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工作中很多同學對于累積折舊和累積攤銷的意思不明确,今天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兩個有什麼區别吧~
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産的備抵科目。
比如公司5年前買了一輛20萬的車,賬上固定資産資産原值就是20萬,車輛是易耗品,每年都會減值,會計估計車能用十年,平均每一年減值2萬(計提折舊),五年就是10萬(累計折舊),原值20萬減去累計折舊10萬,賬面上這輛車淨值10萬元。
公衆号關注“會計實操精選”,了解更多
為什麼長期資産會有備抵科目呢,直接從固定資産原值扣減不行嗎?
這是會計估計的局限性導緻的。
一輛20萬的車用5年後還能值多少錢是很多因素決定的,比如什麼品牌,行駛裡程,保養程度,汽車市場的變化等等,即使最專業的汽車專家也不可能給出預判,現場評估也是建議,不到二手車市場交易一下誰也給不了準數。
會計做賬總不能每年都到二手車網站詢一次價,隻能簡單粗暴的直線攤銷,每年2萬塊,多少到最後再調整。
直線攤銷不靠譜,就不能從原值直接扣除,因為原值是重要的參考依據,資産處置交易都要看原值,直接從原值扣,十年八年後再找原值就要翻很多年前的憑證,這太麻煩了(以前沒有信息化工具,查賬非常恐怖)。
總結一下,固定資産原值是資産購買時的進價,累計折舊是會計的估計,固定資産淨值也是會計的估計。設置備抵科目就是把固定資産淨值的計算過程展示出來,供管理層參考。
PS:現在國際、國内會計準則都傾向于用公允價值(現值)計量資産,在金融資産方面已完成實現,房産實現一半(可選),這些資産有比較透明的市場價格,不需要備抵科目。按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未來把資産關鍵信息(原值、使用年限等)錄入就能聯網自動更新固定資産最新市場價,到那一天,累計折舊就可以退出曆史舞台了。
以上就是今日的内容,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收藏
8大行業工作内容 财務每月工作流程 83種常見賬務處理 51套會計常用公式等
私信我,回複“上崗”即可免費領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