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過去,笑星範偉早已成長為實力派影帝。
但直到今天,他有沒有擺脫被誤解的命運?
恐怕連範偉自己都很難說得清。
2005年,43歲的範偉離開春晚舞台,就此告别相聲和小品。
16年間,他不停在各類影視劇中擔任主演或配角。2017年上映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範偉更是憑借丁務源的角色,成功拿下影帝獎杯。
也是這時,人們才意識到,曾經的小品演員,蛻變成了一個響當當的影帝。
然而時至今日,當人們提起他的名字,最先想到的還是那家喻戶曉的“腦袋大脖子粗”,以及各種插科打诨、揣着明白裝糊塗或揣着糊塗裝明白的小人物形象,B站鬼畜區更是充斥着網友關于他的混剪視頻。
這不禁讓人想問:影帝範偉,摘掉身上固有的标簽了嗎?或者,還要多久,人們意識到範偉在表演上的成就?
《不成問題的問題》劇照
範偉的微博,隻有98萬關注者。自2009年注冊賬号時起,他一共更新過88條内容,其中還包括近幾年系統自動發出的生日提醒。
細數人生節點,範偉16歲開始說相聲,33歲登上春晚舞台,41歲第一次拍電影,這幾十年一路走來,他低調、謙遜、零绯聞。
網上幾乎找不到關于他的近期動态,最近的一則消息,需追溯到幾個月前。
在那組照片中,範偉身穿黑色T恤,戴一頂深色棒球帽,與友人會面于一家茶室。鏡頭前的他側身而坐,若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泛白的胡茬。
範偉近照
範偉老了。這并不意外,今年他已然59歲。
未出名前,行走在人群中,這個普通男人與其他東北漢無異。1995年,初登春晚舞台後,範偉有一次打出租車時,刻意給司機制造觀察自己的機會,結果對方愣是沒有認出來。
那時,他尚有小小的虛榮心。
失落感一直伴随了他很長時間。在與搭檔趙本山同台演出的幾年内,秘書、經理、鄉長等角色都是襯托對方的綠葉,觀衆笑得越開懷,越是記住了趙本山那朵紅花。
相應的,他也沒有太多演出的壓力,因為“你知道這個小品包袱響沒響,跟你關系都不是特大。”
6年後,範偉終于迎來了事業上的轉折點。
2000年,他的好友兼編劇宮凱波目睹了一件事。在一家醫院,有病人因胳膊骨折就診,結果卻錯拿了别人腿的片子。醫生看完片子問,“你這腿還能走嗎?”
病人先是不解,站着沒動。醫生又說,“你走兩步我看看,(看片子)有點骨折的意思啊。”病人馬上就不行了。
宮凱波覺得這很有意思。後來在與範偉一同吃飯時,兩人把這件事改編成了小品,也就是第二年,春節晚會上播出的《賣拐》。
在這部作品中,範偉不再是陪襯的角色,幾乎和趙本山擁有了相同的戲份。那時候起,觀衆們才開始認識範偉這個逗人笑的買拐者。
在東北的土地上,人們逐漸熟識了那張面孔。很多時候,他在飯店被老少爺們兒認出時,對方總會豪爽地打聲招呼,臨走時再高呼一句,“單買好了。”
起初範偉會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慢慢也就習慣了,知道是大家對自己熱情。
2005年,範偉與趙本山共同演出《功夫》之後,徹底告别了春晚舞台。他甚至再沒有演出過相聲和小品。
外界對他們的分道揚镳衆說紛纭。趙本山曾在一次采訪中表達過對範偉的不滿,說對方的電話永遠打不通。
而範偉後來的解釋是,他在劇組裡忙着拍戲,手機經常是關機狀态。
作為朋友的宮凱波,則有另一種說法。
接受采訪時,宮凱波曾表示,範偉自尊心強,比較脆弱,在和趙本山的聊天中,往往被一些話弄得比較受傷。
至于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已沒有那麼重要。後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那樣,春晚舞台上再沒看到過範偉的身影。
小品《心病》
在娛樂圈,演員王志文是出了名的能喝酒。範偉,則是他的反面。
一次飯桌上,得知範偉不能喝酒的事實後,王志文說,那以後你就小抿一下吧。
後來每次約飯時,範偉總會收到對方發來的“小抿”或“我們小抿”的短信。
漸漸,“小抿”這個詞,成為王志文稱呼他的一個代号。
熟悉範偉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看似能喝的男人其實最不能喝酒,白酒通常喝上一小杯他就開始臉紅。
一次托人辦事的飯局上,範偉屢次被勸酒,拒絕了三五個回合後,他端起酒杯一口灌了下去,沒多久就趴倒在了飯桌上。
朋友苦等幾個小時,才架着稍稍清醒的他走回家。從那個時候開始,範偉見酒就躲,從不參與酒局。
事實上,範偉走上演員的道路,純粹是個偶然。
16歲那年,他由親戚介紹,拜沈陽曲藝團的陳連仲為師,開始學習相聲。相聲界論資排輩,加上他是年紀最小的成員,哥哥姐姐們談戀愛時,總會讓他幫忙遞紙條。
那些年,由于資曆淺,範偉根本就沒有演出或比賽的機會。寫相聲劇本的編劇當時隻有兩個人,沒有誰願意給一個剛加入的新人寫作品。
