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01 17:04:12

今天是聖人孔子誕辰,在這個特别的“聖誕節”,讓我們一起聽孟老師講講《論語》中的教育思想吧~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

立人與詩教:《論語》教育思想漫談

文 | 孟 琢

孔子在中國曆史上的形象非常多元,曆代學者對此有着不同的闡釋,有些闡釋差異很大。有人認為孔子是學問家,有人認為孔子是政治家,還有一些闡釋帶有一定神秘色彩。但在我們看來,孔子最基礎的曆史形象,應當是作為一個教育家、作為一個老師的生命存在,從一個老師的角度來感受《論語》、理解孔子,會更加親近。今天我們以孔子的教育思想為一個核心命題,來談一談對于《論語》的理解。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2

理解《論語》的教育思想,首先要了解周代教育的曆史背景。在孔子所處的曆史環境中,教育為貴族所壟斷,盡管《周禮》等文獻中描述了理想化的民間教學情景,但那大多隻是想象中的美好願景。在《左傳》《禮記》等文獻記載中,可以看到,當時的教育是“學在官府”,平民想要獲得教育和知識,需要付出相當辛苦的代價。《禮記·曲禮》:“宦學事師。”如果想要求學,就要象奴仆、車夫一樣侍奉貴族,才會有獲得教育的可能。《左傳》當中記載,在趙盾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靈辄,曾經也“宦三年矣”,侍奉貴族,求學三年,家裡的錢都用來交學費了,飯都吃不上,最後在桑樹下奄奄一息。在孔子之前,古代的教育就是這樣被貴族牢牢地壟斷着的。

理解和感受這樣的曆史背景,是我們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前提——孔子是中國曆史上首先開啟平民教育的人。下面我們将從孔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孔門課堂中的詩意與智慧、孔子開啟平民教育的曆史意義四個角度對孔子教育思想進行探讨。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

關于孔子的教育理念,我們首先會想到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靈公》),這句話堪稱孔子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貴族壟斷教育的背景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我們看古代對“民”的訓釋:

《春秋繁露》:“民者,暝也。”

《說文》:“民,衆萌也。”

《新書》:“夫民之為言萌也,萌之為言盲也。”

“萌”不是可愛的意思,而是愚昧無知的狀态。在先秦的語境中,民就是未受教育、沒有文化、蒙昧無知的人。人在愚昧無知的狀态下一定會違背自己的本性,因此需要外在的約束來進行強有力的規範,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君将納民於軌物”(《左傳·隐公五年》),就是将百姓強制納入軌範之中,被教育者是需要被矯正、塑造的對象。但是,孔子說出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們能看到其中本質的變化。

儒家對于代代相傳的“道”極為看重,但若将“人”和“道”放在天平上進行比較時,孔子的态度非常值得關注——他認為實現“道”的基礎依據與根本推動來源于“人”,這體現出孔子對于人的信任和認可,這是非常寶貴的思想。當我們實實在在地參與教育活動時,就會深切地體會到,教育是一件不斷挑戰我們對于人性的認知的過程。此時以這句話反省自己,能體會到孔子這句話說得非常徹底。孔子通過這句話,奠定了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底色:對于人的自身價值的認可,以及對人性徹底的信任與尊重。“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把人放在一個根本的位置上,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承認人的主體性和人的本有價值。

這樣的教育理念與孔子的平民教育思想密不可分。孔子追求平民教育,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有教無類。”(《衛靈公》)理解這句話,首先要了解孔子的出身。孔子出身于底層貴族,根據《左傳》記載,他的父親叔梁纥是魯國非常著名的猛士。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孤兒寡母,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在生活的泥沼中,少年孔子為了謀生做了很多卑賤的工作,放牧牛羊,看守倉庫,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我突破的追求,一直刻苦求學,不放棄任何求學的機會。《論語》中記載孔子進入太廟,這是學習周禮的絕佳機會,所以孔子“每事問”,遇到任何事都要發問,以至受到嘲諷,“孰謂陬人之子知禮乎?”少年孔子斬釘截鐵地回應:“是禮也。”(《八佾》)認真探讨禮的每一項規則,是對禮的追求和尊重,這恰是對“禮”核心精神的遵守,從孔子的回答中,我們能體會到他立志求學的骨氣。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3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孔子在艱難的生活中學習了各種各樣的本領,有人驚訝于孔子的才能:“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孔子感慨:“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孔子在艱難困苦中成長為一代儒門大師。按說獲得學問如此艱難,往往會敝帚自珍,不願意傳授給别人。但孔子是一位胸襟博大的人,特别具有“共情”能力——正因為自己的學識來之不易,他能夠理解底層民衆對于獲得文化的渴望與獲得求學機會的艱辛,不想讓其他人經曆與自己同樣的辛酸,由此開創了中國曆史上最初的平民教育。

