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通訊:天宮對話,點亮東盟青少年的“航天夢”
新華社記者王曉薇 汪藝 陳家寶
“在空間站想吃蔬菜水果怎麼解決?如何加熱飯菜?”“每天需要睡幾個小時覺?”“太空裡有細菌嗎?生病了怎麼辦?”“女航天員需要鍛煉多少個小時才能上天”……帶着對太空生活的想象和疑問,東盟國家的數百名青少年11月1日通過網絡視頻與神舟十四号航天員乘組進行了一場“天宮對話”。
這場天宮對話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和中國-東盟中心共同主辦,在北京設立主會場,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東盟國家設立分會場。
11月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公學的學生向中國航天員提問。來自東盟國家的數百名青少年11月1日通過網絡視頻與神舟十四号航天員乘組進行了一場“天宮對話”。新華社記者 朱炜 攝
對于學生們提出的五花八門問題,三名航天員陳冬、劉洋和蔡旭哲都一一予以耐心解答,并分享了他們在空間站裡的工作生活情況:中國空間站裡有飲水分配器和熱風循環加熱器,可以喝上熱水和吃上新鮮熱辣的食物;盡管在太空中每90分鐘都能看到日出日落,航天員們還是保持每晚7小時的睡眠……
在菲律賓分會場,馬卡蒂高級中學高三學生珍妮爾·迪瑪尤加有幸得到直接向中國航天員提問的機會。她的問題聚焦于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感知時間以及太空環境對身體的影響。
航天員蔡旭哲回答說,在太空中有智能顯示單元,還有手機電腦等設備能夠顯示時間,他們的日常生活是按照北京時間來安排管理。處在微重力的環境中,随着時間推移,會造成人體心血管失調、骨丢失和肌肉萎縮等。為了減輕失重帶來的不利影響,他們采用體育鍛煉、藥物等方法來防護。為此,他們從地面上帶來了很多設備,例如企鵝服、自行車功量計、拉力器等。
11月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中國公學的學生參加“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記者 朱炜 攝
在馬來西亞分會場,吉隆坡中國公學五年級學生黃垲竣想知道太空中是否有細菌,如果在太空中生病了怎麼辦。
航天員陳冬回答說,他們一直關注着空間站中微生物的數量和分布,會定期檢測空間站内水、空氣中和物體表面的微生物,并且對空間站進行定期清潔、維護。空間站配備了各種常見的藥物,以應對太空中生病的情況。同時,地面有醫生,在航天員生病的時候可以及時進行醫療支持。
在泰國分會場,13歲的男孩希瓦丁第一次聽到這些“隻應天上有”的奇特經曆。就讀泰國玫瑰園中學初一的他腼腆地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是我一生難忘的一刻。我的夢想是成為航天員。能夠與遠在天際的航天員對話,我感覺離夢想更近了一步。”
孩子們還提出了各種問題。針對“女航天員需要鍛煉多少個小時才能上天”等問題,女航天員劉洋微笑着解釋說:“女性航天員和男性航天員的訓練标準是一樣的。男女體力不同,女生要付出雙倍的努力,執行任務之前要經過多年訓練。”“我在太空中見過最美的風景就是我們的地球,這個人類生息繁衍的藍色星球,神秘而美麗。”
11月1日,在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塔吉格市,當地中學生參加“天宮對話”活動。新華社發(烏馬利 攝)
中國航天員的回答讓孩子們非常興奮。黃垲竣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他對太空非常感興趣,能夠與中國航天員直接對話感到很興奮,而航天員的回答也解開了他的疑惑。
黃垲竣所在的中國公學校長杜淑菁說,希望參加天宮對話的學生很多,但視頻現場名額有限,他們不得不開通線上參與方式,讓更多對太空感興趣的學生有機會感受宇宙奧秘。
比迪瑪尤加低一年級的菲律賓高中生馬龍·尼古拉斯表示,天宮對話新穎有趣,不僅讓他直觀感受到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環境,還從太空視角領略到地球的獨特魅力。
有關國家的官員也高度評價這次活動。菲律賓太空署副署長蓋伊·珍妮·佩雷斯當天與青少年們一同參與了天宮對話。她說,太空為好奇且富有想象力的青少年展現了無限可能性,激勵他們拓展知識邊界,挖掘前沿知識。
11月1日,在菲律賓大馬尼拉地區塔吉格市,一名女士在“天宮對話”連線現場拍照。新華社發(烏馬利 攝)
菲律賓總統夫人路易絲·阿拉内塔-馬科斯當天在視頻緻辭中說,與中國航天員的對話為年輕一代提供良好契機,讓他們可以了解更多航天知識和前沿科技。希望這次交流能進一步激發菲律賓青少年的好奇心,激勵他們去探索太空和更為浩渺的宇宙。
泰國高等教育科研與創新部副次長帕西說,感謝中國帶來這場天宮對話,點燃泰國青少年的航天夢想。泰國地理信息學與太空技術發展局等緻力于為泰國和其他東盟國家培養航天人才的科研機構,與中國航天機構在衛星遙感、人員交流及信息共享等領域有合作,兩國的太空科技合作為泰國學子創造了巨大機遇。
泰國分會場的活動由泰國國家廣播電信委員會支持舉辦。泰國國家廣播電信委員會副秘書長塔納潘告訴新華社記者,這一活動有利于激發泰國青少年對太空的探索欲以及對科學的興趣。“我們鼓勵年輕一代學習太空科技,培養更多宇航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