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柳汀雪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跟大家見面啦!
皇權傳承自古充滿了陰謀與暴力、在上古時代,我國曾經有一種極為高尚美好的繼位制度——禅讓制。
是指君主不将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或者親屬,而是生前就将統治權資源讓渡給有德行的人。
禅讓制代表了一種理想的政治制度,而選擇禅讓的君主也會成為人類品德的最高代表,一直為後世所敬仰傳頌。
上古時代的禅讓制曆經堯舜禹三代,直到禹的兒子啟出任部族首領,才終結了這種高尚的理想制度。
一直以來,史家對于禅讓制衆說紛纭,甚至有人認為禅讓制從來沒有存在過,本期我們就來聊聊禅讓制的曆史真相。
我國有關禅讓制的記載最早見于《尚書·堯典》。
"帝曰:‘格汝舜!詢事考言,乃言厎可績,三載!汝陟帝位。’舜讓于德,弗嗣。"
《尚書》的記載極為簡略,意思是上古帝王唐堯有意将地位傳給舜。于是他花了三年時間,考察舜的言行和政績,最終把帝位讓給舜,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子嗣。
《論語·堯曰》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堯曰:'咨!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
但具體禅讓的過程并沒有詳細記載。
“禅”一字最早出現于于《孟子》:“孔子曰:‘唐虞禅,夏後殷周繼,其義一也。’”
《尚書》、《論語》和《孟子》都是儒家典籍,儒家典籍中大肆宣傳上古禅讓制的原因可能有這三點。
1.儒家的核心觀點是“仁”,為了讓自己的思想更為可信,儒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創造了堯舜禅讓的故事。
2.《山海經·海内西經》記載:“蒼梧之山,帝舜葬于陽,帝丹朱葬于陰”,對丹朱稱呼“帝”。
舜帝南巡不歸,儒者自古以來有為尊者諱的傳統,對曆史進行一定的美化。
3.給後世提供一個潔淨無瑕、值得後人效法的政治模闆。比如在談到堯、舜禅讓關系時,文字中刻意忽略了二人之間的翁婿關系,而隻談其讓賢的用心。
二、史家的質疑
其實春秋時期的老子就曾經質疑過禅讓制的真實性。
他貴為周王室的國家圖書館管理員,能接觸到許多皇室秘而不宣的珍貴曆史資料,在他的著述《老子》中,特别提出了“不尚賢,使民不争”和“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
對“禅讓制”中的尚賢、重才觀點提出了旗幟鮮明的反對。
屈原也曾懷疑過這段曆史,“ 舜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變化?纂就前緒,遂成考功。”
意思是如果舜帝德行高潔,為何還有必要殺鲧?鲧一生有治水之功,僅僅失誤一次,罪不至死。就算要殺,又何必關三年再殺?殺掉父親鲧,卻任用兒子禹,難道不怕兒子有二心嗎?
《荀子·正論》:荀子也同樣之質疑過禅讓制的真假,“夫曰堯舜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
除此之外,還有一本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合寫的史書《竹書紀年》記載了有關堯舜禹帝位傳承的經過。
這本古書可來頭不小,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
公元279年,西晉晉武帝時期,河南省的魏王墓被盜挖,盜墓者被捕之餘,亦讓墓裡的竹簡重見天日。晉武帝命令中書監荀勖、中書令和峤負責翻譯竹簡,竹簡長度為古尺二尺四寸,每簡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黃帝,周平王東遷後用晉國紀年,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後用魏國紀年。最後負責官員把史書記錄的部分整理好,并将之命名為《竹書紀年》。
近代考古發現對照發現,對于部分内容的記載,其史學價值高過《史記》。在這本書中,更是披露了這樣的事實:“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複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見也。”
意思是當年堯把舜流放之後囚禁,讓他跟自己所有的兒子隔絕,最後老死他鄉。數十年後,舜被“南巡”到了蒼梧,也就是今天的永州,最後死在野地。
仔細一想,流傳數千年的禅讓制确實有諸多不合理之處。
1.禅讓制的不合理之處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他的親生父親瞽叟疼愛小兒子象,聯合自己的繼妻和象,設下謀害舜的奸計。
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他卻在下面縱火焚燒倉房。舜靠兩隻鬥笠作翼,從房上跳下,幸免于難。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将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
舜回家之後,卻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依舊疼愛弟弟,孝順父母。
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講,舜真的有這麼善良嗎?
《論語· 憲問》說:“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魯迅說過:“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
史書裡記載的舜,寬容大度到讓人不得不懷疑其真實性。舜不但沒有記恨父母和兄弟,反而在登上王位之後,親自把自己的弟弟象封為諸侯。如果他要是真心為百姓着想,怎麼會讓這樣心腸歹毒的人擔任管理職位,這不是部族的不負責嗎?
還是真實的舜已經控制住了象,讓象擔任諸侯隻不過是在販賣寬和大度的人設?
