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9:36:42

大家好,這裡是邱哥說美食,進入秋天後,天氣逐漸轉涼,我們的食欲胃口也随之變得越來越好,因而秋天是滋補身體的黃金季節。這段時間,建議大家多喝鴿子湯,營養開胃,強身健體,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特别愛喝。而且,鴿子湯富含的蛋白質,鈣,鐵等元素,有着補腎益氣,調節血糖,健腦養神,美容養顔等一系列功效,因而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所以,進入秋天我們多喝鴿子湯,對于我們補充營養,滋補氣血,增強體質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建議朋友們現在行動起來。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1

鴿那麼,哪幾款鴿子湯最适合我們大家喝呢?推薦六道好喝到豎大拇指的鴿子湯,做法簡單易學,營養滋補,特别好喝,喜歡的朋友,跟我一起來學習吧。

一.黃芪黨參鴿子湯

食材準備:

鴿子,黨參,黃芪,鮑魚菇,紅棗,枸杞,姜片。

做法流程:

1.鴿子去除内髒和屁股,清洗幹淨,再冷水下鍋焯水,加入适量料酒姜片去腥,炒出後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炖鍋中。

2.把黨參,黃芪,鮑魚菇和紅棗,清洗幹淨放入炖鍋中,紅棗記得去核,再放入幾片姜片。

3.再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兩個小時,再撒上枸杞,加入适量食鹽調味,再焖煮一分鐘即可出鍋。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2

黃芪黨參鴿子湯

二.山藥菌菇鴿子湯

食材準備:

鴿子,山藥,羊肚菌,紅棗,枸杞子,姜片。

做法流程:

1.鴿子去除内髒和鴿屁股,再清洗幹淨,冷水下鍋焯水,加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後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炖鍋中。

2.羊肚菌提前泡一下,再清洗幹淨放入炖鍋,然後把山藥去皮,清洗幹淨再切成小塊,一起放入炖鍋中。

3.紅棗去核,和姜片一起放入炖鍋中,再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兩個小時,再加入枸杞子和适量食鹽調味,再炖煮一分鐘即可出鍋。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3

山藥菌菇鴿子湯

三.蟲草花鴿子湯

食材準備:

鴿子,蟲草花,黨參,紅棗,枸杞子,姜片。

做法流程:

1.鴿子肉去除内髒和鴿屁股,再清洗幹淨,然後冷水下鍋焯水,加入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後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炖鍋中。

2.把黨參,蟲草花和紅棗清洗幹淨,記得把紅棗去核,一起放入炖鍋中,再加入幾塊姜片。

3.再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兩個小時,再撒上枸杞子,加入适量食鹽調味,再炖煮一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4

蟲草花鴿子湯

四.桂圓黨參鴿子湯

食材準備:

鴿子,桂圓,黨參,北芪,紅棗,枸杞,姜片。

做法流程:

1.鴿子肉去除内髒和鴿屁股,清洗幹淨,再冷水下鍋焯水,加入适量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後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炖鍋中。

2.再把桂圓肉,黨參,北芪,和紅棗清洗幹淨,一起放入炖鍋中,記得紅棗也要去核,再加入兩塊姜片。

3.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兩個小時,再撒上枸杞子,加入适量食鹽調味,再炖煮兩個小時,即可出鍋。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5

桂圓黨參鴿子湯

五.四物鴿子湯

食材準備:

鴿子,茯苓,懷山,蓮子,芡實,蟲草花,山藥,姜片。

做法流程:

1.鴿子去除内髒和屁股,再清洗幹淨,冷水下鍋焯水,加入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後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炖鍋中。

2.把山藥去皮,清洗幹淨,再切成小塊放入炖鍋,然後洗幹淨四物(懷山,蓮子,芡實,茯苓),一起放入炖鍋中,再放入蟲草花和姜片。

3.再加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兩個小時,加入适量食鹽調味即可出鍋。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6

四物鴿子湯

六.西洋參黃芪鴿子湯

食材準備:

鴿子,西洋參,黃芪,香菇,紅棗,姜片。

做法流程:

1.鴿子去除内髒和鴿屁股,再清洗幹淨,冷水下鍋焯水,加入料酒姜片去腥,焯水後撈出瀝幹水分放入炖鍋中。

2.再把西洋參,黃芪,香菇,紅棗清洗幹淨放入炖鍋中,記得紅棗要去核,再加入兩塊姜片。

3.倒入适量清水,中小火炖煮兩個小時,适時間到後,再加入适量食鹽調味即可出鍋。

适合夏天一家人喝的鴿子湯的做法(記得多喝鴿子湯)7

西洋參黃芪鴿子湯

以上推薦的六道營養開胃的鴿子湯,道道美味可口,滋補益氣,強身健體,特别好喝,上桌就會光盤。這樣營養好喝的鴿子湯,趕緊給自己的家人安排上吧。

我是你們的朋友邱哥說美食,每天都會更新分享各種美食美味,喜歡的朋友記得點贊分享加關注。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非常期待與大家交流學習美食,歡迎朋友們留言指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