孫學起攝/光明圖片
3.于傳承中寄托鄉情,讓非遺融入生活
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仕陽鎮的仕水溪上,延伸排布着223齒仕水碇步,碇步猶如琴鍵在水面排開。每逢春節等重要節日,這裡都能看到一條“龍”,在碇步上“翻飛回轉,進退騰挪”。
仕水碇步龍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嘉慶三年,據仕陽鎮朝陽村林氏族譜記載,林氏裔孫為慶祝朝陽林氏宗祠落成,首創在當地碇步上舞龍燈。2011年,仕水碇步龍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碇步龍,顧名思義,就是在碇步上舞龍。别處的龍在陸地上飛,我們的龍在水上飛。”虎年春節期間,舞龍隊受邀在當地徐岱橋古村落新春集市上表演,隊裡年齡最小的隊員之一、26歲的溫幫傑興緻勃勃地介紹着表演體會。溫幫傑雖然年齡小,卻從中學時代就開始接觸這項傳統運動,是舞龍隊的“元老”了。
“舞龍隊的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我們利用晚上的時間,一周訓練兩到三次。每當有演出,大家都協調時間,克服困難參與。”溫幫傑說,“我堅持了十幾年,舞龍已經成為我作為仕陽人生活的一部分。在我父親那一代人年輕的時候,這條龍的傳承曾經斷過,我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
一條龍,分九段,象征傳統文化裡的“天下九州”。“我現在負責龍尾,這個位置移動距離大,要求比較強的體力和靈活性,需要年輕人來擔任。”舞龍隊80後青年林藤向記者介紹。水波浪、雙龍搶珠、鯉魚躍龍門、穿九州……一套套動作讓“龍”在碇步上活了起來。
“一場表演,每一套動作都離不開大家的配合。隻有長期訓練才能達成默契。”林藤說,“現在舞龍隊的人比十年前少多了,許多人因為工作離開了仕陽。但隊員都有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下去的願望和責任感,因為這條龍見證着曆史,承載着仕陽人的家鄉情懷,和對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08日1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