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曾在農村興起的“認幹親”,為何現在少見了,甚至年輕人還反感?
今天已經是春節初十了,意味着春節即将結束了。
那在春節期間,你所有的親戚都走了嗎?
在農村裡,走親戚是大事,因為這也是維系好親情的方式之一。
對于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非常清楚這一點。因為親戚比較多的緣故,走親戚也是有很大講究的,不然就會得罪人。
而在衆多的親戚中,還有一些是沒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沒有血緣關系,為何能成為親戚呢?
這個對于農村長大的才懂,因為這些親戚都是“認”的,也就是過去常說的“認幹親”,一般是指“幹爹”、“幹媽”。
現在的年輕人對此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在過去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認幹親”在農村還是很流行的,于是不少人就這樣多出了一門親戚。
那為何之前很火的認幹親現象,如今卻銷聲匿迹了呢?甚至還有些年輕人對此比較的反感,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為何會有“認幹親”這種現象?說起“認幹親”,農村不少上了年紀的人是最清楚了,因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就曾參與其中。
而在過去之所以會有認幹親這種現象,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這個和現在很多人常調侃的“幹爹”、“幹媽”的意義可不一樣,當時很多人認幹親,其實并沒有牽扯到多少的利益,純粹是感情的一種升華。
在農村是一個熟人的圈子,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特别是在農村地區,以前更是常出現“糾紛”,一般都是家族強的人欺負家族人員少的。
所以一些人如果雙方的關系比較好,為了讓這份感情進一步升華,就會結拜成為異性兄弟,這個也就是文學作品中常說的“拜把子”。而這一結拜,孩子就會叫對方為“幹爹”,或者是“幹媽”了。
如此一來,不光是孩子之間多了一個玩伴,而且兩個家庭無論哪一方遇到困難了,都會及時出手幫助。所以認了幹親,也就是多了一門親戚。
特别是在當時對于一些獨生子女的家庭,往往都會有一個“把兄弟”,這樣遇到事情了,尤其是紅白喜事了,把兄弟的孩子也會幫襯一把。
這種現象在過去是十分常見的。
當然了,這個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些人認幹親,則純粹是受到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影響。
在過去很多人對此是深信不疑的,他們聽信了一些“算命”的人的說法,為了孩子能健康成長,或者是事業更上一層樓,就會找一些特殊年份出手的人來認幹親。
像這個原因導緻的認幹親,在筆者所在的村子裡之前就有好幾個例子。
但是在後來,認幹親就變得少見了,尤其是近些年更是可以說銷聲匿迹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認幹親現象消失的原因?首先,大量人員外出打工了。
在過去農村裡基本沒有人外出打工,都是在村裡幹點農活,靠着自給自足。
大家都把彼此的利益看得很重,遇到什麼事情就要争一口氣,于是就出現了不同的糾紛,這也是在過去農村裡糾紛不斷的原因之一。
可是後來,随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他們放棄了農村的土地。在外面有了更佳的謀生放生,也就對于農村的一些事情看淡了。
甚至不少人還在城裡買房了,常年都不回農村了,這樣的情況下認幹親的自然少了。
其次,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就如前面所說的那樣,多數人認幹親無非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為了感情的升華,從而出現拜把子的情況。
另外一種是受到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
可是現在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大多數的年輕人觀念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在相信認幹親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或者是帶來好的運氣。
至于拜把子這個老傳統,如今在很多地方早就已經不複存在了。
最後,維護親情也是一種負擔。
這也是許多的年輕人如今反感認幹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認幹親了,叫對方“幹爹”、“幹媽”了,那就是親戚了,并且地位還不低。
平時要經常走動不說,遇到逢年過節了更是要問候。而在我國的傳統就是如此,去親戚家裡了總不能空手而去。這樣每次去都要帶上禮品,并且還要拿得出手才行。
如此以來一年不光是要在這方面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尤其是資金方面也是不少的壓力。
像過去掙錢的門道少,認了幹親可能在某些方面确實能帶來一些幫助。可是現在不同了,即便是在農村地區,謀生的放生更多了,掙錢的路子也多了。
所以許多的年輕人更願意自食其力,而不願求助于别人。
結束語因為幹親是認得一門親戚,是沒有血緣關系的。要想維護好這門親戚,要比真正的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更費時費力和費錢。
稍有不慎,就會導緻關系的破裂,從而難以維持下去。
也是因為這些方面的原因,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認幹親了。
于是這種延續了多年的“認幹親”的習俗就逐漸消失在曆史的河流中了!
現在的快節奏生活,許多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平時連有血緣關系的親戚也很少走動了,更别說是“幹親”了。
各位網友們,你們當地可曾有過認幹親的習俗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