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常說一句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非常大。大家有沒有發現周邊的養生館越來越多,拔罐艾灸等越來越盛行。一方面是因為大家保健養生觀念強了,但是客觀上來講是因為體内有濕寒的人越來越多。現代社會,空調大量使用,為了保持風度和身形衣服也穿的越來越少,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排除體内濕寒對于防病治病,自我保健至關重要。而泡腳,基本上人人都具備這個條件,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知道,自己适不适合泡腳?怎麼泡?泡多久?
下面這些情況不适合長時間泡腳,另外水溫不要太高!
健康泡腳記住三點:
1.水溫40℃-45℃
泡腳水溫并非越熱越好。水溫太高,不僅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讓角質層幹燥甚至皲裂。
2.時間15-30分鐘
泡腳時,血液會流向下肢,如果時間過長,可能引起腦部供血不足。一般建議泡腳時間控制在15~30分鐘。
3.容器最好用木盆
有人喜歡在泡腳水裡加中藥,銅盆等金屬盆中的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發生反應,甚至生成有害物質,使藥物的效果大打折扣。
泡腳中藥材:
1.生姜泡腳
生姜一塊,紅花1克,鹽适量。用刀拍扁生姜,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裡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功效:腳涼怕冷
2.紅花泡腳
紅花1克,少許鹽。過程:把紅花放入放在水裡燒開,加一勺鹽,先熏腳後泡腳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3.艾葉泡腳
幹艾葉50—100克。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4.醋泡腳
燒熱水,然後放入适量醋,待溫度适合泡腳。
功效:用醋泡腳還可以增強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祛除風濕,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适症狀。
5.小蘇打泡腳
水中放鹽燒熱,然後放入小蘇打,用水泡腳
功效:降血壓
更多健康養生知識可以關注我的頭條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