孔子說“有教無類”(《衛靈公》),“類”是一個人的身份和社會階層,在一個階級森嚴的時代裡,“有教無類”的基本含義是,教育者隻考慮教育本身,不考慮受教育者的身份差異。同時,這句話還可以有另外一種理解:因為有了教育,才有可能“無類”,有可能突破階級對立的森嚴壁壘,給百姓帶來平等的可能。因此,教育事業蘊含着孔子對于平等的内在追求。我們知道,孔子主張恢複等級森嚴的周禮,很多人認為他是等級秩序的捍衛者、擁護者。這當然是孔子思想中真實的一面,體現出鮮明的曆史烙印——沒有一個曆史人物能夠脫離曆史帶給他的烙印。但是,孔子在森嚴的階級社會中,他的“有教無類”第一次開啟了平民教育,這本身就是中國曆史上、乃至人類曆史上對于人的平等的偉大追求。在中國的曆史進程上,平民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偉大意義——教育,是推動社會平等的根本途徑。

孔子樹立了平民教育的理念,通過平民教育使得“人能弘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那麼,孔子的平民教育是真的還是假的呢?有人曾懷疑孔子的教學是否收錢,好在《論語》中孔子曾交代過自己的學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在這裡,“行”就是“送”的意思,“束脩”是指十根臘肉,但具體則有不同的解釋。在漢字中,“修”和“脩”是兩個不同的字,“修”是拿着刷子在牆上畫,表示刷牆的意思,而“脩”則表示臘肉,因為臘肉是長條狀的,故引申出“修長”之義。孔子教學生不收學費,隻收十根臘肉,但即使如此,也有人提出置疑:不收學費是假的!一個學生,孔子收十大塊臘肉啊!弟子們推着小車,把臘肉送到孔子門口。孔門弟子三千,一人十根,那是三萬塊大臘肉,都能開店了……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4

臘肉到底有多大?束脩究竟如何送?這個問題關系到孔子平民教育的誠意和清廉。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研究“脩”的形制。但很遺憾,我們無法看到春秋時期的臘肉,也不可能指望出土一根臘肉。考證“束脩”,首先要了解古代肉類的加工方式。在古代,肉是很寶貴的東西,古人沒有冰箱,肉類保存是一個大問題。根據《周禮》等文獻的記載,先要切一塊方形的肉,往上面抹鹽水,用姜和桂皮進行浸泡,再反複敲打,制成肉幹,也就是“脯”;在“脯”的基礎上把肉切成條,繼續敲打,就制成了“脩”。由此可見,脩與脯的長度是很相近的。脯的長度,在《儀禮》裡有記載:“薦脯五樴。”鄭玄注:“一尺二寸為樴。”根據考古材料,周代一尺大概是23厘米左右,一尺二寸大概是27厘米左右——“脩”的長度很短,十根小臘肉,在任何時代都是非常菲薄的财物,雙手捧過去獻給老師,是一種敬師的象征。因此,孔子的平民教育,是真實無僞的。

除了平民教育精神,孔子還提出成為老師的标準: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一般都将這句話理解為“複習學過的功課,預習新的功課,就可以成為一個老師”,但這樣的理解存在一個問題——老師也太容易當了。正确理解這句話的關鍵在于“可以為”,“可以為”是不是“可以成為”?我們來看《論語》中的例句: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憲問》)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憲問》)

在這兩句話中,“可以”是符合标準的意思。“可以為仁”就是符合仁的标準,“可以為文”則是指公叔文子能夠名實相副,無愧于“文”的名号。因此,《論語》中的“可以為”不是指“可以成為”,而是符合某種标準。“溫故而知新”能夠符合作為一名老師的标準,這句話很大程度上是針對老師說的,孔子關注的問題是,一個老師要符合怎樣的标準,才能夠不愧其名、不愧其位、不愧其志。這個标準是什麼?就是“溫故而知新”。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5

