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處不勝寒,但值得仰望。考學不容易,但很值得尊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很多時候身邊的圈子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人。
小學生就很少和高中生玩,讀到大學了和不一定能接觸到很多研究生。因此面對全世界最高的學位——博士,很多同學總是很好奇。
有時候會看到博士生找工作也困難的消息,還讓不少同學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博士生找工作也難呢?那是要到了博士後才可以更優秀嗎?
我們先來看一下,博士是研究生的一個階段。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現在同學們普遍都願意就讀到碩士,就出去工作了。
一是很多工作,其實讀到碩士就足夠勝任了,二是讀博的時間長,畢業困難。但也正是因為畢業困難,才能保證現在博士的含金量。
同樣在研究領域裡,碩士研究的是已有的東西。學到老師的本事就可以了,畢業并不困難,好好學習就行。
但是博士不同,博士生想要順利畢業,必須要有自己的東西拿出來。也就是說在研究的領域裡,要有新的發現或者見解,這一點是難倒了很多人,也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那這些博士順利畢業之後,要怎麼樣才能成為博士後呢?其實也很簡單,很多學生說博士失業之後,就是博士後了。
雖然帶着調侃的意思,但确實也沒什麼錯。當一名博士生畢業之後,沒有順利找到工作,這時候剛好有科研團隊缺人手,找到了這名博士,希望能夠一起研究,這時候就會設立一個博士後崗位。
這時候隻要博士同意了,并且加入到了科研的項目當中,就是博士後了。所以博士和博士後在整體實力上,其實是沒有區别的。
同學們也不要覺得博士後就比博士厲害,其實是不準确的。還有同學們覺得,博士是最高的學位不對,上面還有院士呢?
各國的院士确實很牛氣,也是讓人望塵莫及的角色。但是院士不是一種學位,是一種榮譽稱号,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關于這一點,其實有很多原因。博士确實研究的高深,實力也很強勁。但是同樣的,能夠容納博士生的企業和崗位也相應地減少。
像很多小公司,或者非科研型的企業,其實是不需要博士生的。所以可選擇的方向本身就是有一定範圍的,下調的可能性有,但是不大。
就好像本科畢業,去做初中畢業就能做的工作。确實是有人做,但是心理肯定是不舒服的。所以本着甯缺毋濫的原則,會空閑下來一些博士生。
再有就是适配性的問題,博士生都是有自己專門研究的領域的。如果剛好比較冷門,就業就比較困難,這一點和很多本科生也是一樣的。
包括可能會出現的資源浪費,這一點同學們可能會不太理解。我們來了解一下,比如一個企業招聘了一名博士,說要從事某一項研究。
招聘的時候,說得好好的會再招聘10名博士。于是合同一簽開始工作,但是出于某些原因,項目不在了,其他博士也沒招上來,一名博士又完成不了。
這樣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離開這家公司之後,真的就很容易再陷入這樣的循環,開始不斷地換工作,沒有很好的适配性是一大原因。
再有就是冷門的專業了,包括一些文科類的,做着偏門的研究,找工作都不容易。最後還會頂着高學曆的帽子,去考公考編制,浪費了才能。
所以其實讀到博士之後,确實工作好找了,薪資待遇也高。但是并不代表就一勞永逸了,除了醫學生等特定的專業之外,想要讀博還是要三思的。
球球有話說:之所以說讀博要三思後行,除了難度之外,還有一個接受程度的問題。現在很多學生去考研,不是因為喜歡科研,而是因為好找工作。
所以對科研沒有熱情的同學,是不适合讀博的。未來幾年要一直沉浸在科研裡,不弄出點東西來,想要畢業都不容易。
這樣的壓力,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并且能夠完成的。所以未來想要讀博的同學們,一定要想好。雖然有很多老師會邀請你讀博,但能不能順利畢業,就是另一回事了。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