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數學教學與複習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與複習策略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16:55:14

初中數學教學與複習策略?初中數學教學優秀論文摘要:《數學課程标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說明數學教學方式不能再是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它要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解除困惑、明确思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理解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隻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初中數學教學與複習策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初中數學教學與複習策略(初中數學複習課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策略)1

初中數學教學與複習策略

初中數學教學優秀論文

摘要:《數學課程标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說明數學教學方式不能再是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它要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解除困惑、明确思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理解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隻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自主性

一、傳統數學複習教學的弊端所在

在傳統的數學複習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是就某個專題或某章節教師總結出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後,教師一條一條的講,學生被動的聽。對于典型例題,教師總結出一種方法後,學生随着套用,教師再講,這種模式(講—練—講)使學生省略了自己主動思考的過程,即檢索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對于練習,采用的是“題海戰術”,所選習題量大、難度高,課上教師講解,課後學生再做題,未能充分發揮例題的總結知識,形成解題技能,開發學生能力的功能。在傳統的複習課中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衆,學生隻能被動地聽教師講,無獨立思考活動,沒有生動的競争學習和快樂的協作學習。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心中無數,更談不上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素質的培養。根據我校學生的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主要有以下步驟。

二、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進行複習課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複習課的操作步驟有:明确目标,回顧基礎、自主探究,總結規律、鞏固練習,及時反饋、運用新知、培養應用、創新能力、四個環節。

一、明确目标,回顧基礎

預習提綱在上課前一天發給學生,讓學生在上課前明确複習目标,做好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如基礎知識部分要在課前完成,通過課前預習,對本專題基礎知識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記,對知識的重點、難點、疑點做到心中有數,以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聽課,提高複習質量。預習提綱上要注明本節課的主要内容和基礎知識回顧:一是将每個專題或每一章節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設計成填空、選擇、圖表式、問題等等,指導學生回顧和梳理知識;二是将這些知識點設計成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讨論、辨析,找準重點、突破難點、消除疑點。課堂上對于基礎知識部分的教學可通過教師提問、學生針對疑難問題主動發問等方式進行。每堂課的開始5分鐘,讓學生上講台講解基本知識點。台上的學生總結的不對或總結不出來的地方,由其他學生提出疑問或修改補充。在學生總結完後,教師利用投影儀将本節課所需複習的基本知識點放出。讓學生明确自己在基礎知識部分疏漏之處和不足之處,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完整的知識網絡。這樣,一方面可促使學生主動鞏固所學基本知識,另一方面又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促進師生交流。随着這一活動的舉行。學生上台講解的系統性越來越強,甚至到後來學生不僅能夠較系統地複述基本知識,而且還能做些歸納,甚至還能自編出口訣來增強記憶的效果,深化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2、創設問題情境,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點撥

這一步驟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結構程序:1.創設問題情境,學生自主探究教師精選或設計具有典型性的幾道習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嘗試解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目的是通過課堂解題指導學生學會審題,形成解題思路,培養學生學會解題的方法。2、小組讨論。對于經過學生自主探究不能解決的重點的知識一般宜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前後排4人,組間同質、組内異質)進行讨論,讓各層次的學生相互交流、讨論、探索問題的解決策略。此時教師應在全班巡視,深入各個小組,充當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協調者等多種角色,及時獲取學生讨論的信息、結果,捕捉學生思維的火花,為下一步有效的教學調控做好準備。3.交流:在小組讨論結束後,各小組派代表在班内交流讨論結果以及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此時,教師可讓已解決此問題的小組來幫助釋疑。交流結果時應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解題見解,集思廣益,形成多途徑、多思路解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4.點撥:這一環節就是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于經過小組學生讨論仍有争議或有疑難的問題,教師應先組織全班學生讨論釋疑。對于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如果仍然不能解決,教師在學生渴望釋疑的心理狀态下,可進行精講。教師講解時不能就題講題,隻找出答案,而要尋找出規律,經教師對解題思維、方法、技巧的歸納總結,真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例如計算題的步驟、應用題上的等量關系、證明題中輔助線的作法及證明思路等。

3、鞏固練習、及時反饋。

練習是促進知識遷移,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能力的基本途徑和有效方法。課堂上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練習,同時教師通過這種練習可獲取一定的反饋信息,以便有效地調控學生學習的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正确導向作用。學生也能從練習中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不斷矯正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在這一環節,是為了讓學生能在實踐中,把剛剛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所以練習的設計和練習的操作都很重要。教師不但要根據教學中的知識目标和能力目标,有目的地選配練習題,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而且教師要拓寬鞏固練習的設計思路,對于同一個知識點,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考察,以便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對知識點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練習的操作要盡量采用遊戲或競賽的形式,以便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練習也可以像考試那樣讓學生獨立地、快節奏地完成,教師不做輔導,學生不得抄襲。這樣的課堂練習猶如“實彈演習”,它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練習結果的處理:根據練習的難易程度可采取讓學生口答或闆演,一般闆演以中下生為主,因為他們暴露出的問題具有典型性,對于學生在練習中暴露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評判,而是讓學生判斷正誤,找出具體錯誤并更正,教師隻是要引導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三、結語

在初中數學課堂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操作步驟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興趣的學習是一種愉快的學習體驗,有興趣的學習事半功倍,會使學生越學越想學,使學生的學習形成良性循環,導緻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2.使學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學生能從在教師指導下的預習發展到獨立的自主預習,并且預習時學生有明确的目标并能使用正确的方法;3.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和參與課堂讨論,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提高了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4.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成為了知識的發現者和探究者,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不斷得到生成和發展,學習過程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參考文獻:

1.周勇,趙憲宇.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11

2.潘小明.數學課堂教學中“低效現象”之透視[J].教學與管理,2007(3):52-55

3.黃煜峰,雷靂.初中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6-21

4.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161-289.

5.鄭金洲.《新課程課堂教學探索系列--自主學習》[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