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麼未來我們将生活在過去”。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前面我們給大家分享了丹.蘇利文的經典作品《終身學習》,這是一本講述未來社會生存法則的書,作者在書中談到了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适合在未來社會生存和發展的10條法則。而關于講解未來社會生存法則的書有很多,其中還有一本書經典作品,那就是著名的未來學家,全球TOP50的商業思想家,丹尼爾.平克的《全新思維》。
01
今天,就讓我們對比這兩本經典作品,分别了解這兩位思想家對于人類在未來社會的生存都有哪些見解。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全新思維》這本書都講了些什麼?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律師、醫生、軟件工程師等等等是當下最熱門的職業,擅長數學和工科的年輕人更多地選擇了高科技行業,很多人也蜂擁進入商學院,他們認為MBA就是“成功”的代名詞。然而作者指出,如果說過去幾十年是“理科生”的天下,那麼未來将是“文科生”的天下。因為在“後信息時代”,創造力才是個人、企業和國家競争力的核心。
在農業時代,人類是靠人力提高生産力;在工業時代,人類是靠機械提高生産力;在信息時代,人類是靠信息技術提高生産力;然而,在後信息時代,也就是作者丹尼爾.平所提出的“概念時代”,人類需要提升兩類思維能力“高概念”和“高感性”。這兩類思維由六種思維能力構成,它們分别是: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和意義感。
作者在書中也分析了大量案例表明,:左腦時代已經結束,右腦時代已經來臨。正如作者所說:未來需要的是更感性、更富創意的右腦人,而不是理性的左腦人。
我們正在進入了一個“右腦崛起”的時代。
02
而且作者也列舉了推動右腦時代到來的三個原因。包括:
第一:物質的極大豐裕,基本的功能性需求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更關注右腦體驗,也就是對精神的追求逐漸開始大于對物質的滿足;
第二:亞洲的崛起,外包讓低成本的生産制造能力轉移到了印度和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生産力的提升和大量空閑時間的釋放,從而提升了創造力和想象力這些右腦的能力需求;
第三:自由化的盛行,過去人類大腦在運算、分析和思考上擁有巨大的優勢,但是随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腦逐漸超越了人腦。21世紀機器将逐漸替代人力已經成為趨勢。換句話說,人類左腦的能力有望很快被機器所取代。但是右腦的綜合思維能力和感知能力成為人類的獨特之處。
那丹尼爾.平克在《全新思維》中說的六種思維能力:設計感、故事力、交響力、共情力、娛樂感和意義感。它們分别是講了什麼呢?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
03
首先是,設計感
這裡的設計感,作者說的并不是職業設計師,而是一種能力。設計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而且越來越得到重視。人們為設計買單而不是物品逐漸成為主流趨勢。倫敦商學院的研究發現。每增加1%的設計投入,公司的銷量和利潤就會獲得3-4%的增長。高度重視設計感的公司,其股價也遠高于不太注重設計感的公司。
但設計感一個難以外包或者自動化的高概念能力,給商業領域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競争力,現在優秀的設計師比以前更多,能消費這些設計的人也越來越多,優秀的設計為生活增添了樂趣、意義和美感。更重要的是,培養設計感會使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更加美好。就像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院長曾說的:
設計師就是未來的煉金術士。
04
其次是,故事力
故事力是一種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人類大腦自古以來就習慣于記住故事,它通過将一件事置于另外一種情景的方式來加深我們的理解,故事力的本質就是情感化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指出:人類并不是生來就很好地理解邏輯,但是卻能很好地理解故事。在這個信息量爆發的時代,想要記住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大腦存儲和理解的極限,而故事力的能力則能很好的彌補這一缺陷。
