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車用車前先繳納一筆押金,大半夜為了還充電寶而奔忙,手機欠費停機卻找不到充值點,高峰期被堵在停車場出口等待繳費……生活中總有意想不到的“小煩惱”在等待消費者,這些看似無關的痛點,實際上都可以用一個關鍵詞來解決——信任。
微信支付分為此而生。正式上線自2019年,微信支付分是對個人的身份特質、支付行為、使用曆史等情況的綜合計算分值,用于反映用戶的履約和續費能力。
其核心能力,是基于支付分體系,打通商家端,為用戶提供“免押租賃”、“先用後付”等服務。在此過程中,用戶憑借支付分跨越原有的使用門檻、優化使用體驗,商家則借此篩選出一批高價值、強意願的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上線三年以來,微信支付分實現3000餘個行業應用覆蓋。從共享單車免押金,充電寶隔夜還保障,手機欠費不停機,到電商購物的先用後付,微信支付分試圖将以信任為紐帶的新型消費模式,覆蓋用戶的衣食住行。
在剛剛結束的2022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支付分公開了團餐、零售、訂購等多個新場景的落地案例。背着靠微信生态的海量用戶與多元服務生态,支付分團隊仍在探索更多服務場景的延展可能,推進一場名為“新信任消費”的實驗。
連接新場景“許多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就已和微信支付分産生聯系。”在上周舉辦的2022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公開課講師劉特鑫表示。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0%微信支付用戶已開通微信支付分,在他的朋友中,就有一位使用頻率高達1593次的重度用戶。
用戶群體的增長與高頻使用,源于微信支付分對海量服務場景的覆蓋。上線三年以來,微信支付分已經覆蓋了3000多個行業應用,包括共享租物、購物娛樂、交通出行、生活服務和住宿預訂等5個行業,累計完成了超過100億次守約行為。
免押租物是其中最常見的場景之一。用戶可以基于支付分免除共享單車、充電寶等服務的押金,一年下來,支付分能夠幫助用戶減少2500億押金。在免押這一基礎功能外,支付分通過“一次授權、先用後付”模式簡化了支付流程,并針對“找不到充電寶歸還點”的痛點,推出了“過夜保障”服務,過夜歸還可獲8元賠付。這項服務一年可為超過1000萬用戶提供過夜保障。
在住宿預定行業,滿足支付分要求的用戶可以免擔保金預定,從預定到入住始終貫穿先住後付的能力。預定與交易環節的優質體驗有效增強用戶複購,有關數據顯示,使用了先住後付的訂單用戶,其30天内的複購率較大盤整體複購率高出10%。
而在交通出行領域,支付分面向網約車服務提供“先乘車後付款”功能,而在過去,出于風險管控考量,網約車行業中有30%訂單需要預付。目前,主流網約車平台都已接入這項服務,壞賬率平均降低了60%。
至于有車一族,支付分的主要服務場景則在停車場。微信支付團隊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優化手機繳費,将停車場應收賬款提升到95%以上;二是支付分“先離場後扣費”,提高停車場運營效率——以深圳的塞西科技大廈為例,接入支付分後,其早晚高峰期間的車輛離場速度被壓縮至2秒。
自2021年6月上線以來,支付分團隊在廣深兩地覆蓋了近5000個停車場,累計有170萬車主使用,每個停車場的效率都提升了4倍以上。
解決用戶的現存痛點、優化交易效率是支付分團隊的出發點,像快遞物流收寄件、手機欠費等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也在其服務範圍内。比如在快遞場景,用戶可以先寄後付,快遞員也實現免充值,不再需要提前充值投櫃費、短信費用等。
“欠費不停機”也是微信支付分團隊在過去一年裡的重要嘗試方向。團隊調研發現,平均每月有30%用戶因欠費而停機,有相當一部分是漏繳、忘繳。為此,支付分聯合運營商推出“欠費不停機”服務,目前已打通聯通王卡,随着甯夏電信試點上線,廣東移動、江蘇電信緊密開發,這項功能的輻射範圍将會更廣。
在本次微信公開課上,36氪-未來消費還注意到了兩個新的場景進展。
一是餐飲的“智慧團餐”,主要應用于公司飯堂等場景。具體的運作原理是,用戶掃描餐盤上的二維碼進行綁定,取餐後于收銀台自動計價和付款,從而緩解就餐高峰期的人流壓力。
二是電商的“先用後付”。此前,微信支付分就已經打通拼多多、網易嚴選、唯品會、每日優鮮等電商平台,用戶下單時無需支付,收貨确認後再做扣款。至今,已有1億用戶使用過“先用後付”功能。
新的變化在于,“先用後付”的能力被拓展至智慧零售場景。以服裝品牌MJstyle為例,為了讓線上的小程序購物與線下門店購物做到體驗和服務一緻,MJstyle推出“躺購”業務,線上小程序購物支持先用後付,線下提供5公裡内30分鐘~1小時的配送能力。
