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漢謠魏什久紛纭,正體無人與細論。
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泾渭各清渾。
其二:
曹劉坐嘯虎生風,四海無人角兩雄。
可惜并州劉越石,不教橫槊建安中。
其三:
邺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
風雲若恨張華少,溫李新聲奈若何。
其四: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淵明是晉人。
其五:
縱橫詩筆見高情,何物能澆塊壘平。
老阮不狂誰會得,出門一笑大江橫。
其六: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甯複見為人。
高情千古閑居賦,争信安仁拜路塵!
其七:
慷慨悲歌絕不傳,穹廬一曲本天然。
中洲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其八:
沈宋橫馳翰墨場,風流初不廢齊梁。
論功若準平吳例,合着黃金鑄子昂。
其九:
鬥靡誇多費覽觀,陸文猶恨冗于潘。
心聲隻要傳心了,布谷瀾翻可是難。
其十:
排比鋪張特一途,藩籬如此亦區區。
少陵自有連城璧,争奈微之識碔砆。
其十一: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畫圖臨出秦川景,親到長安有幾人?
其十二:
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其十三:
萬古文章有坦途,縱橫誰似玉川盧?
真書不入今人眼,兒輩從教鬼畫符。
其十四:
出處殊塗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謾。
其十五:
筆底銀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飯山前。
世間東抹西塗手,枉着書生待魯連。
其十六:
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
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
其十七:
切響浮聲發巧深,研摩雖苦果何心?
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雲山韶頀音。
其十八:
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
江山萬古潮陽筆,合在元龍百尺樓。
其十九:
萬古幽人在澗阿,百年孤憤竟如何?
無人說與天随子,春草輸赢較幾多?
其二十:
謝客風容映古今,發源誰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遺音在,卻是當年寂寞心。
其二十一: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酬無複見前賢。
縱橫正有淩雲筆,俯仰随人亦可憐。
其二十二:
奇外無奇更出奇,一波才動萬波随。
隻知詩到蘇黃盡,滄海橫流卻是誰?
其二十三: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
其二十四: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卧晚枝"。
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詩。
其二十五:
亂後玄都失古基,看花詩在隻堪悲。
劉郎也是人間客,枉向春風怨兔葵。
其二十六:
金入洪爐不厭頻,精真那計受纖塵。
蘇門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詩百态新?
其二十七:
百年才覺古風回,元佑諸人次第來。
諱學金陵猶有說,竟将何罪廢歐梅?
其二十八:
古雅難将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
論詩甯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裡人。
其二十九: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其三十:
撼樹蜉蝣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
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元好問是金代著名詩人和文學理論批評家。元好問論詩主張天然真淳,反對堆砌雕琢,重視獨創精神,宣揚恢複建安以來詩歌的優良傳統,是位有獨到見解的詩歌評論家。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是繼杜甫之後運用絕句形式比較系統地闡發詩歌理論的著名組詩。他評論了自漢魏至宋代的許多著名作家和流派,表明了他的文學觀點,對後世有重要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