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這本書喜歡的理由?宮崎駿經典動漫《龍貓》時隔三十年再度上映,其中一句“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後放聲痛哭,最後挂着淚,微笑着睡去”喚起了多少人心底的回憶時光流轉不止,回憶也許無聲,但色彩斑斓處盡是兒時的影子,一幀幀都是童年的記憶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似乎都要經曆一個悖論:小的時候希望快快長大,長大之後又覺得童年才是最美好的在我看來,小孩子的童真是本然,而成年人的童真是曆盡滄桑後的一種堅守,它更珍貴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有童心的作者,以及一本充滿童年趣味的少年之書——,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草房子這本書喜歡的理由?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宮崎駿經典動漫《龍貓》時隔三十年再度上映,其中一句“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後放聲痛哭,最後挂着淚,微笑着睡去”喚起了多少人心底的回憶。時光流轉不止,回憶也許無聲,但色彩斑斓處盡是兒時的影子,一幀幀都是童年的記憶。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似乎都要經曆一個悖論:小的時候希望快快長大,長大之後又覺得童年才是最美好的。在我看來,小孩子的童真是本然,而成年人的童真是曆盡滄桑後的一種堅守,它更珍貴。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很有童心的作者,以及一本充滿童年趣味的少年之書——
《草房子》。
在中國當代兒童文學領域裡,曹文軒是殿堂級的作家。很多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會有曹文軒的影子。從《山羊不吃天堂草》到《草房子》再到《蜻蜓眼》,每一部作品都多次獲得海内外圖書大獎。《草房子》是他在1995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自面世以來,就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暢銷海内外。2000年,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引起巨大反響,在電影領域也是獲獎無數。時至今日,《草房子》依然位于各大圖書熱銷榜的榜單之中,熱度絲毫不減當年。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真正優秀的作品從不會懼怕時間,它們如同美玉,在時間的手掌中光芒不減,溫潤依舊。這部小說給讀者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溫暖。曹文軒賦予這本小說以深刻的内涵和永恒的人文關懷,給塵世中每一個步履匆匆的人帶來溫暖。不管你是歸人,還是過客,它都值得你駐足停留,常常懷想。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桑桑的男孩,所有的故事都圍繞他的成長經曆而展開。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跟随作校長的父親桑喬,來到南方的一處水鄉——油麻地,在油麻地小學度過了讓他刻骨銘心的六年。六年間,他見證和參與了一系列看似平常,實則撼動人心的故事。他的同學,他的老師,以及在學校一隅寄居的孤寡老人,每一個人都在桑桑的生命裡留下深刻的印記。
秃頭的少年陸鶴,因秃頭的緣故而自卑,因為自卑而又變得敏感,對男孩來說,自尊是一個不允許任何人逾越的禁地。秃鶴以自己的方式堅定地維護着自己的尊嚴,這使他在成長中嘗盡了悲喜,但最終同自己和解,也和同學們和解。
少女紙月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也早早離去,同孤苦的外婆相依為命,雖受到流言的傷害,但卻依然純淨美好,如同她的名字,像白紙一樣幹淨,像明月一般清朗。
作為班長的杜小康本是油麻地最富裕人家的少年兒郎,品學兼優,在同學們當中猶如一隻高傲的小天鵝。但一夜之間,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父親做生意卻将家産賠盡,從此家道中落,這使得杜小康隻能辍學去放鴨子進行還債。從剛開始的不甘再到後來的堅韌,杜小康也在成長的磨難當中完成了生命的蛻變。
被邱二爺領養回來的少年細馬,剛來到油麻地時語言不通,學習成績也不好,也沒有朋友,身處異鄉的細馬倍感孤獨,再加上與養母的誤會與隔閡使倔強的細馬再不願意呆在油麻地,但邱二爺邱二媽對細馬無微不至的愛使得細馬逐漸接受了這裡的一切,也慢慢融入了油麻地的孩子群。就在一家人要開始好好過日子的時候,二爺突然患病離世,二媽在憂傷過度之下神智不清,小小年紀的細馬擦幹淚水堅定地陪在養母身邊,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勇敢地擔起家庭的重擔。
除了桑桑的同學,作者還借桑桑的眼睛展示了老師蔣一輪和青年女子白雀愛而錯過的愛情悲劇。在小說的每一個單元故事當中,不管是孩子們還是油麻地的大人,亦或者垂垂老矣的秦大奶奶,在面對生命當中的離散、貧窮、疾病、變故時,他們都展現出了或勇敢或曠達或堅韌或善良的高貴人格。
《草房子》最獨特的地方就在于它所表達的關于“成長”的主題。作為一個兒童文學家,曹文軒始終堅持通過自己的寫作帶給孩子們更多的感動,更多的啟示。而成長是每一個人必須面對的人生一課。在整部小說當中,曹文軒以兒童的視角,給我們展現了生活當中的諸多美好和生命本身璀璨的光華,而這些就隐藏在人生當中最晦暗的時刻。生命的蛻變必然會經曆各種各樣的苦痛。
同是兒童作家,冰心先生曾這樣告訴她的小讀者,生命如同河流,因為河流在最開始的時候,它不過是遠古冰川上一條雪水彙成的涓涓細流。然後,它開始在不同的山脈之間跋涉,在懸崖邊陡轉急下,在山腳下環繞而過,它遇到的險灘要比平川多。當它經過了太多的跌宕,開始進入平原之後,它變得成熟内斂,少了喧嚣,多了寬闊,這寬闊便是河流的成長,那是大地給予它的饋贈。而生命也是一樣,它從誕生之始,就注定會遇到不同的風景,有的如春天一樣明媚,有的如秋季一樣蕭索,前方的道路不會花香常彌漫,也不會一直的荊棘滿路。
少年的我們,像一條小溪似的我們,當面臨人生的狹窄處,該當如何呢?在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十二歲的少女馬蒂爾德問殺手萊昂:“人生總是這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萊昂回答說:“總是如此。”當然,這樣說未免太過悲觀,但也說明苦難也不總是大人的事。那作為少年人,在面對挫折和苦難時,我們該以怎樣的态度來面對呢?
