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春城訊 “莫言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盡在雙筷間”。小小筷子連接着餐桌與健康,也充分體現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日前由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雲南分公司聯合昆明報業傳媒集團共同開展的“2020年‘筷樂同行’公筷倡議主題公益活動”啟動以來,得到了市民的積極響應,截至目前,已有近24萬市民線上簽名支持活動。那麼市民對于公筷的态度是什麼?他們眼中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又是什麼呢?針對這一問題,記者來到昆明街頭采訪了一些市民,了解他們的看法。
公筷成為健康飲食“新風尚”
“我家一直都有分餐、使用公筷的習慣。因為了解幽門螺旋杆菌的可怕之處,所以為了家人健康專門準備了公筷。”家住西山區南苑小區的吳先生表示,使用公筷不僅讓家人獲得了健康,也讓他們關系更親密了。
來昆明旅遊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的身邊許多人已經習慣使用公筷這一用餐方式。“比如說吃燒烤的時候,每個用餐者都會主動要求使用兩雙筷子,一雙用來夾菜,一雙用來吃。這樣的習慣已經持續很多年了。”陳女士說。
“雖然朋友親人一起聚餐,互相夾菜顯得熱鬧和親切,但這一行為也為病菌的擴散打開了方便之門,在這次疫情中,許多家庭聚集性傳播的案例都有聚餐的經曆。”帶孫女來順城商圈玩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與家人一直都非常支持使用公筷的良好飲食習慣。
合餐制共用菜盤、碗筷的方式的确造成了很多傳染性病毒的交叉感染,嚴重影響了當代中國人的健康。根據各大衛生、醫療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上乙肝、胃癌等腸胃疾病高發病率的國家之一,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而不使用公筷的行為則助推了這一數字的增長。
記者來到位于順城的某知名餐廳看見,每上一道菜,餐廳都專門配備了這道菜的公筷或公勺,并提示客人使用公筷。門店經理趙肖告訴記者,餐廳一直秉持着新鮮的食材和健康的餐飲觀念,為顧客提供美味的同時也為他們帶去健康的餐飲方式。她認為,此次“2020年‘筷樂同行’公筷倡議主題公益活動”對使用公筷的倡議與餐廳一直提倡的文明用餐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她希望公筷公勺能成為文明餐桌的标配,讓公衆養成文明用餐的習慣,打造文明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
健康餐飲習慣仍需繼續推廣
“公筷公勺不方便,餐桌上容易搞錯”“一家人吃飯使用公筷顯得不親近”“就餐采用公筷公勺,麻煩且沒必要”……對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在采訪中記者也聽到了這些聲音。
街訪中,市民胡先生表示,對于是否使用公筷,他并沒有明确的要求,如果就餐的餐廳準備就會使用,如果未準備也不會主動要求。
雲師大附中的三名高中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見過公筷,但她們認為公筷非常有用,有助于避免交叉感染。
美團騎手杜先生回憶,他一般在外就餐會使用公筷,但在家中并沒有刻意準備公筷公勺,他認為健康的飲食習慣要逐步推廣才能真正成為大衆習慣。
市民吳阿姨曾經覺得使用公筷公勺“不好意思”,怕被人覺得是嫌棄别人才使用公筷。但自從這次疫情後,她意識到比起面子,家人健康更重要。她認為推廣公筷公勺意義重大。是對傳統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的一次革新、截斷病毒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為社會樹立文明就餐新風。
傳統飲食習慣的改變是推廣“公筷公勺”的難點之一。中國人的餐飲習慣除了有滿足溫飽、享受美食的訴求外,還有團聚、交流的需求。分餐制、公筷公勺等倡議還需要從衛生健康這個角度進行更大限度的倡導,而“2020年‘筷樂同行’公筷倡議主題公益活動”正是秉持着這一目的,為市民送上健康的飲食觀念。
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口老齡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慢性病已成為我國越來越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運動不足、吸煙和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導緻各種慢性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目前,在我國與不良餐飲習慣和缺乏運動等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疾病及其危險因素水平呈快速上升趨勢,已成為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市民也有他們對于健康生活習慣的看法。
市民胡先生認為,健康的生活習慣關鍵在于随心,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選擇自己适合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等運動。美團騎手杜先生則認為,雖然工作讓他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但他仍選擇抽出時間來做專門的運動進行鍛煉。
市民吳阿姨表示,自從退休後,她更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除了提倡使用公筷公勺等健康生活理念,她還保證睡眠時間、積極鍛煉,為退休生活打下良好的生活基礎。
昆明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翊翔 史小娟 杜文蕾
責編:農天琴
編審:吳晨萍
終審:李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