對于溫故知新的内涵,我們可以進行兩個層面的理解。首先要結合當時的曆史背景,這樣一個标準的提出,和當時的大學制度密不可分。在以貴族教育為主體的時代,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擔任老師的。根據《尚書大傳》等文獻的記載:“大夫、士七十而緻仕,老於鄉裡。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擔任老師的,是退休了的老貴族,老年人難免固執與封閉,但在孔子看來,那些退休的老貴族既然擔任了“師”的職責,一方面要總結豐富的治國經驗,另一方面要突破自己的固執和成見。因此,“溫故而知新”——總結以往的治國經驗,結合新的形勢推陳出新,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

其次,如果在曆史背景之外理解“溫故知新”的普遍含義,必須要理解“故”的内涵。“故”是傳統,《說文》:“古,故也。從十、口,識前言者也。”古和故同源,“古”是十口相傳,也就是在有文字之前,代代口耳相傳的曆史和文化傳統。因此,“溫故”就是對于曆史與傳統的深入理解、體察。這也是孔子對于老師所提出的要求,深入繼承本民族的文化傳統,這是“溫故”;與此同時,還要“知新”,使傳統在新的時代的背景中不斷體現出它當下的價值。

溫故而知新,一方面體現了對于曆史、對于傳統的尊重;另一方面體現出對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對人不斷突破傳統、使傳統具有新的生命力的追求。這涉及到中國古人對于繼承和創新關系的理解。沒有繼承去講創新,是沒有根的;但是如果僅僅去講繼承,僅僅去講複古,而不去知新,又是沒有生命力、沒有未來的。孔子的文化實踐和他的教育理想高度統一,就是始終在對傳統的繼承中尋求新知,這是一種非常辯證的教育精神和文化精神。

關于孔子的教育理念,我們再看這句話: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文”是指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行”指的是做事情的能力,“忠信”是人内在的品質。《論語》中還提到了“孔門十哲”和“孔門四科”:

德行:顔淵,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先進》)

“德行”是品德,“言語”和君子的修養與外交密不可分,“政事”是指做事情的能力,“文學”是對于文化的掌握。這些表述體現出孔子的重要教育理念——教育要培養的是一個全面發展、完整的人,也就是“成人”。古人的成人與今天的成人不同,今天的成人是指年齡上超過十八歲,而古人的成人代表一個人修養的完整。孔子的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完整素養的人,既具有德行和能力,又具有充分的人文體認。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6

這種培養全面的人的教育理念來源何在?它根植于古代的六藝傳統。六藝是周代文教傳統的基本内容:禮、樂、射、禦、書、數。通過禮規範人的行為,通過樂陶冶人的性情;通過射禦鍛煉人的社會技能——對于當時的貴族,要能夠有能力登上戰車、拿起弓箭戈矛,承擔起保衛國家的社會責任;通過書數提升文化知識的掌握。因此,六藝本身就包含了三個層次的教育:德行的培育、能力的鍛煉、文化的熏陶。孔子繼承了傳統六藝的教育精神,提出了對人進行完整的培養與塑造的教育思想。

二、孔子的教學風格

孔子曾經跟弟子們說過這樣一句話:

二三子以我為隐乎?吾無隐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

關于這句話的背景,有人就認為可能發生在孔子見南子的時候。南子是衛靈公的夫人,極為美麗,《史記》中記載:

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與寡君為兄弟者,必見寡小君。寡小君願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門,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環佩玉聲璆然。孔子曰:“吾鄉為弗見,見之禮答焉。”子路不說。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史記·孔子世家》)

南子一定要見到孔子,孔子并不想見她,但南子為了彰顯自己的政治地位,若不見她,就無法見到衛靈公,孔子沒有辦法,隻能去見。“見之禮答焉”,但是子路不相信,很不高興。孔子隻好發誓,“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我要真做了對不起你們的事,老天爺都要懲罰我。在孔子那個時代,這樣的發誓是非常鄭重的。據說,孔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弟子們認真而深情的說了這樣一句話:“二三子以我為隐乎?吾無隐乎爾。”你們認為我有所隐瞞嗎?我沒有任何向你們隐瞞的事,在我的生命曆程中,你們是見證者、參與者、共同經曆者。

