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11:17:23

真正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不是事實,而是我們對事實的解釋。——[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我們每個人,在心底都藏着一個下意識不願意去接近的角落。可能是某個下意識被自己遺忘的人,也可能是某個這一生都不打算再接近的地方,也可能是某段被重重的鐵匣子塵封起來的記憶。對于那些不愉快的人或事,我們總是用盡了力氣去逃離。

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背負着不為人知的故事。

有人為那些過去歡欣鼓舞,心懷期待,也有人始終對其耿耿于懷,困頓其中無法解脫,終其一生,都在絕望與愧疚的深海中苦苦掙紮。

《海邊的曼徹斯特》就講了這樣一個困在往日的痛苦裡無法自拔的故事。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1

影片拍攝于2016年,憑借近乎“生活流”的電影叙事技巧和緩慢有序的情節節奏,影片上映後就被多項電影提名,并先後斬獲英國獨立電影獎、美國電影協會獎、第74屆金球獎、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和最佳男主角獎等多項大獎,同時也幫助亞馬遜影業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最初創意來自于制片人 馬特·達蒙(是的,就是主演張藝謀導演《長城》的那個外國人)。達蒙認為這個故事很符合導演 肯尼斯·羅納根的黑暗傷感風格,想讓他寫一個劇本,自己擔任導演和主演。但劇本完成後,由于與《火星救援》的檔期沖突,達蒙不得不棄演該片,雖然十分遺憾,但他也憑借《火星救援》拿到了金球獎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和奧斯卡提名。 而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成為了羅納根的巅峰之作。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2

圖為《海邊的曼徹斯特》導演:肯尼斯·羅納根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李是波士頓城市裡一名再普通不過的社區清潔工。

他沉默寡言,整日埋頭工作,領取着微薄的工資度日。然而社區的居民們卻并不喜歡他,因為他雖然平時總是表現地漫不經心,但身上透露出來的陰翳和灰暗總會讓人覺得不愉快。

面對居民的不喜,他無動于衷。去酒吧喝酒時,有大膽的姑娘向他表達好感,也被他視而不見。這樣的李就像波士頓總是陰沉的天空,絲毫讓人看不出來一點希望。

直到哥哥喬治去世的消息傳來,李渾渾噩噩的生活才被攪動起了一絲波瀾,要為哥哥辦理葬禮的李,不得不再次踏上了那個他一直在逃避的地方。而随着回憶鏡頭的穿插,我們這才知道,原來遠走他鄉,躲避着任何可能勾起曾經的回憶的可能,是李對自己曾犯下的不可原諒的錯誤的懲罰。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3

李曾經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他有相愛的妻子,有一對可愛的女兒,還有一個剛剛出生的兒子。他們曾在故鄉海邊的曼徹斯特度過了一段最最幸福的時光。然而某個夜裡,在李外出買酒的期間,由于他出門前忘了放下壁爐的防護闆,導緻了這曾經美好的一切都被大火吞噬殆盡。

火災後,唯一幸存的妻子蘭迪與他離婚,而李也由于再也無法面對曾經認識的人和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那一關而倉皇逃離,将自己“流放”到了波士頓。

白天,他混沌度日,隻有到了晚上,他偶爾拿起曾經一家人的合影時,才會洩露出白天被刻意忽視的脆弱。這一幕想必我們很多人都深有同感。夜深人靜的時候,脆弱和回憶總是在不經意間沖出心底,白天僞裝的堅強或不在意瞬間潰不成軍,我們隻能任由過去的痛苦記憶肆虐,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4

因為對自己犯下的錯始終無法原諒,直接導緻了李在今後生活中的渾渾噩噩,正如豆瓣一個高贊短評說,“從那晚起,李正在一天天死去”。

美國心理學家普林提斯·馬爾福德在其暢銷著作《思想力:與自我和解的心靈旅程》中,将這種創傷後無法積極生活的狀态稱之為“物質思想”,即沉溺于過往、無法跟上身體和時間發展的步伐的思想。這種思想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往後看”。

