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深秋如何養生?“袅袅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寒露過後,天氣轉向寒涼,人們早晚已經感覺到了明顯的寒意寒露是秋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也是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階段農諺有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可見冬天的腳步已經近了秋天,在醫生眼中也是“多事之秋”秋季,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顯著加大,前往醫院就診的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較夏季增加近三成那麼在這個季節,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老年人應該防範哪些疾病,健康入冬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寒露節氣深秋如何養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袅袅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寒露過後,天氣轉向寒涼,人們早晚已經感覺到了明顯的寒意。寒露是秋天的倒數第二個節氣,也是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階段。農諺有雲,“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可見冬天的腳步已經近了。秋天,在醫生眼中也是“多事之秋”。秋季,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顯著加大,前往醫院就診的突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較夏季增加近三成。那麼在這個季節,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呢?老年人應該防範哪些疾病,健康入冬呢?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飲食起居有講究
劉勇說,《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分時調養,确保健康。這個時節,飲食起居都有講究,隻有順應自然,才能讓我們身體康健。
到了寒露節氣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防寒和保暖,如果所處的環境有氣溫降低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增添衣物,做好身體的保暖措施,這樣能夠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内空氣新鮮。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淨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秋季涼爽之時,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其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度減慢,易于形成血栓。
據介紹,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幹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說,這個節氣在南方最大的特點是“燥邪”,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幹燥、皺紋增多、口幹咽燥、幹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除了起居,飲食上也有講究,天冷了自然要吃一些能暖身滋養的,由内到外抵禦寒冷,早餐多吃溫食,最好能喝點熱粥,可以搭配山藥、紅棗、地黃等溫暖滋補的食材一起煲粥,這樣不僅營養充足,還能讓身體暖和起來。
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類食物,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可多食粳米、糯米,或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等。晚餐最好喝點湯。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肉、魚肉等食物。同時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提子等水果。
還需要提醒的是,這一時節樹葉開始凋落,一些敏感的老年人容易産生“悲秋”情緒,所以精神調養不可忽視。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喜歡把秋季與離别悲愁的思緒聯系在一起。的确,秋風蕭瑟,黃葉飄飄,容易使人感到失落,特别是對于意志脆弱的老年人,秋季的悲愁容易使他們想起年華逝去,不禁黯然哀愁。老人悲秋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是長期堆積的消極情緒容易引發疾病,所以秋冬來臨時,老年人更應該用積極樂觀的心态面對。因此,劉勇提醒廣大老年朋友,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當心心腦血管疾病來襲
“秋季天氣變涼,人體受到刺激後易導緻交感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變細,寒涼刺激會使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而腎上腺素會導緻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髒負擔加重,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内科主任劉勇說。
據介紹,秋季天氣幹燥,呼吸會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補水不足,導緻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使血液流通不暢,同時血小闆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最後導緻血管堵塞。秋季室内外溫差較大,尤其是氣溫驟降,血管的劇烈收縮易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塊脫落,斑塊随血液流到狹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劉勇建議,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血管病的患者,在受到寒冷刺激後,會使原有的疾病加重,從而引發各種急性心腦血管疾病。入秋後,溫度驟降,天氣幹燥,不少人都出現了發燒感冒、炎症過敏的現象,這時在穿衣和生活習慣上就一定要謹慎小心,否則很容易中招。
在這個季節,老人更應該注意,平時應多喝水,不僅可以增加新陳代謝和身體免疫功能,而且能抵擋和代謝掉細菌和病毒。溫度下降,如果不及時增加衣物,就會使身體受涼導緻免疫力下降,身體更容易感染病菌。并且還要适當鍛煉,每天盡量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運動一個小時,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新陳代謝,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秋冬季節是心腦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原有冠心病、心梗、心衰、腦梗的患者更要多加注意。要堅持服藥,不要随意停藥或者減量;要注意保暖,适當增加衣物,避免受涼、感冒,以免誘發心腦血管病;要保證睡眠,避免過勞;要注意監測自己病情變化,有任何不适症狀及時咨詢醫生。
很多人認為,季節變換時需要輸液保養、疏通血管,劉勇說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并提醒廣大心腦血管病患者,健康維護主要依靠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口服藥物治療,如果沒有特殊症狀,定期輸液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病複發沒有幫助。
足部保暖不可少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句諺語提醒大家: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寒露節氣一過,應注重足部保暖。市中醫院中醫主任醫師王太紅說,秋冬季交替時節,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盡量與氣候變化相适應,對于身體健康十分重要。
王太紅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是一條很好的養身之道,而“一場秋雨一場涼”提醒我們要随着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物。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适度經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但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而對于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和孩子來說,還是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現在這個時候也是秋季腹瀉多發季,應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寒露節氣前後要注重足部的保暖,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了,以防“寒從足生”。由于兩腳離心髒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又因為腳部的脂肪層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腳部受涼,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導緻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對冷空氣刺激極為敏感,驟然降溫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會乘虛而入。輕則引起咳嗽,重則可使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發作。他建議大家,這個時節每天晚上最好用熱水泡腳。用熱水泡腳既可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還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使人精力充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