這裡其實展現出孔子教育的底色——誠意。不是所有老師都有勇氣把自己的生命過程向學生展開的,不是所有老師都有勇氣進行身教的。在今天,大多數老師和學生的關系限于課堂的關系,甚至刻意向學生展現出高高在上、師道尊嚴的一面。但要知道,缺乏内在誠意的教育,是沒有力量的。在這種生命過程的隔絕中,在這種隻有言教而無身教的關系裡,師生之間也許隻是互相利用的過客而已。你利用我的成績,我利用你的教學,三年之後,六年之後,擦肩而過,再無音信。某種意義上講,這是教育的悲哀。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7

但我們看中國教育思想的源頭,孔子提出了他的生命追求——教育是可以充滿誠意的,沒有誠意,永遠打動不了人心。但如何把自己的生命向學生展開?支撐這份誠意的又是什麼呢?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

孔子有一次和弟子說:“予欲無言。”我不想和你主動說了,這是孔子可愛的一面,我們會覺得他有點傲嬌,這時候,一位非常懂事的學生發問了,給孔子一個很好的“台階”,這個人就是子貢。子貢是一個情商很高的學生,他說:“夫子,如果您不講,那我們遵循什麼呢?”“述”是遵循的意思。子貢這句話問得好!孔子的回答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論語》中,孔子很少講天道,但經子貢一問,孔子談到他對天道的認識了,他反複感歎:天是不說話的,但四季運行,周流不息,春夏秋冬,代序不已。我們難得地看到了孔子對于天道的認識。

中國人講天人合一,儒家的天人合一觀是什麼?一個重要的角度是,人要從蒼天、從大自然中攫取的一種精神力量和思想支持。“四時行焉”,孔子看到的天運轉不息,這就是《系辭》中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不會停下自我生命升華的腳步。但這種自強僅僅是自我的實現嗎?四時的運轉不是為了四時本身,而是在四季的運轉中,使百物自然而然地生成,使萬物具有磅礴無限的生機。“百物生焉”,這就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孔子從天道之中,感受生命運行不息的磅礴之感,以及承負萬物、滋養萬物的仁愛之義。孔子在這裡講天道,同時也展示出他的“法天而教”,“法天而教”是孔子身教的實質所在。

在誠意的身教之外,孔子的教育還體現出另一種重要的風格,那就是啟發式教學。我們今天的中小學教育特别強調啟發教學,啟發有一個前提,是要留給學生自己思考的空間。“啟發”的“啟”,本義是開窗戶,“發(發)”是把弓拉開,兩者都有開啟空間的意象。啟發的關鍵,在于啟發時機與條件的選擇,孔子說: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述而》)

啟發的條件與時機是“憤”與“悱”。什麼是“憤”?“憤”和“怒”不同,“憤”是一種情感的湧動,情感在内心中湧動着,卻沒有發出去,若發出去則是“怒”,“勃然大怒”“暴怒”“狂怒”,都是情感的噴發狀态。在我們的語言中,“憤”和“墳”是同源的,墳包也具有一種湧動感。《說文》:“憤,懑也。”《方言》:“憤,盈也。”因此,“啟”的前提是“憤”,要給學生空間,讓他自己去感受、思索、體會,使情感不斷地被調動起來,在這樣的基礎上給予“啟”和“發”。“悱”是“心知其意而口不能言”,心裡已經明白了,但卻難以表達。之所以難以表達,往往是因為沒有完全想清楚,沒有使認識充分地理性化。恰恰是這個時候,需要留給學生充分的空間,讓他的認知有自然成長的過程,再在關鍵性的突破點給予啟發。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8

孔子的教育有一個非常寶貴的氣質,那就是從容,給學生留下充分的自我成長、自我反思、自我體會的空間。這份從容是從哪裡來的呢?這是從古代學制中繼承下來的。《學記》中說:“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中年考校”是隔一年考一次試,而不像今天中小學考試的頻率越來越高。孔子追求的這種從容的教育風格,是從周代的教育傳統中繼承而來的。如今的孩子被教育綁架,家長被孩子綁架,教育的緊迫感讓學習中的從容與空間越來越難得了。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隅是屋角,“舉一反三”這個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孔子強調,要讓學生有一個不斷産生主動性認識的過程,當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的時候,再去“複”,去講新的知識。孔子說舉隅,不是簡單地拿屋子作比方。屋子的四個角形成一個方,方是什麼?方是規矩。《論語》中說“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且知方也”就是“且知道也”。總之,這句話讓我們看到,在教育的過程中,孔子追求從容的教育風格,強調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涵養空間。