深知這一點的範偉會有意看一些文學雜志,試圖鍛煉自己寫劇本的能力。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以日記的形式創作了一個劇本,恰好趕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一個管曲藝的編輯來選作品,這樣的劇本使得對方眼前一亮。
“這孩子,會有點兒出息,你們得好好培養。”
因為編輯的一席話,領導破格讓範偉參加了1986年的全國相聲大賽,之後還在團裡提了幹。
範偉的工作,逐日順風順水起來。
但他生性敏感、腼腆,也不太會拒絕别人,很多時候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的朋友鞏漢林,曾在一次演出活動後,朝他借了300塊給媳婦買裙子。回來後,借錢的事忘了個一幹二淨。
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郁悶要不要開口聊借錢這件事,以及怎樣開口。
鞏漢林
當時的工資一個月才30塊錢,失去這樣一筆錢,相當于近一年的收入打水漂。範偉心裡有點難受,但又不好意思直接管人家要。他把這件事說給姐姐聽,姐姐建議他以看孩子的名義去鞏漢林家裡坐坐。
第二天,範偉買了昂貴的布藝娃娃過去。中途他岔開話題問鞏漢林,那件裙子是在哪裡買的,花了多少錢,結果這樣的提醒并沒有奏效,“他壓根兒沒想起來。”
沒隔幾天,他又提了一大堆水果過去,支支吾吾把借錢的事講清楚後,對方才恍然大悟。
當年的那段經曆,後來被範偉改編成了小品《面子》,在電視上播出。
礙于面子而不曾做出拒絕姿态的情況,也延續到他的事業中。
離開春晚的這些年,範偉接演過不少影視劇的角色,其中有口碑好、票房高的劇本,也有豆瓣上評分低至5分以下的商業片。
意識到這些問題,他也曾做出改變。範偉給自己設立了接戲的标準,他認為“人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别,人性是複雜的,好的人物角色一定不是臉譜化的。”
抱着這樣的信念去挑劇本,終會遇到好角色。
《我和我的家鄉》劇照
近期上映的電影《第一爐香》中,範偉飾演其中的配角司徒協。然而這部由許鞍華導演的影片,自公布演員名單之日便否定聲起,上映後,演員、編劇、導演,皆被網友抨擊得一塌糊塗。
截至10月27日,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隻有5.5。
但有一個人是例外。在10000多條的短評中,幾位大牌主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吐槽,唯有範偉獲得了肯定的評價:“範偉一個人撐起了整部片子”、“最最好的是範偉”、“除了範偉老師,沒有一個在狀态的”……
範偉的演技收獲一緻肯定,已經不是件新鮮事了。
早年深入人心的角色,《馬大帥》裡的範德彪算一個。範偉在裡面号稱遼北著名狠人,身穿中山裝,戴着大金鍊子,幹架時,咔咔咔一頓鷹抓撓。
而《鄉村愛情》裡的王木生,最典型的特點之一是愛作詩。其中有一幕,大舌頭的王木生給謝大腳作詩雲:人是衣服馬是鞍,一樣的衣服看誰穿,我嬸穿上有點像蒙娜麗莎,這錢花的不白瞎。
凡此種種,頗讓人忍俊不禁。
範偉演戲是用了心的。他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在日後的采訪中,他曾坦陳,一些人物身上的特征是他自己額外添加的。
電影《天下無賊》中的結巴劫匪,就借鑒了他自己一個說話口吃的鄰居。
“IC IP IQ卡,通通告訴我密碼……”
有趣的是,由他客串的劫匪,台詞并沒有幾句,卻成為當年争相模仿的流行語。
關于這一類的人物形象,網友混剪了不少短視頻上傳在B站的搞笑、鬼畜區。
那些年,賣拐、忽悠、東北農民等标簽,長期張貼在他的身上。依照笑星的路子,他被框定在一個固有的架子中了。範偉不得不尋求突破。
他轉而拍起了小衆文藝片。
2004年,範偉在電影《看車人的七月》中,飾演了一個在夜總會看車的下崗工人杜紅軍,那是41歲的他接到的第一部電影。
片子中,他将主角杜紅軍生活裡的無奈與苦澀诠釋得淋漓盡緻,不久後,憑借這一角色,範偉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影帝。
工作中,範偉是極其敬業的,哪怕僅僅是客串一個小角色,都會用心做到最好。
馮小剛的電影《手機》裡,他客串河南農民磚頭哥。為了說一口标準的河南話,範偉曾驅車跑到鄭州請教當地人。
而在磚頭哥的穿着打扮上,他也頗費了一番功夫。範偉堅持認為河南農民跟東北農民不一樣。
他乘坐飛機去了河南尋找靈感。直到看見一個穿着白色小背心,外面罩一件汗衫,挺着小肚子,邁着八字步的農民徐徐走來,他才有了對這個人物的感覺。
因此,磚頭哥的形象便永久儲存在熒幕中了。
在由小品轉戰到影視劇的十多年,範偉參演的多部作品收獲了大大小小的獎項。人們漸漸發現,曾經紅極一時的笑星,其實有很多面。除了給人帶來歡樂,他的演技也不容忽略。
2017年上映的《不成問題的問題》,範偉憑與自己形象貼切的丁務源一角再次斬獲了影帝大獎。
那一年,他已經54歲了。
電影播出後,記者仿照“成不成問題”的問答形式,進行了一連串發問,其中一個問題是:“你覺得再上春晚成問題嗎?”
