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19:09:37

将“碳排放”可視化、将“旅遊”數字化、将“飲食”素食化......一塊大屏上出現兩種語言,不同的故事,同一個奮鬥目标。數名來自不同領域的中韓青年代表結合自身經曆,講述中韓青年友好合作的動人故事。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1

與會嘉賓合照

2022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也是中韓文化交流年。8月30日,為慶祝中韓建交30周年舉辦的“中韓青年友好故事會”上,兩國青年圍繞文化交流、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議題進行“雲端對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傅振邦,韓國國際交流财團副理事長李鐘國,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韓國外交部公共文化外交局局長堅種皓,韓國東亞文化中心院長、中韓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人文社會委員會委員長盧載憲以及來自中韓兩國政府、企業、高校的代表共約150人參加了活動。

“青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中韓關系下一個30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和守護者。當前,中韓兩國均面臨重要的發展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傅振邦在緻辭中表示,希望兩國青年朋友們始終能夠相向而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赢,以實際行動推動中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行穩緻遠,共同譜寫中韓青年團結合作的時代新篇章。

三十而立 中韓關系走向成熟

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樸光海見證了中韓關系快速成長的30年。從“毛頭小子”蛻變為“資深學者”,他說,自己的成長曆程也正如中韓關系一樣,從稚嫩走向成熟。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2

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樸光海

建交以來,中韓兩國在文化、經濟、人員往來等領域合作取得跨越式發展。有數據顯示,兩國貿易額從建交初的50多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36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額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連續18年成為韓國最大貿易夥伴。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3

韓國外交部公共文化外交局局長堅種皓

子曰:“三十而立”,30歲是樹立志向、夯實人生基礎的重要時期。“如今,兩國關系步入第30個年頭,正是兩國共同規劃未來藍圖的重要時期。”韓國外交部公共文化外交局局長堅種皓認為。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4

韓國國際交流财團副理事長李鐘國

在交流中,韓國國際交流财團副理事長李鐘國表示,“中國引領了無人機、虛拟現實、人工智能等第四次産業革命的産業領域的發展,韓國以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在第四次産業革命領域尋找另一個增長動力。中韓兩國合作未來可期。”

“過去30年間,一代又一代的中韓有志青年為推動雙邊關系發展、為促進兩國交流合作而接續奮鬥,我也曾是其中的一員。現在曆史的接力棒傳到了在座各位青年朋友的手中。”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在緻辭中說道,希望青年一代繼承兩國建交的初心,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認識中韓合作的曆史、現狀和未來。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5

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

通過新技術和社交媒體的傳播 傳統文化迸發新活力

将千年前“九曲黃河天上來”的奔湧場面再現,這并非是幻想,它是名為《黃河之水天上來》數字展品中所展現的場景,已經在河南省落地。“我們希望通過自制的産品讓年輕人不僅能夠體驗到前沿的科技,還能了解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自中國的創業青年張雪瑩向與會年輕人分享自己所從事的“數字藝術”領域故事。目前,張雪瑩團隊主要專注于人工智能技術與計算機圖形學技術領域的開發,并向數字孿生、數字藝術兩大數字技術方向邁進,以此構建一個未來的“元宇宙”世界。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6

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

新技術的開發不僅助力傳統文化迸發新活力,也為更廣泛的跨國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不久前,中韓兩名歌手跨國合作的一首歌曲一經發布,引起兩國國民熱議。“實際上這兩名歌手并未見面,卻可以通過元宇宙空間來進行合作,這不僅說明青年一代具有無盡的想象力,也表明中韓關系未來是非常光明的,在新技術下具有長遠的發展前景。”談起兩國關系未來的發展方向,韓國成均館大學成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熙玉在發言中說道。

近年來,“漢風”與“韓流”在國際舞台交相輝映,共同引領東亞文化的潮流,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北京面人郎的第三代傳承人,中國青年郎佳子彧始終保持着一顆赤誠之心,緻力于推廣“面塑”這項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如今,青年非遺傳承人郎佳子彧全網累計擁有200多萬粉絲,海内外觀衆都能夠通過社交媒體欣賞他的作品。

“韓國還制定了金字塔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制度,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郎佳子彧期待與韓國的同行進行深入的交流,一道推動中韓兩國文化交流互鑒,促進亞洲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光彩照人。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7

中國青年郎佳子彧與韓國青年方文煥

會上,韓國青年方文煥還同時分享了兩國在影視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故事,方文煥說,希望一道推動中韓兩國文化交流互鑒,為推動世界文明做出更多發展的貢獻。

數字經濟崛起為兩國青年創業者架起跨越時空的橋梁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預測,2025年全國數字經濟吸納就業人數将達到3.79億人,韓國政府計劃到2026年也培養出100萬數字人才。目前,中國創業青年張雪瑩已經和多位韓國藝術家簽約,積極參與數字領域國際合作,向數字孿生、數字藝術兩大數字技術方向邁進。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8

中國青年張雪瑩與韓國青年玄盛竣

來自韓國的創業青年玄盛竣借力數字經濟,将目光聚焦旅遊業,搭建了一個能夠面向中國遊客,整合韓國各地區旅遊資源的平台,為全球遊客提供快捷全面旅遊問題咨詢的智慧社區。

不久前,《中國周邊關系藍皮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發展報告(2022)》發布,提到數字經濟将是中韓經貿合作的新方向和打造後疫情時代中韓經濟增長新亮點。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樸光海在發言中說,“中國主要以5G、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為代表,進行新型的基礎建設,以此來推動傳統産業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轉型。這正好跟韓國的數字新政為代表的韓國版新政相契合,兩國在數字經濟這個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中韓兩國共同邁向可持續發展之路

全球變暖,冰川快速融化,解決環境問題刻不容緩。為推動我國生态文明建設與高質量發展,2020年,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提出努力争取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标。

“雙碳目标”的提出吸引了當時在生态環境部實習的清華學生關遼的關注,他和幾位夥伴一起努力,搭建了一個對建築物碳排放管理以及個人碳賬戶管理進行結合的數字化平台。“期待在未來的中韓合作中,中韓兩國能夠進一步地聚焦綠色發展,在綠色環保重點合作領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包括在應對大氣污染、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合作計劃。”關遼憧憬道。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9

中國青年關遼與韓國青年李家恩

同樣投身環保領域工作的韓國青年李家恩,正努力構建連接參與環保活動的綠色消費者的“價值活動平台”。“即便是一天素食也可以節省很多的水及二氧化碳的排放。”李家恩在分享中說。

中韓建交30周年是哪天(兩國青年一起向未來)10

韓國東亞文化中心院長、中韓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人文社會委員會委員長盧載憲

韓國東亞文化中心院長、中韓關系未來發展委員會人文社會委員會委員長盧載憲表示,雖然因為疫情兩國青年很難面對面交流,但是線上的常态化交流不應該被打斷。這場主題為“中韓青年友好故事會”的活動,為中韓青年構建了便捷的在線跨國交流平台,對探索兩國未來關系發展方向具有深遠意義。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