我們看到了一個以誠意身教、從容不迫的孔子,但是孔子的教學也有他的個性。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将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陽貨》)

孺悲是孔子的學生,這個名字很有可能帶有一定的寓言色彩,因為這個名字實在太喪了——“孺”跟懦弱有關,“悲”是悲涼,這是一個懦弱悲涼的人啊。有些學者認為《論語》中的一些隐士的名字往往有一定的寓言的色彩,像長沮、桀逆——長期的沮喪,沉溺于桀纣之道,孺悲有可能也是這樣的。孺悲要見孔子,孔子通過将命者轉告孺悲自己生病了,但對方剛出門,孔子就“舉瑟而歌”。在大多數記載中,孔子都是喜歡彈琴的,這次為什麼要“舉瑟而歌”呢?因為古琴的演奏講究情感的節制,很有君子風範,但演奏時聲音特别小。瑟不一樣,“錦瑟無端五十弦”,從出土的瑟來看,要比琴大得多,共振強,瑟的聲音比琴響很多。所以孔子在這裡是有意識這樣做——就是要讓你聽見,我不是生病,但就是不想見你。孟子說:“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告子下》)根據《禮記》記載,孺悲是魯哀公派來向孔子學習士喪禮的使者。對于身上帶有不遜色彩的學生,老師首先要折服他。從這裡我們看到,孔子的教學風格一方面循循善誘,雲淡風輕,但另一方面,也時刻洋溢出教育的尊嚴。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9

孔子的教育風格是靈活多變的。一個好的老師需要具備身教的誠意,也要從容不迫,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有些學生,還要通過刺激來教導,面對強勢者時,更不能忘記讀書人的尊嚴。《論語》的記載為我們展現出孔子豐富的教學的風格,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現。

三、孔門的課堂實錄

關于孔子的課堂内容,我們先以孔子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内容——詩教為例,看一看孔子怎麼樣和弟子援引《詩經》來進行教學和互動的。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季氏》)

孔子很注重詩教,他本身也很喜歡詩。有一次,孔子的學生陳亢去問孔子的兒子伯魚:你爸爸有沒有教給你特殊的内容?伯魚說:沒有。有一次看見孔子一個人站在那裡,孔鯉便小步跑着過去,孔子看到孔鯉過來,就問:你學《詩》了嗎?君子要謙虛,孔鯉不敢說自己學了,就說“未也”,沒有學。孔子就說:不學習《詩》,就沒有辦法跟人正常交流,“不學詩無以言”,于是孔鯉“退而學詩”。孔子要求自己的兒子學習《詩》,《論語》中也說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首先提到《詩》,可見詩教在孔門中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的詩教注重什麼呢?首先,《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思無邪”的所指是什麼?漢朝人包鹹的注釋認為“思無邪”是“歸于正”,也就是要合乎正道、合乎規範。但實際上,我們讀《詩經》會看到其中特别是《國風》中很多熱烈奔放、纏綿悱恻的愛情詩,比如“舒而兌兌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怎麼看起來都不像“正風”。如果按照“合乎正道”來講“思無邪”,有時候是講不通的。因此,程子說“思無邪,誠也”,《周易》裡講“閑邪存誠”,“閑”是“防”的意思,“邪”與“誠”相對,“誠”是“邪”的反面,因此“思無邪”就是“誠”。在《詩經》中,我們要看到真實無僞、至真至切的情感,這是《詩經》的本質。讀《詩》的核心,在于“詩者,志之所之也”,詩是一個人内心世界真實的指向。如果連詩的世界都存在着虛僞,那這個世界成什麼了?因此,詩歌所帶來的“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狀态,就是人的真實生命、真實情感,是真實生命的完整展現。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0

