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出師表實戰例子

出師表實戰例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02:11:05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1


重點提示:這篇《陳情表》是曆史上最著名的大孝子李密上給西晉武帝司馬炎的奏章,在中國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南宋文學家趙與時在《賓退錄》中引用同時期的文人隐士安子順的話:“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茲。”

一、《陳情表》原文及對照翻譯

【原文】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闵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内無應門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譯文】

臣李密言:我命運非常不好,很小的時候就遇不幸,出生六個月,父親去世。長到四歲時,舅父強迫母親放棄守節之志而改嫁。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幼年即孤苦無依,就親自撫養。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還不能獨立行走。孤苦零丁,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沒有什麼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仆,生活孤單沒有依靠,隻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劉氏又早疾病纏身,常年卧床,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2

【原文】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诏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诏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馳,則劉病日笃,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譯文】到了晉朝,人們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下。前任太守逵經過考察後推舉臣為孝廉,後任刺史榮又推舉臣為優秀人才。臣因為贍養祖母之事無人可承擔,便都辭謝了,沒有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書,任命我為郎中,蒙受國恩任命我為太子洗馬。以臣如此微賤卑下的人,去擔當侍奉太子的責任,這不是臣殺身捐軀所能報答朝廷的。我現将以上苦衷上表朝廷,并推辭任命不去就職。可诏書急切嚴厲,責備我拖延時間,怠慢诏書。郡縣長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門督促,比流星墜落還要急迫。我很想即刻遵從诏書赴京就職,但祖母劉氏的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想要姑且順從自己的私情,但報告申訴不被允許。臣現進退兩難,實在是狼狽。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3

【原文】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僞朝,曆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譯文】我思量着晉朝是以孝道來治理天下,凡是步入老年的有德之臣,尚能受到憐惜和養育,何況臣如此孤苦。而且臣年少的時候曾出仕蜀漢,擔任過郎官,本來就希望做官顯達,并不十分顧惜名節。如今臣是一個亡國的低賤俘虜,十分卑微和淺陋,卻受到非常提拔,恩寵優厚,哪敢猶豫不決而有非分的企求呢?隻是因為祖母劉氏壽命即将終了,氣息微弱,生命垂危,即使過了早上也想不到晚上會是什麼情況。如果當初沒有祖母,就沒有今天的臣;現在如果祖母沒有臣,就也無法度過她剩下的日子。祖孫二人,相依為命,這就是我的内心不願放棄撫養祖母而遠離她的原因啊。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4

【原文】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後土,實所共鑒。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譯文】臣李密今年四十四歲,祖母今年九十六歲,将來臣為陛下盡忠盡節的日子還長,但報答供養祖母劉氏的日子已經很短了。臣以烏鴉反哺的私情,乞求準許臣對祖母奉老送終。臣于此中的辛苦,不隻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清楚地知道,天地神明都已看到。希望陛下能憐憫我愚昧忠誠心,同意臣去完成這個小小的心願,使祖母劉氏能夠僥幸地安度餘生。我活着應當殺身捐軀、死當結草銜環,以報答陛下的恩情。臣懷着犬馬一樣不勝恐懼的心情,恭敬地上表,好讓陛下知道臣的這些心事。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5

二、關鍵詞語注釋

險釁:兇險禍患(這裡指命運不好)。 釁,災禍

夙:早。闵,通“憫”,憂患的事(多指疾病死喪)。兇:指不幸的事

見背:死的委婉說法。

母志:指母親守節的思想。

成立: 成人自立

兒息:同子息;息,親生子女。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兩個成語意思相近,指孤單,沒有依靠。

嬰:纏繞。

洗馬:即太子冼馬,職位,太子的侍從官

隕首:頭落地,指殺頭,死。

急于星火:比流星的墜落還要急,比喻非常的緊急。

故老:年老而德高的舊臣

僞朝:指被滅亡蜀漢。

日薄西山:太陽接近西山,多比喻人的壽命即将終了。

人命危淺:生命垂危。

烏鳥私情:烏鴉有反哺之情,常用來比喻人的孝心。

結草:指結草銜環的賊,比喻報恩。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6

三、賞析

賞析這篇文章,了解後人對《出師表》備加推崇的原因,需要把握以下三點:

1、李密借《陳情表》達到了拒絕晉武帝司馬炎召其入朝為官的目的。但真的是李密的《陳情表》打動了晉武帝而同意他暫緩入朝為官嗎?我看未必。晉武帝司馬炎什麼人,連魏元帝曹奂都被他逼得沒辦法,把帝位禅讓給了他,一篇《陳情表》豈能中止他的意志。真正的原因有二:

其一,當時西晉初立,蜀漢新亡,作為官宦世家出身的蜀漢遺臣李密,對西晉朝廷并無好感。尤其是入蜀的西晉鄧艾集團驕橫無比,讓他膽寒。鄧艾招降納叛,急于穩定人心,他聘李密為主簿,李密力辭不受。這是李密拒絕出仕西晉的政治原因。這個原因,晉武帝肯定是了解的。

其二,李密的《陳情表》抓準了西晉以“孝”治國的切入點,因此他在表中陳述自己與祖母的感情,并以供養人命危淺的祖母為理由而拒絕入朝為官,得到了晉武帝的諒解。曆代朝廷無不以忠、以孝治理國家,但西晉的天下是晉武帝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讓帝位而得到的,與“忠”不靠邊,所以西晉隻強調“孝”。在以“孝”治為名而收買人心的前提下,晉武帝也不得不同意李密的決定。

出師表實戰例子(留下十多個成語)7

2、李密的确是“孝道”的典範。李密的孝,不是在《陳情表》出現時才有的,是向來就有孝名。據《華陽國志》記載:祖母以孝聞,其侍疾則泣涕側息,日夜不解帶,膳飲湯藥,必自口嘗。《晉書》記載:司馬炎看完《陳情表》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召。

3、《陳情表》文采斐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如果寫得不好,又不應召當官,想必晉武帝會治他個欺君枉上之罪。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詞歌賦流傳下來的浩如瀚海,但把表章作為文學作品傳世,鳳毛麟角。後人常把諸葛亮的《出師表》和李密的《陳情表》并提。

《陳情表》不以内容勝,畢竟洋洋灑灑,隻圍繞“孝”字做文章。但是,其不事雕琢,如注如訴的表述技巧,何其精妙,值得後人借鑒。

注:留下的成語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結草銜環、氣息奄奄、孤苦伶仃、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烏鳥私情、皇天後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