故事力在商業活動中也日益成為個人和産品服務在激烈競争中的緻勝利器。經濟學家指出,在美國有25%的産業跟廣告、咨詢等說服性業務相關。如果這些說服性業務中有一半包含故事力的話,那麼故事力為美國每年創造近1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05第三是,交響力
交響力就是把獨立的要素組合在一起的能力。它是一種綜合能力,而不是分析能力;是發現看似無關領域之間的聯系的能力;是識别模式,而不是解答某個具體問題的能力;是把别人認為無法匹配的因素組合在一起,得出新的觀點的能力。交響力人力的三大類型:跨領域的人、發明家和擅長比喻的人。
06第四是,共情力
共情不是同情,而是與别人産生情感上的共鳴。共鳴是指思想上和情感上相互感染而産生的情緒。共情是深入他人的思想從他人的角度體驗世界、站在别人的立場、感知他人的感受的能力。在信息時代,人們普遍重視提高效率,在今天的科技公司,人們重視的不是情感,而是冷靜和理性的邏輯推理,是一種典型地依靠左腦思考和決策的思維。但在概念時代,共情力顯得更加溫情,情商比智商更加重要,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情感能力。
共情力是設計感不可或缺的好夥伴,優秀的設計師總是以消費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設計。而且,共情力對家庭教育也産生了影響,90%的澳大利亞家長已經不願意讓自己小孩接受左腦相關的教育專業,比如軟件工程等。
07
第五是,娛樂感
研究表明,開心的時候,會激活我們的右腦,邏輯性的左腦有很多限制,但是右腦沒有,可以任何發揮,激活我們的創造力。而娛樂感的三大體現包括:遊戲、幽默、快樂。遊戲已經成為現在互聯網行業,或者說娛樂行業舉足輕重的部分。好的遊戲不僅僅是娛樂,還創造和傳遞給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一個體現全新自我的地方。在這裡可以将團隊合作、價值觀、責任感融合在一起,遊戲甚至成為美軍的一種學習手段。
08第六是,意義感
在概念時代的六種能力中,意義感是終極的能力,它是一種對人類生存的動力的追求,是一種探尋意義的欲望,還在外部環境和内心意志結合後激發的一種欲動。諾貝爾經濟學家羅伯特·威廉·福格爾把當今時代稱為:第四大覺醒。我們正從物質主義的價值觀轉向後物質主義的價值觀。從關注經濟、物質安全至上轉向注重自我表現和生活質量的價值觀。在後物質時代,精神追求是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特征,而非僅僅滿足我們的物質欲望。意義感也已經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中心。
09聊完了丹尼爾·平克的這本《全新思維》,讓我們來回顧丹.蘇利文在《終身學習》中提出的,在未來社會生存的10大法則。與丹尼爾·平克的《全新思維》更關注創造力不同,丹.蘇利文更關注的是終身學習能力。就像作者所說:我們生命中所有成就感、滿足感、意義感和進步感的基礎,都來自于不斷成長。成長讓你的明天比昨天更美好,而成長源自于學習,持續的成長源自終身學習。
其中“将來為上,過往次之”法則的意思是說:在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要實現成長,就要着眼于将來,而不是過去,建立面向未來的心态,不要停留在過去的成就和輝煌中。
“學習為上,經曆次之;表現為上、榮譽次之;信心為上,安樂次之;目标為上,金錢次之”,這些法則告訴我們:關注學習和成長的人,可以從過去經曆中總結和分析,不管它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失敗的教訓,隻有不斷從經曆中學結,才能不斷提升成功的幾率。而更多人隻是經曆了,而并沒有從經曆中學習。
“付出為上、回報次之;感恩為上,成功次之;樂趣為上,勞累次之;合作為上,地位次之”,這些法則告訴我們。在一個高度互聯網的社會網絡中,一個更關注他人、關注内心、懂得感恩、懂得合作的人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不斷獲得成功。
最後一條是“問題為上,答案次之”,它告訴我們,我們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未知的世界,我們不能恐懼未知和變化,而是要擁抱未知,通過不斷提問,提出更好的問題,從而推動我們去不斷探尋世界,開拓未知。
總之,這兩本書《全新思維》《終身學習》是從創造力和學習能力兩個方面闡述了,在面對未來社會時,我們應該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和素質。最後,讓我們還是用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結束今天的分享。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幹出衆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時機去發掘開拓的人。
--蘇格拉底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