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蟬古詩虞世南賞析

蟬古詩虞世南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29 06:17:31

蟬古詩虞世南賞析(蟬唐虞世南)1

-唐·虞世南

垂緌(ruí)①飲清露,流響②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

蟬古詩虞世南賞析(蟬唐虞世南)2

注釋

①垂緌: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清露:清純的露水。飲清露: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栖高飲露,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②流:發出。流響:指蟬長鳴不已,聲音傳的很遠。疏桐:高大的梧桐。

③居高:指栖息在高處,語意雙關。

④藉(jiè):憑借、依賴。

蟬古詩虞世南賞析(蟬唐虞世南)3

譯文

蟬垂下像帽纓一樣的觸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聲音從挺拔疏朗的梧桐樹枝間傳出。

蟬聲遠傳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

而不是依靠秋風。

蟬古詩虞世南賞析(蟬唐虞世南)4

後記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 越州 餘姚 (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 南北朝 至 隋唐 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 虞世基之弟。

《蟬》是一首五言古詩,是首托物寓意的詩。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蟬的栖高飲露、蟬聲遠傳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韻;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滿張力,表達出對人的内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全詩簡練傳神,比興巧妙,以秋蟬高潔傲世的品格自況,耐人尋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