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仿寫教學設計及反思

仿寫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0 09:32:44

仿寫教學設計及反思?《語文課程标準》提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将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可見,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宋朝朱熹也曾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的确,兒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過程到獨立寫作過程的一種有效訓練手段。,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仿寫教學設計及反思?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仿寫教學設計及反思(關于教材仿寫對小學生寫作的有效意義)1

仿寫教學設計及反思

《語文課程标準》提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的聯系,善于将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可見,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宋朝朱熹也曾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的确,兒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過程到獨立寫作過程的一種有效訓練手段。

我們教材上的語文課文大多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篇,這些文章或語言精美,或句式獨特,或結構精巧,或布局典範,或表現手法獨特。我們隻要緊緊依托教材這個文本資源,抓住契機,适時在句、段、篇、立意等方面引導孩子進行模仿、遷移,日久天長,學生必然可以習得規範生動的語言,從而逐步掌握習作的技巧,提升習作能力。

一、仿句式,學習遣詞造句的方法

句是構段成篇的基礎,把句子寫好是寫文章的基本條件。教材文本中有許多特殊句式,如運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反問等多種修辭的句子,還有把字句、被字句、倒裝句等等,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挖掘文本資源,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進行仿句練習。

【案例呈現】《北大荒的秋天》一課第一句話就是:“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就來了。”我引導學生:“這一段的一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四個字:秋天來了!同學們一二年級的時候寫過許多關于四季的寫話練習,都是用‘××來了’開頭的。現在再讓你寫這種内容,你會怎樣開頭呢?”學生稍作思考,便有了精彩的答案,第一個學生回答:“三月,從第一朵迎春花綻放開始,常州的春天就來了。”第二個學生答道:“七月,樹上那清脆的蟬鳴聲響起,夏天就來到了我們身邊。”第三個學生站起來說:“十二月,當第一片雪花落在我的肩頭,我知道冬天開始啦!”僅僅是文本中一句簡單的話,老師的适時引導,卻引發了孩子們很多的思考,我相信今後再讓孩子寫季節,很多孩子文章開頭不會再那麼幹巴巴。就這樣,從仿句開始,讓孩子對習作有信心,簡單地模仿和遷移,運用到文章中,也會增色不少,如若經常有此類仿句練習,孩子慢慢地就會融會貫通地掌握寫句的方法,提高遣詞造句的能力,為謀篇布局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仿構段,學習段落構思的精巧

片斷練習既是“連句成段”的終點,又是“連段成篇”的起點。相比句式仿寫要難一些,對于教材文本中出現的有特點的段落,老師要引導學生反複朗讀、感悟、咀嚼,而後進行段落模仿。

【案例呈現】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水》這篇課文的第五小節是一個特寫鏡頭,于是教學時,我就讓學生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充分感悟“洗勺浴”很舒服,随後提問:“一勺水從頭頂澆下,隻要幾秒鐘的時間,而作者卻寫了整整一個小節,那麼多的文字,作者是怎麼寫的?”學到這裡,學生依據剛剛對文字的品讀、咀嚼和感悟不難發現,作者是調動身體各種感官,把身體的感受寫細膩,利用想象把内心感受寫具體。于是這個時候我就聯系前一天晚上布置的體驗作業讓孩子試着寫一寫瞬間感受,有的孩子寫道:“昨天晚上我試着嘗了一口爸爸的白酒,端起酒杯,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酒精味,我閉上眼睛,輕輕地抿了一小口,剛碰到酒時覺得冰冰涼涼,可這一小口酒水剛剛喝到口中頓覺整個舌頭的味蕾都醒了,辣辣地,我趕緊往下咽,不得了,整個喉嚨都像着火一般,随後感覺一股熱辣辣的液體穿過喉嚨一直線地到了胃裡,胃裡好像也有火焰在燃燒一般,我張開嘴,一股酒氣從鼻子中冒了出來,呼,這白酒真是太辣啦!”把文章寫具體、寫細緻是一直以來的要求,孩子們也都知道,但是在寫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落筆,如何寫細緻,通過這一處特寫鏡頭的充分學習感悟,為後面的仿寫埋下伏筆,打下基礎,孩子們的仿寫有了靈氣,更為其他作文時的細節描寫做好鋪墊。再比如教學《珍珠鳥》一課時,當讀到珍珠鳥的外形描寫時,我引導學生關注描寫順序和描寫方法上,即先部分再整體的順序和打比方的描寫方法。之後,我要求學生試着運用這種方法,描寫自己身邊的小動物外形,學生也能模仿文章寫出小動物的特點。教學時,教師要精心選擇教材文本中具有明顯特征并且具有仿寫價值的精彩片斷,如課文中人物肖像描寫、心理刻畫、對話方式、自然環境描寫等,都可以用來進行仿寫。引導學生充分分析、理解構段和表達方式後,依據發現的規律進行仿寫,日積月累,必有成效。

三、仿篇章,學習謀篇布局的技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仿篇章是仿寫的重難點,要着眼于整篇文章的模仿,主要是模仿作者的觀察方法、寫作順序和寫作特點,充分感悟教材文本後再進行模仿性的習作練筆。

【案例呈現】蘇教版五年級《秦兵馬俑》一課,課文的結構非常清晰,全文采用總分總的格式,首先開頭簡單介紹地理位置,第二部分則介紹了規模宏大的特點,用了列數字、作比較等方法,随後用一個過渡段過渡到秦兵馬俑個性鮮明類型衆多的特點,接下來詳細介紹這個特點,描寫有詳有略,最後進行總結,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學完這一課後,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結構能夠全面把握,對于其中一些段落的特殊寫法也能夠感知,随後我提出寫作要求,結合學校剛開展的惠山泥人博物館參觀活動,讓孩子進行篇章仿寫,寫一寫惠山泥人。學生大都能夠模仿課文的結構來進行描寫。有了教材的引導,學生就能夠領悟布局謀篇的訣竅,寫作時能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讓孩子不再談作文色變。

四、仿立意,學習獨具匠心的思考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題、主旨。“意勝則文高”,教材中許多文章的立意獨具匠心,是值得學生模仿學習的。在模仿文章的立意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立意,體會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而後要探究作者為什麼會生成此意,以及此意是怎樣生成的,最後再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曆,以自己的生活、情感體驗為依托,寫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寫作中更加靈活地遷移運用,這樣必定能寫出立意較高的文章。

【案例呈現】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描寫了宋慶齡故居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其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貴之處,表達了對這兩棵樟樹的贊美和對宋慶齡的懷念之情。課文篇幅短小,層次清楚,語言簡潔,重點突出,借物抒情,以樹喻人,暗示了課文的中心。《早》這篇課文,借花喻人,通過對三味書屋的介紹、臘梅花的贊美以及魯迅書桌上“早”字來曆的講述,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教完這些課文,教師可以有機地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确定主題和表達中心的方法進行練筆,提高學生的立意能力。依托教材進行仿寫練筆能夠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一種主體的再創造,它把閱讀和習作緊緊聯系在一起,有效激勵學生在不斷地感悟中借鑒、吸取養分,觸發靈感,然後從機械仿寫過渡到創造性地仿寫,在仿寫中創新,在向讀學寫中真正有效提高作文能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