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把自己诩為“同一緯度帶上唯一綠洲”的地方,近三四年連續出現空氣污染,如果僅僅把原因歸于“南亞東南亞耕作燒荒使污染物輸入”、“極端氣候條件緻幹旱少雨”,且研判它們為主要的、關鍵的因素,未免太過于草率,它們不過是客觀原因罷了。
西雙版納空氣污染表面上是近三四年的事,并非“每年3到4月曆來多霾”,如果有,那也隻是曆五年十年來,境外燒荒、極端氣候隻是導緻空氣污染的客觀原因,前一個向來如此,後一個也不是近三四年的事,至少五年十年前,每年3到4月多的是霧而不是霾,對于空氣污染,也應該剖析主觀原因,應該“反求諸己”。
雨林存在非必然
在印度半島、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盛行,由此發育的雨林植被,主要為有明顯雨旱兩季變化的類型,被稱為季節雨林,它們分布的雨熱條件是年降雨量1500-2000mm、年積溫>8000℃,西雙版納在年降雨量和年積溫上處于這條件的下限值。
由此可見,雨林能在西雙版納存在并非必然,西雙版納的雨林是在水分、熱量、海拔均達到極限條件下熱帶北緣的季節雨林群落,首先,西雙版納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地區,這緯度條件是雨林的發育基本條件。
其次,西雙版納位于雲貴高原邊緣,整體地形上中部低,東北西三面高,由北向南逐漸傾斜,北部是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哀牢山和無量山,加上怒山的餘脈,特殊的地形地勢,讓絕大部分的北方冷氣流阻擋在山外,故最冷月均溫和絕對最低溫不至于比極限值低太多。
最後,西雙版納的海陸位置,使得晝夜溫差大,地貌形态、植被分布營造了水源充足的下墊面,為濃霧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旱季濃霧又反過來為西雙版納雨林系統創造溫濕條件,由此補償了降雨量和熱量的不足。這三大條件以及它們衍生而出的區域小氣候環境,是西雙版納雨林存在的原因,這些要素缺一不可,所以西雙版納能擁有雨林真的實屬難得。
潛在的“霧都”
在水汽足、大氣穩的環境下,近地層空氣中的水汽會凝結成細微的水滴懸浮在空中,這就是霧,它可分為輻射霧、平流霧、上坡霧、蒸發霧、混合霧、鋒面霧等等,西雙版納的霧幾乎都是輻射霧、平流霧和蒸汽霧三種。
當相對濕度大于90%,晴朗少雲、無風或微風的夜間,近地層強烈輻射降溫會形成輻射霧,在西雙版納,壩子中因冷空氣下滑堆積,霧頂就是“冷氣湖”與強逆溫的分界線,所以霧層不厚,通常在日出後不久就會緩慢消失;而在山區,高大的山體使強逆溫層升高,霧頂随之升高,所以霧層很厚,會延續到中午才消失。
在以雨林為下墊面的山區,由于植被蒸騰強烈,即使在旱季,空氣也較壩區濕潤,傍晚時植被層會保持略高溫度,上層冷空氣下滑與植被層接觸會生成蒸汽霧,但随着雨林輻射降溫,蒸汽霧會轉化為輻射霧。
平流霧的發生占比很小,與輻射霧一樣多發生在旱季,當較強的冷空氣能翻越哀牢山、無量山南下侵襲西雙版納,就會出現平流霧,此外,在暖濕氣團控制下的雨季,陰雨綿綿時會出現平流霧,隻不過次數少。
西雙版納是典型的靜風區,群山起伏、風速較小、下墊面水汽充沛是西雙版納多霧的原因,尤其在旱季,各種要素營造的熱力條件,讓濃霧總是光臨西雙版納,無論是山區或壩區,輻射霧都會頻繁出現,在雨林覆蓋區除雨天外幾乎每天都有起濃霧。
十幾年及以前,西雙版納的年霧日數在170天以上,最多的年份甚至高達240天,其中80%于旱季發生,旱季的西雙版納可謂潛在的“霧都”了。
保濕保溫的濃霧
旱季的西雙版納,露水往往伴随輻射霧而生,因此濃霧重露産出的霧露水,是西雙版納雨林生态系統極其重要的水文輸入項,此間每一次濃霧重露可産出1-3mm的水量,甚至更多,有相關研究發現,絕大部分的熱帶森林中,植被林冠穿透霧露水可達全年雨水與霧水總和的2.4~60.6%。
西雙版納雨季集中了全年80~90%的降水,幹旱少雨、偶有低溫的旱季,雨林植被及小氣候環境要依靠霧露水補充水分,況且濃霧可減少植被的蒸發和蒸騰,雨林植被會把留下水源存儲起來;同時,旱季有兩個月左右的低溫期,霧會釋放凝結潛熱,減弱降溫強度和輻射降溫速度,霧層能減緩甚至阻止熱量散逸消失,從而削弱地表輻射冷卻,起到保溫作用,彌補這一時期熱量的不足。
西雙版納雨林受到了季節幹旱和冬季低溫的影響,好在雨林植被涵養着大量水源,為濃霧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濃霧又給旱季的雨林植被保濕保溫,旱季濃霧所塑造的溫濕環境關系着雨林的生存和發展,故在西雙版納的雨林生态系統中,霧的生态效應是多方面的,雨林的存在與旱季濃霧分不開。
濃霧與藍天
霧帶來的影響有利有弊,在緯度、氣候、地形不同的地方,霧的利弊之分不同,在西雙版納雨林生态系統維度上,霧帶來的利要遠大于弊;而霾則不同,霾是灰塵、硫酸、硝酸等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
霧生成于相對濕度(空氣中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的比)大于90%的環境中,霾發生于相對濕度小于80%的環境中,相對濕度介于80%與90%之間的則是霧與霾的混合物,且主要是霾;霧是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或凝華),日出後會逐漸消散,而霾則不是,因此厚度(可見度)、相對濕度、消散時間是區别霾與霧的常用方法。
水汽充足(相對濕度越大)的霧還有除塵、沉降污染物和養分的作用,故被應用在工農業、生态環保領域,如溫室大棚、工廠車間、垃圾處理場所等,西雙版納雨、旱季節分化明顯,旱季的濃霧對營造宜居環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原始雨林及天然林的銳減,加上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天氣、城市化的疊加影響,西雙版納旱季的霧日數減少、霧持續時間縮短,水汽不充足的薄霧已不足以稀釋、吸附、沉降空氣中的灰塵、煙塵等極細微幹塵粒,日出後當薄霧散去,這些污染物仍懸浮在近地層空氣中,因此少了或沒了濃霧,藍天會染上淺黃色,給人以灰蒙蒙之感。
空氣污染為哪般?