還有一點,也非常讓人難以理解。
愛民如子的舜在壯年之時,也沒有想去南方巡幸,反而在垂垂老矣的時候,不顧身體,非要去充滿瘴疠的南方巡視。很難不讓人産生舜受禹逼迫,被變相流放的懷疑。
而舜去往蒼梧的必經之地衡山,是丹朱(堯之子,舜的政敵)的流放所在地,很可能兩人還曾經見過。誰能說這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果說上古時代的部落首領,是經過部族一緻選舉出來的,能代表大家的共同利益。
而堯單方面把天下據為己有,又不通過部族的選舉,把首領的職位傳給舜,豈不是違背了部族的選舉規則?
又或者說當時因為首領的力量已經太過強大,部族選舉制度已經名存實亡?
不管是基于人性的角度,還是基于理性的制度,《尚書》、《論語》、《史記》中記載的“禅讓制度”都十分可疑。
2.考古曆史的實證。
1975年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位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陶寺村南陶寺遺址,從遺址年代和《史記》記載“堯都平陽”(臨汾古稱平陽)來看,陶寺被學術界普遍認可為唐堯帝都。
在這裡,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觀象台、氣勢恢宏的宮殿、獨立的倉儲區、官方管理下的手工業區等,說明了貧富差異和階級的分化。奇怪的是,陶寺文化發展的鍊條斷裂于中晚期,龍山文化中象征權利的玉璋一個也沒出土。
而且,考古發現陶寺遺址曾發生過激烈的暴力破壞和毀滅,入侵者摧毀了城牆防禦體系,搗毀了宮殿宗廟等建築,殺死了大量青壯年,并挖掘了墳墓,徹底摧毀了堯都。
也就是說,在陶寺文化的中晚期,發生了大規模的暴亂,入侵的一方勢力,将城池裡的金銀财富、象征着權利的玉璋洗劫一空。根本不像是史書說的那樣和平禅讓。
四、禅讓制的結束
《國語.魯語下》:“昔禹緻群神于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其骨節專車。”
《路史·卷二十二》:“防風氏後至,戮之以徇于諸侯,伐屈骜,攻曺魏,而萬國定。”
在《國語》和《路史》中都提到了有關于大禹誅殺防風氏的記載。
防風氏原本是大禹治水時最得力的助手之一。《述異志》曾經記載,大禹在治水完成之後,舉辦了大型朝會,防風氏在此時因為遲到這樣的小事被誅,實在不合常理。與其說是因為防風氏遲到,倒不如說大禹在為兒子啟掃清繼承的障礙。
由于禅讓制由來已久,大禹為了遵循傳統,也沒有把部族首領之位直接傳給兒子啟,而是傳給了伯益。
《國策》:“禹授益,而以啟為吏;及老而以啟為不足任天下,傳之益也。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
大禹傳給伯益,并沒有給伯益實權,而是把實際權利留給了兒子啟,大禹死後,啟迅速誅殺了伯益,從此開創了家天下的時代。
禅讓制究其本質,是違背常理和人情的存在,如果僅僅是為了所謂的名聲和禮法,其存在也不會長久。
如上圖,自黃帝以來的部族首領都傾向于把自己的領導權交至兒子手裡。但是到了文明發展的後期,部族首領由于年邁或者種種權利,導緻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控制整個部族,與此同時部族另一部分勢力如舜、禹等則會趁機奪取部族領導權,導緻“被禅讓”的情況發生。
在堯舜禹之前,沒有禅讓,堯舜禹之後,也再沒有了禅讓。
五、表演式禅讓
由于禅讓發展成為了一種僞文化,導緻後世政權變更時,叛逆的一方一定要給自己披上一層“受禅讓”的外衣,以鞏固其合法性。
後世的禅讓制有一套标準的流程:
1. 前任必須要“發自内心”的宣告天下,自認德不配位,自願效仿先賢願意禅讓天下;
2. 禅讓者要“真誠”再三推辭;
3. 群臣再三請求,最後才受禅讓者才承認是為了天下萬民才不得已接受帝位。
典型案例就是延康元年十月十三日,漢獻帝正式禅讓帝位。
《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記載的漢獻帝诏書說:“... ...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數既終,行運在乎曹氏... ...夫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故唐堯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無窮。朕羨而慕焉,今其追踵堯典,禅位于魏王。“
按照套路,曹丕三次上書辭讓。直到二十九日,曹丕登受禅台稱帝,改元黃初,改雒陽為洛陽,大赦天下,将漢獻帝封為山陽公。
曹丕登壇受位之後,仍然難掩内心深處的激動,環顧群臣,道破了天機:“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後代的禅讓制,都遵循這類套路。曹魏鹹熙二年,魏元帝曹奂被迫禅位,司馬炎稱帝。晉亡後,禅讓的晉恭帝卻被劉裕用棉被悶死,開創了血腥禅讓的先河。
此後的禅讓經曆了南北朝、隋朝、唐代、五代十國等多個朝代。曆史上最後一次禅讓是周恭帝柴宗訓将皇位禅讓給宋太祖趙匡胤,這場長達700餘年的表演式禅讓才被終結。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