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課堂教學的起點和終點

課堂教學的起點和終點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3 12:52:27

課堂教學的起點和終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選擇做一名教師,需要情懷,也需要勇氣當你踏上教育旅程,你的故事便有了序幕教育者需要清醒地認知自己的起點和歸途,才不至于“走得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麼出發”教學也是一趟精神之旅,隻有找準起點,踏實每一個節點,才能抵達最美的終點回溯20年的從教之旅,在審視自己教學行為的同時,我也漸漸明晰了由混沌到自覺的教學主張,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課堂教學的起點和終點?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課堂教學的起點和終點(教學的起點節點和終點)1

課堂教學的起點和終點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選擇做一名教師,需要情懷,也需要勇氣。當你踏上教育旅程,你的故事便有了序幕。教育者需要清醒地認知自己的起點和歸途,才不至于“走得太遠,以至于忘了為什麼出發”。教學也是一趟精神之旅,隻有找準起點,踏實每一個節點,才能抵達最美的終點。回溯20年的從教之旅,在審視自己教學行為的同時,我也漸漸明晰了由混沌到自覺的教學主張。

教學的起點:一切以學生的學為核心

教學的要義何在?每個教育者固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學記》所言“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旨在闡明教學相長的關系,可見教學并非“師傳生受”的閉合回路,而是師生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全景視界。葉聖陶先生主張“教是為了不教”,其意義指向還是學習主體,即“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教授具體的知識,而是教授獲取知識的方法”。

用通俗的話來講,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一切以學生的學為核心,應該成為日常教學的起點。一位“教數學”的教師和一位教學生“學數學”的教師,區别在哪兒?一個教的是機械的數學知識,一個教的是元認知能力支配下的數學思維。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如何立足于學生的學,如何引領學生走向自主學習的場景,是每位教師應該持有的基本立場。從初上講台到成為資深教師,我也經曆了一次次的适應和超越,多年後才明白,隻有心懷學生,才能遠行不辍。

教學的節點:建立關系,夯實過程,多維評價

節點一:三方連動的良性關系。所謂三方連動,從人的角度,是指學生、教師、家長;從環境的角度,是指學校、家庭、社會。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如何建立學生與教師、家長之間正向的情感連接,是有效教學的關鍵一環。在所有關系中,師生關系又是關鍵中的關鍵,因為課堂教學直接發生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優秀教師會用心建立與學生的互動關系,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學生平等對話,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如此一來,教與學便成了雙方的需要和享受。

當然,家庭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輔助場所。學校如何開發家庭教育資源,吸引家長深度參與學校教育,建設家校無縫銜接的教育通道,是學校發展的重要課題。

節點二:有效教學的五個常規動作。教學是教師通過實施自己的教育行為作用于學生的過程,雖然核心目标是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教師的教學行為對教學效果起着決定性影響。

約翰·哈蒂在《可見的學習》一書中呼籲教師“認識自己的影響力”,教師如何認識并強化自己的影響力,主要通過日常教學行為得以體現。過去我們常把教師的日常工作概述為“備教批輔考”,随着教育情境的改變,這五項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發展。在當前教育生态下,有效教學的五個常規動作可以重新界定為“課前有設計,課堂有狀态,課後有反思,課業有批改,課外有輔導”。

課前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全面把握學生的知識起點和學習情況後的創造性思維活動。教案不等于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師為本班學生量身定制的教學方法、教學資源、學習活動、評價方式的整合體系,具有獨創性和不可複制性。

教師的精神狀态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狀态,教師的充分準備、全情投入能讓課堂充滿吸引力。同時,教師還要善于觀察學生的狀态,既要着眼整體,也要關注個人。如果學生的學習狀态不佳、課堂參與感不強,教師就要适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向,組織一些互動性強的學習活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

再者,課後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力劑。教師不僅要有反思的自覺性,還要在反思之後不斷優化和調整教學行為,如此才能獲得更充沛的專業成長力。

此外,教師的功夫還要花在課堂之外。課後的個别輔導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體現着教師的專業關懷和人文關懷。“雙減”政策全面施行後,學生校外輔導的時間大幅度減少,校内的課後延時學習為教師的個别輔導提供了契機。教師要善于通過課後輔導幫助學生跨越學習障礙。

節點三:多維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學習科學的評價方法,慎用或戒用定性評價,多用發展性評價,要認識到學生不斷發展的可能性,用“成長型思維”來評價和激勵學生;對于終結性評價信息,如期中期末考試數據等,可以作為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參考,但不能作為唯一參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造性開發多元評價方式。另外,教師一定要重視過程性評價,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自我實現的成功感和愉悅感。

教學的終點: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養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報告發布,“知識、能力、素養”迅速成為教育高頻詞出現在公衆話語體系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知識增長是基礎,但僅有知識教學遠遠不夠,知識轉化為能力需要通過實踐反複訓練和檢驗,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科特點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活動,設計學習任務群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習得能力。近年來,我引領名師工作室成員探究了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科活動設計的辦法,取得了點滴成就,更深感任重道遠。

教學是一項動态發展、充滿創造力的活動,教師要立足教學的起點,着力每一個節點,将終點(目标達成)作為下一階段的起點,如此循環往複,才能抵達教學的妙境乃至化境。在過去20年的時光掠影裡,我時常追問自己何為教育,教學何求?當我再一次站在起點眺望終點,每一個節點都變得意義非凡。如今再道何為教育,我心中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作者單位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附屬道遠學校〕

《中國教師報》2021年09月29日第8版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