“往後看”是“物質思想”的一項主要特點。它喜歡憶舊,悼念過往之事。在對消逝的歡樂的回溯中,它感覺到源源不斷的憂傷,因為往昔的快樂再也不會回來了。

正是因為曾經的幸福太過幸福,在它毫無預兆就消失後帶給我們的傷痛才更顯巨大。舉個例子,我們都曾經經曆過一位慈祥可愛的長輩的離世吧?朝夕相伴很久的感情突然在某一瞬間失去了聯系,然而曾一起生活過的空間、一起經曆過的事情發生過的對話卻沒有随之消失,于是會有“觸景生情”“睹物思人”這種感傷至極的成語口耳相傳,幾乎成為我們民族某個特定層面的情感劃歸。

李在内心的譴責和愧疚下,遠遠躲避到了遙遠的波士頓,正是出于對這種“傷感的熟悉感”的逃避。在波士頓,他甚至連曾生活了幾十年的故鄉的任何一點回憶都不敢想起,因為每一次想起,都是刻骨銘心的傷痛。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5

偶爾他也會想起那些個陽光灑落的清晨,兩個可愛的女兒沖進來叫醒熟睡的他,他扭頭吻了吻還在沉睡的妻子,起身去抱起嬰兒車裡的兒子,一切都那麼美好,美好的像一場不真實的夢。可是轉眼間,那個美夢就被戳破了,眼前是熊熊燃燒的火焰,耳邊是妻子聲嘶力竭的哭喊,他在絕望之中用力睜開眼,隻能看到黝黑的天花闆。

人生因回憶而美麗,同樣也因懷舊而痛苦。普林提斯·馬爾福德對于這種痛苦的表述,是這樣的,“每一種遺憾,每一種悲傷的思想,都擄走了我們過量的生命力。它們是一種消極的力量,會加劇我們的痛楚,讓我們的思想帶有一層悲切的色彩,并且,你使用這種力量的時間越長久,這種色彩就變得愈加昏暗”。

李在這種痛苦的折磨下,原本已經失去了對生活的全部的熱情。然而哥哥的去世打斷了一切,甚至還在遺囑中強塞了一個監護人的身份給他。可是,曾經那樣失敗的自己,能夠做好侄子帕特裡克的監護人嗎?每當想到這個問題,李幾乎都是恐懼的,他夢見了起火的房屋,夢見了兩個女兒問他為什麼不來救自己。

海邊的曼徹斯特催淚片段完整版(豆瓣8.6海邊的曼徹斯特)6

噩夢醒來的李無力又絕望地告訴侄子,“I cannot beat it”。他始終沒能克服,可是他卻沒有注意到,生活正在慢慢的好起來。

侄子的青春活力慢慢感染了他,也讓他慢慢開始越來越多地回憶起以前的事。敢于回憶,才有可能解脫。而在這些回憶中,犯下大錯的那段黑暗記憶所占的篇幅慢慢開始變少,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時光慢慢讓他的臉上浮起微笑。

正如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指出的那樣,“真正影響我們的心理和行為的,不是事實,而是我們對事實的解釋”。李的逃避和絕望,在最根本的原因來自于他将所有的過錯都攬在了自己身上,因為對自己犯下大錯的執念,他在那一晚就自行宣告了自己的死刑,從此萬劫不複;可是假如我們讓悲傷止步于悲傷,用面對去承擔所有的過錯,那麼我們所會采取的,又将是完全不同的行動。

在波士頓渾渾噩噩的生活,是他對自己的懲罰。可是當我們換個視角,看到了孤身一人的侄子帶給他的改變之後,又忍不住對那個一度代表着絕望和壓抑的曼徹斯特生了一點期待。跟着侄子一起出海的背影,陪侄子一起參加葬禮時的沉穩,都讓我們看到了他走出過往陰影的可能。

“上天從不緬懷過去”,所以繼續沉溺在那些注定讓自己萬劫不複的回憶裡又有什麼意義呢?除了傷害自己的身體之外,過分沉溺于悲傷沒有任何用處。人有七情六欲纏身,遺憾和悲痛總是如影随形,終此一生,我們都在嘗試着與自己和解、與過去和解罷了。隻有學會舍棄,才能真正“向前看”,隻有向前看,我們才有可能擁有新的人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