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告訴我們,太陽系的半徑大約為1光年(以奧特星雲為界),對于這個數據,我們可能會覺得太陽系似乎并算不大,但如果仔細算一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跑1年的距離,換算下來就是9460730472580公裡,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我們開車以每小時300公裡的速度(這已經相當離譜了)跑完這段距離,那麼我們需要花大約360萬年的時間。當然了,我們人類還制造出了更快的載具,比如說各種飛行器。
“帕克”太陽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人類最快的飛行器,其最快速度高達每秒鐘195公裡,然而就算它一直保持這樣的速度,要飛出太陽系仍然需要1538年的時間。要知道在浩瀚的宇宙中,1光年的距離根本就不算什麼,比如說我們銀河系的直徑至少就有10萬光年,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乘坐光速飛船,要橫跨銀河系也至少要花上10萬年的時間。
由此可見,光速在宇宙中可以說是“蝸牛的速度”,我們人類必須要實現超光速飛行,才能夠實現征服星辰大海的夢想。然而事實卻是,由于物理規律的限制,不管宇宙飛船如何加速,都永遠不可能達到光速,就更不用說超越光速了,怎麼辦呢?
有辦法,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時空是可以扭曲的,因此如果我們隻需要将宇宙飛船前方的空間壓縮,再讓宇宙飛船後方的空間膨脹,就可以利用空間的曲率讓宇宙飛船前進。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宇宙飛船相對于周圍的空間是靜止的,隻是空間在帶着宇宙飛船前進,因此它就可以在不違反相關物理規律的情況下無限地加速,從而實現超光速飛行。
這種推進系統被稱為曲速引擎,曲速引擎最初隻是出現在科幻作品中,在1994年的時候,物理學家米格爾.阿庫别瑞根據廣義相對論推導出了“阿庫别瑞度規”,這個時空度規允許了宇宙飛船能夠以波動方式展延空間,從而為曲速引擎提供了科學理論上的基礎。
很明顯,空間扭曲得越厲害,宇宙飛船的速度越高,因此研究人員将曲速引擎分了若幹個級别,級别越高速度越快,根據計算,1級曲速引擎可以達到光速,2級曲速引擎則可以達到光速的10倍,而9.9級曲速引擎可以達到3053倍光速。
可以看到,如果擁有9.9級曲速引擎,那麼我們飛出太陽系隻需2.87小時,這可以說是相當驚人了,但科學家仍然感到失望,為什麼會這樣呢?
簡單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以3053倍光速橫跨銀河系至少需要32.8年,這還勉強可以接受,然而如果要實現跨越星系,比如說飛到254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就需要832年,如此長的時間顯然是讓人難以接受的,畢竟人類最長的壽命也不過100多年。
然而仙女座星系隻不過是銀河系的“近鄰”,它與銀河系、三角星系、NGC 185等50個星系一起組成的“本星系群”,其直徑就有大約1000萬光年。
往更加宏觀的層面來看,我們所在的“本星系群”又與附近的100個左右的星系團組成了龐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團”,這個巨型結構的直徑高達1.1億光年。
這還沒完,因為“室女座超星系團”又與“孔雀-印地安超星系團”和“長蛇-半人馬座超星系團”組成了一個更大的結構——直徑高達5.2億光年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銀河系在圖中紅點位置)
這就意味着,盡管9.9級曲速引擎可以達到3053倍光速,也需要大概17萬年的時間才能飛出“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别的不說,就說這麼長的時間,也是人類根本就無法承受的。
更離譜的是,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僅僅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空間(可觀測宇宙),其直徑也有930億光年……
這就是科學家仍然感到失望的原因,宇宙的空間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即使以我們理論中的超級科技,也無法突破宇宙為我們設置的距離鴻溝。
或許隻有當人類真正掌握了空間跳躍技術(例如蟲洞),能夠讓宇宙飛船瞬間傳送到遙遠的時空,才有可能解決這個巨大的難題,但這種技術真的有嗎?至少現在的人類誰也不知道答案。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作者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