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優秀的員工,離職時領導都會“挽留”,“套路”之下需要明白五點:
(1)“禮貌性”、“象征性”挽留,還是“真誠式”、“實在式”挽留,外在表象相同,本質面孔卻不一樣;
(2)看重員工“個人能力”,還是着想崗位“空缺損失”;
(3)“沉沒成本”角度考量,招聘、培養一個能夠勝任崗位的新員工,需要投入的精力和成本要遠遠大于離職的員工,“經濟效益”始終是擺在頭等位置的考量因素;
(4)顧及員工的“情分”和“面子”感受,讓離職員工本人,感受到領導的“溫暖”,讓别的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度”,再者離職員工的“面子”也有了,證明員工的能力和價值是領導十分肯定和認可的;
(5)離職的員工,領導真想挽留,必定會問及或追及“離職原因”,抑或提出升職加薪的“實打實砝碼”,而不是嘴上說挽留,實際上卻沒半點行動。
離職員工,本人都感覺到自己并不是很優秀,但離職時領導卻還對其挽留,從員工的實際感受而言,員工本人離職時,内心是很溫馨、很舒心的。
為什麼?因為領導挽留自己,就證明自己在領導的眼裡,是值得信任的,領導是認可自己、欣賞自己的,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領導是倚重的。
這是每個辭職員工,都會有的一種“心理反射”,自然而然的心理動态,領導自然會察覺得到。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解釋,領導對員工進行挽留,有兩個目的:
(1)員工離職時,内心是很溫暖、很溫馨的,對領導不至于“感恩戴德”,起碼懷有一種“尊重感”,認為領導是有“人情味”的,對員工是有“心理顧及”的。
(2)從領導的管理層面來講,似乎是在給離職員工和公司的員工在“演一場戲”,讓所有員工都覺得,公司是值得他們付出的,自己在公司是有“歸屬感”的。
所以,隻要員工在公司表現得差不多,離職時領導都會予以挽留,但是,挽留的動機卻是有區别的,有的是“象征性”挽留、“禮貌性”挽留,而有的是“真誠式”挽留、“實在式”挽留,不同的心理動機,産生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盡一緻。
二、“個人能力” OR“崗位缺失”
員工離職時,被領導挽留,需要明白一點:領導到底是看重員工的“個人能力”,還是考慮到“崗位缺失”帶來的經濟損失。
看問題不要隻看表面現象,要看現象背後的本質,領導對離職員工進行挽留,到底是處于何種原因、處于何種動機,才是員工需要弄清楚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領導不是看重員工的“個人能力”,就是考慮到“崗位缺失”帶來的效益損失,才決定對離職員工間挽留的。
當然,上面已經提到了,有的領導隻是出于一種“禮貌”或“禮節”,才對員工進行挽留的,可是很多領導也并不會對員工進行挽留,隻是客套地說了一些離别話語而已。比如,“以後常回來看看”之類的話語,其實領導内心也清楚,員工離職了,輕易再不會回來公司了。
三、“沉沒成本”與“經濟效益”
領導無論是“客套式”挽留,還是“實打實”挽留,首先考慮到的就是“沉沒成本”!
比如,員工如果真的離職,會不會給部門的工作帶來直接影響,會不會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這就是“沉沒成本”的考量。
說得直白點,領導考慮的往往是“經濟效益”,如果離職的員工是業務部門關鍵崗位的員工,領導肯定不會輕易答應員工離職的,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公司的業務進展,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部分經濟效益。
總之,“沉沒成本”的落腳點還是在“經濟效益”上,就算是普通崗位的員工,如果公司再重新招聘、培訓一個新員工,需要付出的成本和離職員工相對比,無疑前者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不可忽視的。
簡單來講,新員工需要公司投入的時間成本、物力成本和經濟成本,就是為了避免以下三種現狀:(1)“熟悉度”。熟悉公司的環境氛圍和崗位特性,三個月的環境适應期,往往是底線了。
(2)“上崗期”。新員工,都有試用期,這種崗前培訓,不僅需要公司投入時間成本、财力成本,而且還需要公司進行崗前技能和崗前職業培訓。
(3)“試錯帶”。“容錯機制”,是每一個企業對新員工提供的成長空間和試錯機會。尤其是新員工,對工作不太熟悉,公司一般都會有一個“試錯期”,允許新員工在試用期或工作剛開始時,出現一些小的錯誤。因此,期間一定會産生經濟成本。
四、“情分”和“面子”
領導無論是“象征性”地挽留員工,還是“禮節性”地說這麼一句客套話,并不排除領導是出于上下級之間的工作“情分”,或者是員工本人的“面子”。
大多數的離職員工,除非情不得已,否則,很多員工是不會走到“離職”這一步的。既然員工決定離職,肯定是工作中的某一方面,引起了“連鎖反應”,使得員工不得不選擇離職這個“下策”!
因此,如果員工确實是因為某一方面的不足和瑕疵導緻自己不得不離職時,領導自然會給離職員工一個“台階”下,或者是給員工一個“面子”,讓員工在同事面前“有面子”、“有尊嚴”
五、嘴上說,沒行動
員工離職時,領導挽留,判斷領導的心理動機,有一個“黃金法則”能夠檢驗:領導是否隻是“嘴上說”,實際上卻“沒行動”!
現實中,很多領導對離職員工,往往隻是客套地“安慰”一下,并沒有認真盤問或是細細追問,員工到底是因為原因而離職的。或者說,領導隻是嘴上說說,實際上并沒有采取什麼“決定”,比如升職、加薪以及附加的條件等等。
很多有能力的員工離職時,如果領導确實是打心眼裡認為員工有價值,領導一定會立馬給員工一些“承諾”的。比如,馬上給你提拔到“中層幹部”崗位,立馬給你加薪5000元,立馬給你提年終績效等等。
如果領導給員工提出這個條件,毫無疑問,領導是“實打實”想挽留員工。
結 語
員工離職時,領導經常會予以“挽留”,是不是“套路”,要看領導的内心動機。因為“套路”,本身就是針對領導而進行的。所以,領導對離職員工進行挽留,有五個層面需要明白:
(1)領導是“禮貌性”、“象征性”地挽留員工,還是“真誠式”、“實在式”挽留員工,前者是“客套”,後者是“實在”。
(2)領導挽留員工,究竟是看重員工的“個人能力”,還是着想着公司崗位的“空缺損失”,這是衡量領導的一個心理指标。
(3)領導是否對員工進行“真誠式”的挽留,關鍵就看領導對“沉沒成本”的認識,看領導對招聘、培養新員工的“經濟效益”。
(4)很多領導都會顧及到員工的“情分”和“面子”,讓離職員工感受一種“溫暖”,給員工一個“台階”下。
(5)如果領導真想挽留離職員工,肯定會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追問員工的“離職原因”;二是提出挽留員工的“實打實砝碼”,比如升職加薪;三給員工“畫餅”,提出一定的“承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