西雙版納雨林所塑造的區域小氣候,為雨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創造條件,對區域環境起到調節作用,但曆經了幾十年的砍伐、利用,連片的原始雨林及天然林片斷化,面積銳減,被橡膠和其他人工經濟林木與生态已退化的區域所包圍,雨林邊緣環境效應出現,生态系統的很多功能已退化,區域小氣候的要素分配改變,使現存雨林所營造的區域小氣候對大氣候變化的緩沖能力減弱。
公開信息顯示,西雙版納森林(包括原始雨林及天然林、人工經濟林)面積為15463 km²,覆蓋率80.85%;再看自然保護區面積:國家級為2683.76 km²、州級為695.17 km²、縣級為485.43 km²,加上景區化的森林公園(16.6km²),滿打滿算共3881 km²,其中保護完好的原始雨林,面積不過466.66 km²。
在宣傳中高達80%的森林覆蓋率,原始雨林及天然林僅占其四分之一,算下來,原始雨林及天然林覆蓋率僅20%,保存完好的原始雨林覆蓋率僅2.4%,在水分循環利用和涵養水源功效方面,人工經濟林木根本無法與原始雨林及天然林相提并論,原始雨林及天然林銳減,原來水源充足、相對濕度高的環境,利于濃霧生成的下墊面全然改變,打破了濃霧的形成條件。
所以,與雨林同樣銳減的還有霧,過去幾十年,西雙版納霧日數以每10年平均減少10-27天的速度銳減,以州府景洪為例:50年代年平均霧日數是166天,最多可達184天,80年代為76天,90年代為49天,2008年隻有18天,2009年僅3天。
孩童時代,每到旱季,常常會看到如同細雨一樣唰唰而落濃霧,它們依附在樹葉上化成水,落到地上嘀嗒作響,走在霧中的大人們草帽能甩出一把水,這樣的景象十年來已經很少見了,濃霧少了甚至沒了,薄霧時長變短了、含水量少了,無法與極細微幹塵粒相“抗衡”,霾必然取代了霧的“位置”,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地形、同樣的逆溫條件,出現的不是霧,而是霾。
“每年2-5月盛行西南風”、“南亞東南亞國家在此期間耕作燒荒”,一直以來就是這樣;“極端氣候條件(厄爾尼諾)”,每隔若幹年就會有一次厄爾尼諾現象;“三四月降雨量少”,熱帶季風氣候的典型,在長達四五個月的旱季,三四月份降雨量稀少再正常不過。
以境外燒荒、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來解釋空氣污染,過于草率,這隻是客觀原因;西雙版納空氣污染還有主觀原因,那就是生态環境問題積累到了一定的量,在全球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等極端天氣中,催生空氣污染;客觀原因與雨林及天然林銳減、城市規劃建設不合理等主觀原因疊加,空氣污染就不再是偶然。
旱季沒有濃霧,當境外燒荒而有煙塵輸入時,缺乏充足水汽的薄霧已不足以稀釋、吸附、沉降污染物,薄霧很快散去,霾卻沒有被“帶走”,這解釋了“為何過去同樣有燒荒、偶有厄爾尼諾、地形不變的情況下,沒有空氣污染,近三四年卻有了”的疑惑。
當生态環境惡化的警鐘響起時,不少人還沉浸在“旱季光熱充足、雨季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林及衍生的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好光景中,殊不知,西雙版納原始雨林及天然林覆蓋率僅20%,保存完好的原始雨林覆蓋率僅2.4%,雨林生态系統已退化。
直到出現了空氣污染,才驚醒,原來流經村寨的溪流會斷流或幹涸,流經城鎮的河水流量遠低于十數年前同期,旱季早晨濃霧缭繞的景象已經不再常見,絲絲涼風被陣陣熱浪取代,藍天被染上了淺黃色。
雨林是西雙版納生态系統的主體,天然林是雨林的助手,它們與旱季的濃霧相互維系,而這一切,是西雙版納獨有的珍寶,如何恢複良性的區域小氣候環境,恢複良性循環的生态系統,是西雙版納應該花大力氣、下苦功夫的工作。
參考資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