“讓每一個家庭都成為MJstyle的試衣間。”MJstyle副總裁張大業在接受36氪-未來消費采訪時表示,降低用戶消費門檻的同時,“先用後付”與線下場景的打通還增加了觸達消費者的機會——由于在5公裡輻射範圍内,很多消費者會選擇前往門店退貨,這變相提升了到店率。“隻要能觸達消費者,就有機會産生轉化。”
針對鮮花、乳制品、母嬰等複購率高、周期性強的類目商家,微信支付分還推出了“周期購”功能。通俗地說,就是年付變月付。過去預定一年的低溫乳産品,商家為了及時鎖定消費者、形成購買粘性,往往要求其提前付全款,但“周期購”允許用戶在一次簽約後,每月履約配送時,才進行對應的扣款動作。
信任新消費微信支付分的誕生,源于微信支付團隊對于交易雙方痛點的洞察。
在商家端,以共享出行、充電寶租賃、酒店住宿等行業為代表,商業模式自帶的高信任成本,使其不得不設置“門檻”以篩選用戶。在用戶端,提前充值、繳納押金等交易前的擔保動作,增加了接觸優質服務的難度,削弱了原有的服務體驗,還帶來了不小的風險——比如共享單車暴雷、無處退押金,健身房跑路、儲值卡作廢。
如何滿足交易過程中的信任前提,搭建買賣雙方的橋梁成為關鍵問題,傳統消費市場因此誕生出了信用卡等信貸消費媒介。而在移動支付高度普及的背景下,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工具,正在參與構建連接海量場景與多元需求的“新信任消費”。
“新信任消費”的核心在于,利用數字化能力和工具搭建“信任機制”,提供更加順滑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商戶與用戶的潛在成本與風險。
以微信支付分為例,其誕生的初衷就在于打破用戶和商戶之間的信任壁壘,特别是對物品租賃、無人零售等行業商戶而言,幫助他們及時收到款項、降低壞賬風險。
因此,微信支付分不僅僅是一個分數,而是一套覆蓋了用戶使用服務過程的完整解決方案——服務前要識别有效用戶,服務期間以代扣方式鎖定用戶付費能力,服務後進行首款和配套催收。
就拿前期識别有效用戶來說,微信支付分的“先停車後付款”功能,增加了一些節點,用戶需要做多次确認後才能開通,以讓真正想要快速離場的用戶選擇這一款産品。
對于C端消費者而言,微信支付分無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費服務體驗。例如在電商購物環節,“先用後付”首先能降低決策成本,其次,如果商品不符預期,也可無負擔、無成本退貨,提升其購物體驗。在生活服務等其他場景,出行、酒旅、會員等場景的使用門檻降低,都讓消費者有機會觸達更優質的服務。
在提供便捷之餘,微信支付分還具有一定的普惠價值。在去年的微信公開課上,一位講師就曾提到,微信支付分每年服務400多萬中高齡人群,60%的年長者都是因為有了支付分的先用後付,才敢于嘗試電商消費,“沒有被這個時代落下”。
而對于B端的商戶、企業與機構而言,微信支付分的作用在于,快速打開微信的流量和場景優勢,幫助商家觸達大量優質用戶。
在任何交易場景下,商品都是天然的用戶觸點。“先用後付”的功能,能夠幫助商家篩選履約能力強、逃單風險低的高價值用戶,從而優先以更低的門檻來釋放商家優惠權益,完成獲客與留存。
同時,支付分也降低了商家端的經營風險。比如充電寶行業的壞賬率降低67%,網約車行業的壞賬率降低60%,而共享單車的壞賬率, 接入微信支付後趨近于0。這是因為“新信任消費”的保障是雙向的,既惠及用戶,也保護商家。
對于日漸龐大、覆蓋衣食住行的微信生态而言,微信支付分起到了串聯和補充的作用:用一套系統,貫穿不同場景的優質産品和服務。
微信支付分相關負責人在接受36氪-未來消費采訪時表示:“作為微信支付鍊條上的一環,支付分是對微信支付和整個微信生态的一種補充,不會影響用戶使用微信的體驗,反而會因為用戶可以選擇的服務更多,而讓使用體驗得到提升。”
圍繞“新信任消費”的落地場景探索始終在進行。例如在C2C交易領域,微信支付分早已打通轉轉平台,支付分将作為買賣雙方的“信任名片”,在交易過程中展示。平台數據顯示,轉轉賣家在授權後的交易轉化率提升了13%。
新場景的探索往往伴随着細節的打磨與叠代。一些學生用戶反饋,受限于消費能力和使用頻次,其微信支付分因此偏低。支付分團隊正在為這些特殊情況“打補丁”,如在使用自動貨櫃時,若支付分不夠,出于保護商戶的考量,支付分或許會要求上述用戶做進一步的授權和凍結動作。
商家端的運營則重在簡化流程、擴大範圍。早在2020年,支付分就支持服務商模式,由服務商替商戶做接口調用和場景開發。去年,支付分推出服務商的收付通,目前還在一些限定場景中,向小微商戶嘗試開放。
2022年,微信支付分團隊也将繼續與行業合作夥伴探索更多可落地的場景。“我們希望能夠用微信支付分降低用戶和商戶的每一次摩擦,提升交易的效率和體驗。”劉特鑫表示,“以上的一切目的隻有一個——信任讓生活更簡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