《草房子》所蘊含的主題或許給了我們一個參考的答案。
《草房子》是一本孩子的書,充滿童真童趣,但并不是童話,書中的每一個少年少女都有不同的苦難與傷悲。比如桑桑,在六年級的時候,桑桑患了重病,一種跑遍了全國各地都無法醫治的重病,十二歲的少年,突然地就被推到了死亡的面前,男子漢一樣的父親在被問及桑桑的病情時,突然如孩子般哭了起來,母親躲着桑桑仿佛天塌下來一樣嚎啕大哭。沒有人具體告訴桑桑他得了什麼病,但從父母和老師同學的眼中,他知道,他給全家,甚至給所有認識他的人,都帶來了緊張、恐慌與悲傷。他終于懵懵懂懂地想到一個問題,一個像他這般大的孩子很少有機會遇到的問題:突然地,他不能夠再看到太陽了。
天地之間,一個少年還未曾深深體味過生之絢爛,就要面對人生最殘酷的現實。這樣的苦難,一個成年人都承受不起,更何況是一個孩童。但曹文軒先生并沒有讓人物陷在悲劇中成為囚徒,而是将苦難變成成長的力量。
在這場大病中,桑桑變得安靜了,衛生了,他開始用感激而溫柔的目光去看着幫助着他的人。桑桑對誰都比以往任何時候顯得更加善良,懂得了珍惜。曾經淘氣又愛欺負妹妹的桑桑變得更有擔當。他強撐着病體帶着妹妹去城裡逛了一圈,隻為完成曾經給妹妹的一個許諾。在老師溫幼菊的陪伴下,面對死亡,桑桑顯得平和而安靜。
在故事的最後一刻,桑桑的病被治好了,這是作者給予我們的溫情,給了我們一個圓滿的結局。但在真實的人生當中,也許并不會總有這樣的好運。作者在小說當中就如同溫老師的奶奶一樣,以一雙慈祥的,永遠含着悲憫的眼睛,注視着這群油麻地的孩子們,告訴他們,不管遇到任何事,都不要怕,不要絕望。哪怕面對死亡,也可以說,我已經見過太陽了,見過月亮了,見過麥地和風車,即使真的離開了,也沒有什麼遺憾啦……
在苦難當中,生命的美被最大限度的顯現出來。在桑桑身上如此,在失去母親,不知父親,與外婆相依為命的孤苦少女紙月身上如此;在家庭遭受巨變,被迫辍學的“天之驕子”杜小康身上如此;在遠離家鄉,失卻養父,與貧窮抗争的細馬身上亦是如此。這些少年和少女,就像天空中翺翔的鴿子,在風雨來臨之際,由無措茫然漸漸變得安靜堅毅,無懼貧窮,無懼喪亂,無懼漂泊,無懼死亡。跨過生命當中的鴻溝,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所以,此刻的你,不管正在經曆什麼,都不要怕。生命的堅韌與光芒在這時候就内化在了你身上。就像作者所說,所有的人,都是在這一串串輕松與沉重、歡樂與苦澀、希望與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長大的。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再分享一下這部小說當中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寫作方法:
首先,小說當中刻畫了衆多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不管是主要人物桑桑、秃鶴、蔣一輪老師、少女白雀等,還是次要人物如白雀的未婚夫谷葦、邱二爺、邱二媽等人,作者都能夠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加以細緻刻畫,人物各有不同的特色,比如都是孩子,但每個孩子展現出的卻是自己最鮮明的個性特色,桑桑的天馬行空,紙月的細膩懂事,秃鶴的敏感自尊,細馬的桀骜不馴,杜小康的優雅高傲,作者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多角度的立體刻畫,除了通用的正面描寫外,或通過具體的情節展現人物的特點,或以他人視角進行側面烘托,或以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刻畫,既形象又有趣。
再者,《草房子》當中優美又極具意境的環境描寫也值得我們反複品味。整部小說的基調是一種優美的哀傷,這種獨特的美學基調和作品當中優美的環境描寫是分不開的。比如構成學校的草房子,它的茅草是從海灘上采來的,受着海風的吹拂與毫無遮擋的陽光的暴曬,一根一根地都長得很有韌性,陽光一照,閃閃發亮如銅絲,海風一吹,竟然能發出金屬般的聲響。
在作者眼中“這一幢幢房子,在鄉野純淨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樸來,但當太陽淩空而照時,那房頂上金澤閃閃,又顯出一派華貴來。”這樣優美的描寫不禁讓我們想象金色的草房子是有多美。除此以外,還有老師蔣一輪和白雀月夜約會時,月光如銀,靜靜潑灑在月下的荷塘裡,和微風輕拂的蘆葦蕩,缥缈江面上撐一葉扁舟的少年安靜的劃着船槳,戀人之間也不說話,蔣老師吹着橫笛,月夜與笛聲,江流和少年,如詩如畫般動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