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北大,融五湖四海菜系,北大人會吃懂行,燕園味道常新常鮮。近日,“味”你而來校園學生廚藝大賽在燕園舉行,有擅長烹饪的學霸,有久練技藝的廚師,有食堂菜肴和服務員的年度十佳,恰逢佳節,中華同慶,北大以佳肴代禮,祝大家端午安康。
”在每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為愛的人下廚,然後一起慢慢地、慢慢地品嘗這自然的饋贈!“
”一個熱氣騰騰的廚房裡,凝聚着一個家的生氣,也衍生着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
……
一番自我介紹後,十位學生參賽選手便投入制作,後廚小室激情洋溢,選手們緊而有序。
焖煮蒸炖,萃食材真味;煎烤炒炸,誘色香形現。
氛圍漸濃,佳肴助興。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莊子儀的荔枝燈籠樹上挂,咬一口芝士蝦球好不缱绻;物理學院的王浩宇的亞軍之作“八珍豆腐”,系為心愛之人學做津門名菜,歡喜藏于鮮美之中;光華管理學院魏嘉钰的季軍作品“梅香入骨”,把話梅酸甜與排骨相融,引人回味童年記憶裡的趣味。
優勝獎菜品同樣異彩紛呈:“魚躍龍門”飽含對畢業的美好祝福,“魚燈舞”于細微處見精妙刀工,“白魚赤烏”将古時祥瑞,化于盤中,“清白君子湯”湯色澄明而不濁,“西紅柿雞蛋肉醬面”巧手雕天鵝交頸,“過油肉土豆片”與“鍋包肉”,裹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同學們縱情交談,共享佳肴,一飽口福,盡享美食盛宴。傾心投入的佳肴,飽含生活的熱情,寄托美好的心願,蘊藏獨特的文化與風情。嘗一口下肚,體會到的俱是心意和溫暖。
廚房不僅是選手的賽場,亦是廚師長們的舞台。北大食堂的大廚們可謂身懷絕技,他們控刀工火候,制調味擺盤,一招一式間盡顯大廚風範。
廚師長們“技術練兵”,于無聲處驚豔,于細節處動人。“恰是百年風華”蛋糕,花團錦簇向黨和祖國獻禮;“百鳥歸巢”小鳥們翩然盤中,生機在此綻放;“雙色松鼠魚”魚躍金鱗,與未名博雅相映成趣。……
火熱的後廚之外,佳菜肴與十佳服務員抱獎而歸。
北京大學2020-2021年度,十佳菜肴
01.【勺園二層】麻辣香鍋
02. 【學一】襄陽牛肉面
03.【家園三層】香辣雞腿飯
04.【新學五】烤雞肉飯
05.【學一】醬肘子
06.【勺園一層】沙茶面
07.【勺園一層】宮保雞丁
08.【勺園一層】發面餅
09.【家園三層】藤椒肉片飯
10.【農園】羊肉冒菜
十佳服務員
01.【新學五】樊盈盈(合利屋)
02.【學一】楊高武(東廳:主食檔口)
03.【學一】張月強(西廳:面條檔口)
04.【勺園一層】李慧英(小賣部(水吧))
05.【勺園一層】崔繼勇(主食2号窗口)
06.【佟園】鮮昭洪(夜宵窗口)
07.【勺園二層】薛丹陽(湖南風味窗口)
08.【家園三層】冷慧彬(中餐)
09.【家園三層】王麗華(中餐)
10.【學一】苗五花(37樓:小白房)
此後,配音社與烹協輪番登場,《百變小櫻》《神廚小福貴》等,美食番配音讓人憶起童年。粽子與姜撞奶的制作體驗,初次嘗試的同學驚喜不已。
正如餐飲中心王曉如副主任所說,将烹饪融入校園生活,“是‘五育并舉’現代育人方式的嘗試”。廚師同學生共磋廚藝,亦是溝通方式的探索,将“更好地滿足學生餐飲需求”。
來源:北京大學餐飲中心、北京大學學生會
視頻: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海外傳播辦公室、“北大新青年”新媒體中心
文字:莫筱璇、張逸茗、向紫薇
攝影:朱成軒、黃喆、楚召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