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有激發和鼓勵的意思,是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美國管理學家貝雷爾森(Berelson)對激勵定義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條件、願望、動力都構成了對人的激勵“。更直白的說,激勵是指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他們全力完成團隊及個人的目标,是一種激發人行為的心理過程。
随着時代的變遷,組織形式和組織特征在不斷變化,相應的管理重點也在發生進化。每個時代的組織特征、員工的工作特征、員工工作動機不同,其所關注的管理重點和激勵方式也在悄然變化。從蒸汽時代,組織更多關注的是監管和純貨币報酬,到現在越來越多提及内驅力和非貨币報酬,是社會環境、組織方式以及員工工作動機等多方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那本文就簡要來闡述,為什麼知識型員工激勵重點在内驅力。
首先,員工為什麼需要激勵?從理論層面,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到雙因素理論,再到X-Y理論,都為員工需要激勵提供強有力的邏輯支撐。而且,這些理論也都印證了激勵最終都将走向内驅力的激勵。而在實踐方面,美國哈佛大學管理學院詹姆斯教授對員工的能動性曾做過專題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隻發揮20%~30% ,如果得到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則可以發揮到80%~90%。也就是說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使員工的能力發揮提高3~4倍。可見科學有效的激勵對于組織是何等重要。
那如何才能對員工進行科學有效的激勵呢?
知識型員工的需求是什麼?
要激勵一名員工,首先要清楚他能夠被什麼所激勵。文初闡述了随着當前世界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知識型員工的管理成為民營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知識型員工不同于傳統工業時代的工人,也不同于知識經濟時代的非知識型員工。隻有了解和尊重企業中知識型員工的素質特點,才能有效地激勵知識型員工;隻用真正躲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才能使企業獲得核心競争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外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知識型員工最注重的前四個因素依次為個體成長(34%),工作自主(31%),業務成就(28%)和金錢财富(7%) 。最注重的激勵因素,分别是:報酬、工作性質、提升、與同事的關系、影響決策。
我國知識型員工的實證研究發現,激勵中國企業知識型員工的前四位因素為:工資報酬與獎勵(占31.88%)、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占23.91%)、有挑戰性的工作(占10.15%)、公司前途(占7.98%)。
這兩者的差異,其實是社會發展階段的差異,目前我國的社會現狀,大部分企業仍處于電氣化階段特點向信息化過渡階段,仍有相當一部分員工把工作報酬作為工作主要目的,但這一現狀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在一份關于95後群體的擇業因素調查中,報酬已降至第三位,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是為更有益的事做貢獻和生活與工作的平衡。所以說如果你的公司已經或者即将以95後作為主力軍,一定要弄清楚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特點
另一方面,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特點也影響着其激勵方式。知識型員工的特點包括:
1) 知識型員工從他們的工作中獲得了大量的内部滿足感。
2) 知識型工作者一般有較高的報酬,他們希望在工作中獲得更大的自由和決策權,同時也看重支持。
3) 知識型工作者的勞動過程難以監控,勞動成果難以衡量。
4) 知識型工作者往往蔑視權威。由于他們具有某種特殊技能,往往可以對其上級、同僚和下屬産生影響。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特點使得他們并不崇尚任何權威。
5) 知識型員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維性活動,依靠大腦而不是體力,勞動過程以無形的為主,而且可能發生在每時每刻和任何場所。加之工作并沒有确定流程和步驟,其他人很難知道應該怎樣做,固定的勞動規則并不存在。
因此,對于知識型員工的管理和激勵對組織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在尊重員工工作特點和個體需求的基礎上,實現良好的協作是組織面臨的重要管理課題。
如何設計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機制
知識型員工激勵機制需要結合其工作特點設計科學、有效的外部激勵,同時更加需要在如何進行激發其内驅力方面下足功夫。
外部激勵。核心是薪酬所提供的物質生活保障,不僅是知識型員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也是知識型員工産生更高層次需求和追求的基礎,還是員工工作成就大小和社會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志。 由于知識型員工的相當一部分工作都是創造性的,工作過程難以用統一的模式去規範,工作結果也不能随時計量。所以,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主要應從四個方面即動機、過程、結果和應用這些評鑒結果來進行。
激發内驅力。知識型員工非常關心自我價值的實現和令人滿意的工作環境,内驅力在他們工作需求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将越來越大。而内驅力的産生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 工作激勵,即從工作本身入手對知識型員工進行激勵。企業應該為他們安排恰當的工作,并盡可能地豐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的挑戰性,同時要授予他們與其職責相适宜的決策權和行動權,并及時對他們的工作效果進行反饋,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工作是重要的,是有發展前途的,這樣,他們在工作時會樂在其中,熱愛自己的工作,千方百計地把工作做得完美出色。
2) 職業發展激勵,職業發展作為内在激勵因素,對知識型員工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因為很少有哪種需要會像實現自己的夢想、實現自身價值這種需要更為強烈。知識型員工十分關注自身的發展,有着發揮自己的專長、成就事業的追求,所以企業要對知識員工實施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促進自我管理。重視知識型員工的個體成長和職業生涯設計。同時企業應建立支持與求助工作系統,為知識型員工完成個人與企業發展目标提供條件。
企業必須充分了解知識型員工的個人需求和職業發展意願,為其提供富有挑戰性的發展機會和發揮其潛能的最大空間,讓知識員工能随企業的成長獲得公平的職位升遷,或是創造新事業的機會,讓員工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前途,使之與企業形成長期合作、榮辱與共的夥伴關系,從而為企業盡心盡力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企業如不能為知識型員工提供個人發展的機會,就難以激發其工作熱情,甚至有可能導緻優秀人才外流。
3) 使命激勵,使命激勵是精神激勵中主要部分。使命是無形的,但其激勵作用是巨大的。知識型員工要成長、發展和自我實現,都需要一個健康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和積極向上的工作使命。所以,為了更好地激勵知識型員工,企業要努力梳理企業存在的價值感,找到企業存在的使命,在此基礎上聚攏一群認同這一共同使命,為在這共同使命的基礎上找個每個人的個人使命。
知識型員工是企業最為寶貴的資源,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未來。企業應充分調動其内驅力,使知識型員工對企業産生歸屬感,能在企業找到自身價值;同時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在能力,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使他們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從而實現員工與企業雙方相互促進、攜手共赢的理想局面。(求是達明 鞏相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