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誇誇群有用嘛

誇誇群有用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15:17:26

誇誇群有用嘛(誇誇群誇你傳播正能量)1

季怡雯

誇誇群有用嘛(誇誇群誇你傳播正能量)2

郝西哲

誇誇群有用嘛(誇誇群誇你傳播正能量)3

王聰

“我隻記得大明湖畔的記者小姐姐”“歡迎記者小仙女降臨人間”“做記者肯定心善人美來着”……昨日,記者偶然進入某高校的誇誇群,就被“誇友”們贊得“體無完膚”。

誇誇群是以誇贊群友為宗旨建立的微信群,隻要有人進群,大量“誇友”就要自發地對其進行一輪誇贊。誇誇群盛行于高校,如今成了不少人緩解壓力的渠道。很多網友稱,誇誇群正成為他們快樂的源泉,傳播正能量的陣地。

“這個群是我的快樂源泉。”3月14日,複旦校友郝西哲發了一個帖子回答“如何看待複旦誇誇群”,收獲了6000多個贊。

來自一句“我想被誇”

郝西哲是一名資深“誇友”,他說:“第一次奠定誇誇群話風的對話來源于一位網友的一句‘我想被誇’,後來誇與被誇便蔚然成風了。”

郝西哲說,群友們要求被誇的原因五花八門,比如PPT做不完、論文寫不出來、作業做不完、考試遲到等,“被誇也是求安慰的一種方式,這些困擾生活的雞毛蒜皮的事,每個人都會遇到”。慢慢地,入群的群友更加多元,有畢業的校友,也有外校學生。

校友蕾蕾是抱着好奇心參與其中的代表。上周她看到一條誇誇群的新聞,朋友圈有人發狀态想進群,于是她也加入其中。“群裡超好玩,有人過生日,大家就都祝他生日快樂,一個群友便誇道‘你連自己的生日都記得,說明你記性好’。”蕾蕾感覺,群友們腦洞大開,角度新穎,笑點不時襲來。

“群裡不能發廣告,不刷屏,不發表情包,我們鼓勵大家以誇人為主,邊聊邊誇。”郝西哲舉例說,如果想跟某人聊天,問他是哪個專業,“我會先說,你的談吐看起來非常地優雅,學識看起來很淵博,想問一下你是不是中文系?”

令郝西哲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創業的校友一年沒有融到資,還跟合夥人鬧掰了,“我們都在鼓勵他,這是挺溫馨的事”,像這樣的溫暖故事經常在群裡上演。

化解學生不良情緒

“我自己不太求誇,一般都是誇别人,我覺得這樣做每天心情好很多,因為一直在做好事情。”郝西哲說:“當我看到别人被誇贊的時候,反過來也激勵了自己,我整個人會很開心,充滿能量。”

誇誇群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作為早期的參與者和見證者,郝西哲覺得“這是挺好的一件事情,大家在互相傳遞正能量,我希望它越來越大、越來越活躍。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需要安慰,而在誇誇群,不管大事小情,都會有人無條件地鼓勵你”。

複旦大二學生可樂也創辦了一個QQ誇誇群,成員大部分是“00後”大學生。建立誇誇群前,可樂做過一個校園公衆号,主要幫同學找尋丢失的東西、發布校園信息,同時也扮演傾聽者、投送安慰劑的角色。那時,他就“嗅探”到大學生的一些負面情緒,比如失戀、宿舍矛盾和考試失利等。當時和可樂一起傾聽校友心聲的有5人,他們時常會做一些線上活動,但由于校園公衆号競争太厲害,可樂轉而做起了誇誇群,“本群主要是表揚誇贊别人,它是一種去除不良情緒的好方法”。

可樂說,誇人需要“通過有趣的方式贊美,讓别人感受到贊美的同時還能微笑”。他的專業是農科方向,坦言文采并不好,但群友的誇功常讓他忍俊不禁——“你這瞬間回複的手速,流暢的語句,簡直是千古難得一遇的奇才,讀着你的消息,我竟然不知不覺中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女博士

身在異國求誇贊

如今,誇誇群已走出校園,走向海外。季怡雯在國外讀博士,她也感受到中國高校這陣“誇誇”熱潮,并加入其中:“女博士這個群體比較‘尴尬’,也挺需要被誇的,比如科研沒有做好、有壓力,或吐槽一些東西,有一個誇誇群,煩惱就會被消解掉。”

季怡雯坦言,她最需要“關懷”的事情,就是論文沒寫好或者正在糾結寫論文,“我需要誇,喜歡大家各種誇我論文寫得好、科研做得好這樣子。”季怡雯說,讀博之後反而會為以後從事什麼工作而迷茫,“科研壓力大,沒有下班時間的”。

科研之外,大家還有不同的“槽點”,比如人際關系壓力等。在群裡一段時間後,季怡雯發現自己講話更“正面”了。她說,博士有時候喜歡挑别人毛病,會想一些負面的東西,“但是你在誇群裡隻能誇别人,這會改變你的思維模式”。

成年輕人特有表達方式

彭琦從兩周前開始接觸到誇誇群。體驗結束後,彭琦和朋友感到心情非常愉悅,“整個被誇的過程讓我們覺得非常開心”。于是她和舍友便開始組建起了一個誇誇群。

“加入誇誇群之後最大的收獲應該是精神上的滿足吧。感覺每天都很開心。”彭琦笑着告訴記者。碰到對誇誇群多次表示感謝的客人,彭琦和舍友們心中有着滿滿的成就感,“每天都會去期待今天又會有什麼樣有趣好玩的客人,有時候還會和客人互誇”。