範偉的回答是:成問題。
遇到楊寶玲之前,範偉從沒有談過戀愛。
一次訪談節目中,他曾聊到自己的婚姻——妻子楊寶玲是他的第三個相親對象,一家兒童醫院的護士。
在遼甯曲藝團說相聲那幾年,媽媽越來越操心範偉的婚事,慢慢便自作主張為他張羅起相親。陸續見了兩個女生,範偉都沒有什麼感覺。
“難道要這樣結婚嗎?”他自問。
沒有任何戀愛經驗的範偉感到十分困惑,他向自己的老師求助,對方回答,現在都沒有感覺,以後結婚就更沒有感覺了,不如再找合适的人。
1988年,在朋友的介紹下,範偉等來了第三個相親對象楊寶玲,也就是他後來的妻子。
楊寶玲(左)範偉(右)
初次見面,地點是在楊寶玲的家。女孩留給他的第一印象是,“年紀太小了。當時她們母女三個在家,我還以為那個個子高的是她呢,(結果)那是她姐。”
最讓範偉感到這事成不了的,是兩人的年齡差距。楊寶玲當時剛從衛校畢業,年僅20歲,整整比範偉小了6歲。
為了促成這樁姻緣,親友們謊報了他的年齡,稱範偉隻大對方5歲。
就這樣,他們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見面。
起初楊寶玲對範偉的印象并不佳,随着見面次數的增多,兩人的關系幾乎要到了結束的臨界點。一次在外吃飯的機會,讓範偉迎來了轉機。
他自己也不知道當時的做法會在無形中給自己加分,一切都是後知後覺。
那是一次奇妙的用餐經曆,兩人飽腹後,桌上還剩下一些菜,這時範偉不顧形象地悉數将其“收拾”進了自己的胃裡。
沒想到這一舉止竟然莫名獲得了楊寶玲的好感,這是範偉不曾想到的。後來他才知道,妻子當時據此認定範偉是一個樸實的人,正是這種樸實,慢慢打動了對方。
事實上,女方父母也正是看中了他的“老實厚重樣兒”。
在各自父母的撮合下,1990年,與楊寶玲相處兩年後,二人終于攜手走入了婚姻殿堂。今年,是他們風雨同舟的第31年。
生活中,範偉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浪漫的人,但每逢重大節日,他都會親自下廚,給家人做飯。
“其實我算半個美食家,會吃,能吃出門道,我在外面吃好了一道菜,稍加琢磨,就知道大概的做法了,回家我就能做出來。”
宅在家裡時,範偉最喜歡做的事是烹饪。如果沒有走上演員這條路,他甚至覺得自己可能真的會成為一名廚師。
相伴30餘年,妻子始終是他的後盾,甚至是人生導師。在範偉看來,做任何決定都應該聽一下妻子的分析,因為對方的預判每次都是那麼準确。
早在很多年前,範偉因連續幾年登上春晚舞台大火後,就曾對外宣稱自己怕老婆,以此遠離绯聞的侵擾。
他确實是做到了,如今即将步入耳順之年的他,零绯聞。
演戲多年,獲獎無數,影帝頭銜不斷降臨在他的身上,範偉卻不認為自己是個天才,“什麼是天才,就是不費什麼勁,又把它做得很漂亮。可我是費挺大的勁,最後做得隻是差不多。”
每當人們談起天賦時,或許,他總會想起16歲那年拜師的場景。
一頭磕在了地上,他虔誠求教,師父卻告訴他:“孩子,你條件一般,我盡量教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