孔子熱愛真誠,讨厭虛僞。孔子講修養的時候,特别喜歡那些真誠的人: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剛毅木讷,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在《論語》中,孔子和子路的關系非常有意思。一方面,子路容易沖動,孔子經常批評他;另一方面,孔子又格外喜歡這個學生,因為他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孔子強調,詩教的根本在于通過詩的熏陶與涵養,使人達到至誠無僞、真實不虛的狀态,這種狀态是一個人道德建設、自我修養的基礎。還要注意的是,探本求源是孔子教育的重要方法。孔子強調“一以貫之”、“一言以蔽之”,尋找貫穿整個修養過程、生命過程的根本。孔子在講“禮”時也一樣,“禮”很容易被理解成各種瑣屑的禮儀活動,孔子卻指出,“仁”是禮樂的根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在這裡,我們都能看到孔子尋根探本的文化思考。

孔子的詩教強調把握《詩》的根本,同時也高度關注詩教的現實應用——明體達用,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寶貴精神: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子路》)

“授之以政不達”是說為政時事情做不通,不能學以緻用,“使于四方不能專對”,古代外交場合往往賦詩言志,出使四方外交對答不能自由運用,如果這樣的話,學那麼多《詩》有什麼用呢?在這裡,孔子強調“明體”的同時也要注重緻用。在他看來,學習任何東西都是這樣,要能夠明其體,達其用,二者缺一不備。

在《論語》中,孔子還讨論了《詩》的各種功能: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

“興”是情感的抒發,《禮記·王制》中探讨學《詩》的最好時機是在春天,春天萬物萌動,是一個生長的時節,詩的情感之“興”和大自然的生發可以統一起來。“觀”是什麼?“觀”是看天地萬物,古代沒有博物教育,觀四方之詩就能懂得四方的風土民情。“群”是大家在一起交往時賦詩;“怨”是吐槽,優雅的吐槽。興觀群怨,是《詩》各方面的功能。

關于孔子的詩教,我們再來看孔子與弟子的幾次對話。一次是和子貢的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

“貧而無谄,富而無驕”,子貢說的這句話是值得玩味的——子貢是春秋首富,“貧而無谄”和子貢沒有任何關系,他是屬于“富而無驕”這個層面的。所以這句話很有可能是子貢和顔回的一個隐性的對比,這種事情在《論語》中發生過好幾回,到最後孔子甚至問子貢“女與回也孰愈”(《公冶長》)。《論語》中對顔回、子貢、子路這三個弟子的記載帶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寓言性,顔回道德高,子貢智商、情商雙商皆高,子路英勇無畏以這三個人象征着儒家的“智、仁、勇”三達德——“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我們不要簡單地把《論語》中的人物形象都理解為實錄,中國古書是實錄和寓言的交織,《論語》是偏重實錄而帶有寓言的特點,《莊子》偏重寓言但也不排除實錄的内涵,虛實之間不要看得太死,虛虛實實,實實虛虛才有意思。回到這句話,子貢問孔子“貧而無谄,富而無驕,何如?”孔子說“可也”,翻譯成現在一句殺傷力特别強的話,就是“還行吧”,這句話說完子貢就蔫了——怎麼就還行了?我覺得我不錯。于是孔子就說:“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有觀點認為這裡缺了一字,應該是“貧而樂道”。)與子貢說的“貧而無谄,富而無驕”相比,孔子所說的境界體現出更為高遠的追求,這句話是勉勵子貢的。但請注意,“貧而樂”,顔回做到了——“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孔子雖然沒有明說,但仔細一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子貢和顔回比還差得遠,要向顔回學習。那一刻子貢心裡明白了,自己是有缺陷的,但是這個缺陷有多大呢?子貢對自己有信心。孔子不明說,子貢也不明說,他用《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什麼是切、磋、琢、磨?“骨謂之切,象謂之磋,玉謂之琢,石謂之磨”(《爾雅·釋器》),這是一個不斷打磨的過程,打磨的前提是有獸骨、象牙、玉器和好看的石頭作為基礎。子貢引用《詩經》這句話,表明雖然自己需要進一步提升,但也有信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能夠追上顔回。這是很得體的一句話,既表達了自己努力的願望,也不是妄自菲薄。這就是子貢的舉一反三,體現出孔門詩教中師生對答之間的默契神會,是很精彩的。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1

還有一個子夏的例子: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是孔子晚年的學生,比孔子小好多歲,還是一個青年。他看到《詩經》中描寫女孩子的詩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很感興趣,就問老師:“何謂也?”孔子會給他怎樣的解答呢?我們先來分析這首詩。