每一次的誇誇經曆已成為了彭琦和群友們之間珍貴的記憶,讓彭琦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顧客要求大家誇贊她的爸爸。“那位客人挺害羞的,平時不知道怎麼表達對父親的愛,于是想通過我們來給爸爸一個生日祝福”。原來,這位害羞的客人因父母離婚,從小跟着父親一起生活。她的父親怕她受委屈,一直沒有再婚,“她想通過我們感謝她爸爸這麼多年的付出,也希望她爸爸不用再為她操心,去安心尋找自己的老伴”。

“她這份親情讓我們特别感動”彭琦認為誇誇群提供了一種新的表達渠道,“現在很多年輕人礙于面子,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對父母的贊美,誇誇群是一種交流方式”。

“暨大誇誇群”群主:必須敢于開口誇人

“一天之内,群裡從20人變成上百人,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暨南大學16級國關碩士生王聰說,3月15日晚上,王聰與好友約好聚餐,臨時建起了一個微信群聊。次日清晨,他通過新聞速遞看到了複旦大學的“誇誇群”,好奇心強烈的他,順手将前一晚的微信群名改成了“暨大誇誇群”,并将群二維碼了班級群中,“本來隻是想讓大家感受一下被誇獎的樂趣,沒想到後來二維碼被了校友群中,冷清的群裡一下子多了上百人”。其中,既有在讀的暨大學子,也有不少畢業幾年的校友,一時間都在群裡互誇起來。

突然爆火的“暨大誇誇群”讓王聰猝不及防。昨日下午,王聰火速拟定了一則群規:本着誇誇群“真善美”的宗旨,讓我們大家一起學會誇人。入群沒有别的要求,新進來的朋友要主動誇人,群友也積極誇誇新進來的同學。大家保持積極的心态,不要擔心不會誇人,像學英語一樣,敢于“出口”。我們嘗試隔一段時間,民主選出“誇誇達人”,讓達人分享誇人的技巧。

“誇誇群簡單說就是為了給大家帶來樂趣和愉悅,從深層次來說是學會欣賞和贊美,提高社交能力。”王聰說,在他看來,發現别人的優點,并學會由衷地誇人是社會禮儀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禮節:“主要是把規則明确,分享一些誇人的技巧,也會學習一下複旦大學‘誇誇群’興起背後的一些規律,傳遞給同學們一些輕松和愉悅的心情。”

誇誇群也是一門生意

郭子翾就讀于江蘇某大學的國際貿易專業,盡管今年才大三,但他卻做過好幾次“買賣”,如轉賣二手車,“誇誇群”則是他的最新業務。“我做二手車買賣純粹是出于興趣愛好;但是開‘誇誇群’,隻為兩個字。”郭子翾頓了頓,嘴裡輕飄飄地說出,“人脈”。

5天多了300個好友

郭子翾在網上賣單價為30元、50元、200元的不同類型“誇誇群”套餐。其中下單量最多的為30元套餐,月銷為107件。業務流程非常簡單,顧客下單,首先通過客服添加店主微信,發送個人基本信息,包括被誇人的年齡、職業、性别、愛好、寵物、想要被誇的方向以及與當事人的關系等。另一邊,店主将相關信息發送到群中,同時确定6~8名誇手。如此一來,顧客便可從入群的那一刻起,享受5至10分鐘的誇贊,而一旦對方真的存在有生活或工作上的困擾,超時也是時常發生的事。

郭子翾透露,通過誇誇群,他已經認識了不少有意思的人,“5天之内,多了将近300個微信好友”,這些人中有明星、歌手、演員經紀人、律師、畫家、舞者、機場地服、酒店管理者等,年齡18~35歲不等。

顧客變成誇手

郭子翾的“誇誇群”名叫“彩虹天使”,其中有十多人的群昵稱前點綴着一個彩虹圖标,他們是郭子翾招徕的最早一批“誇手”。而剩餘的幾十人,則大多是由顧客轉變而來的誇手,“大家體會到了誇人或被誇的樂趣,自然而然就會留下來;當然也有一些顧客不太适應大家的熱情,在群裡沒待一分鐘就退群了。”郭子翾說。

“麗穎”此前就是一名顧客,起初她是抱着好奇心進入到了郭子翾的“誇誇群”,性格開朗大方的她在與網友們互誇聊開之後,便被郭子翾邀請留在了群裡,轉而成為了“誇手”。平時需要上課的她,接單量并不大,但對于一些有困擾的客人,她也非常樂于用鼓勵的方式去開導對方。

“其實在網上大家互不認識的情況下,對方更能接受人們對他的誇贊和開導。”麗穎透露,前兩日,她曾接觸過一個自閉症顧客,女孩在生活中因為性格内向總是不開心,“但是在和我們聊了将近大半個小時後,她說感覺自己兩年來第一次這麼開心,那句話讓我很有成就感。”

郭子翾的生意時好時壞,“昨天生意相當好,有42單,從早上8:30到第二天淩晨1:30,群消息幾乎就沒停下來過;但是前一天就隻有一單,相當于一分沒掙。”郭子翾透露,在扣除掉誇手們的工資後,他自己的收入并不多:“第一天50元,第二天100元,第三天150元,第四天基本沒掙,昨天也就大約300元而已。”

“誇手的工資都是日結,占去了很大比重。”郭子翾說。有一名入行才三天的誇手,昨日接了41單,當天的工資就有88.88元。(李華 程依倫 羅嘉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