“倩”是笑的樣子,“巧笑”相對于傻笑,是一種靈巧而不放縱的笑;“美日盼兮”,“盼”是眼光流轉的動态,顧盼生姿。馬融解釋說:“倩,笑貌。盼,動目貌。絢,文貌。”毛亨的解釋更加樸素:“倩,好口輔。盼,黑白分。”“好口輔”就是有一個好看的嘴和腮幫子,“黑白分”就是眼睛黑白分明,這體現了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審美觀——古人描繪女子的美貌,先要有一個“質”,也就是要有一個好的底子,才能有美的表情。我們從中可以抽取出一個道理:任何外在的美都要有内在的底色作為基礎。

因此,孔子的回答是“繪事後素”,“繪”是外在的裝飾,“素”是底子,想要有好的裝飾,先要有好的底色,想在牆上畫出花紋的前提是有一堵白牆,若是“糞土之牆”就畫不出來。孔子從中提煉出規律——底色是最重要的,這句話講的是先天底色和後天修養之間的關系,也就這涉及到孔子思想中最根本性的一對命題:仁和禮。在孔子看來,禮是外在的修養和裝飾,仁是内心的誠意與真實,如果沒有内在“仁”的底子,外在的修養就可能淪為虛僞。子夏懂得孔子的深意,他馬上說“禮後乎?”禮在後面,仁在前面,底色最重要,這就是朱熹說的“禮必以忠信為質”。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2

在孔子師生對話中,我們看到一種靈動的詩意,也看到孔門詩教探本溯源、把握根本的文化追求。春秋末年,禮仍然萦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已漸漸淪為一種形式主義,喪失了禮的精神。孔子強調仁作為禮的根本,為禮注入内在在精神,鮮明地體現出他對于時代的回應。孔子通過靈動的教育和思考進行着本質性的文化探究,這是非常令人神往的。對于仁和禮的追問,在今天也有啟示意義,質和文、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的規範如何統一,是具有永恒價值的問題。

四、孔子教育思想的曆史意義

在貴族壟斷教育的背景下,孔子通過平民教育吸引、影響了大量士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根據漢人的注釋,“朋”指的就是弟子。古人出遠門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适千裡者,三月聚糧”,弟子之所以不遠千裡向孔子求學,一方面因為孔子的德行學問具有感召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孔子平民教育給弟子們提供了非常寶貴的教育機會。

孔子在從事教育的同時,亦積極參與政治,但政治世界給孔子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屈辱和傷害。在孔子之前,沒有誰像他這樣積極闖蕩,雖然有很響亮的名聲,但到哪裡都是被嘲諷,到哪裡都是不得志。“殺夫子者無罪,籍夫子者不禁”,想傷害他的人沒有錯,想為難他的人也不會被阻攔。孔子周遊列國,晚年回到魯國,對政治已經徹底失望。在那樣的時代中,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和追求,他選擇了另外的一條途徑,那就是教育。

在政治上,孔子是前所未有的失敗者,但在教育的世界中,孔子卻是前所未有的成功者。我們常說孔子弟子三千,這三千弟子在孔子身後把知識、教育播撒向中華大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春秋到戰國,中國曆史經曆的一個最為本質的變化——教育的普及使平民階層登上曆史舞台。《左傳》中春秋242年的曆史上,登場的平民寥寥無幾,我們熟悉的僅有曹刿論戰。但到了戰國,中國社會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階級突破,這是通過教育所達到的一次平等的跨越。這一曆史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的社會結構,一直影響到今天。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3

孔子的教育思想與他所追尋的精神,他所提出的生命方向、倫理規則和社會規範,前所未有地影響着中國,塑造着曆史,奠定着中國國民性中的基本特質。在這一方面,孔子也是前所未有的成功者。

教育思想是我們理解孔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角度。一方面,我們能從中看到孔子在教育中所展現出的生命真實,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看到孔子教育中所體現出的仁愛與智慧。最後,我們也能從中深切理解孔子的曆史意義與曆史貢獻。

文章

來源:

《國學要義精講讀》,錢婉約主編,上海三聯書店,2020年。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4

孟琢,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從事訓诂學、《說文》學研究,章黃國學主編。

特别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荀子勸學中對于孔子好學的看法(孟琢立人與詩教)15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衆号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朱彩蓮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