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 教授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
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嬰幼兒發育委員會常務委員
西安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年委員
陝西省保健協會視光學專委會常務委員
兒童的眼軸發展由短到長,視覺發育有其正常規律,在3-6歲時基本完成視覺功能的發育。在視覺發育關鍵期和視覺發育敏感期内,我們進行有效的幹預,尤其是斜視與弱視兒童,那麼我們就可以避免孩子在長大後引起不必要的視覺損失。
什麼是雙眼視覺?
指雙眼協調、準确、均衡地同時工作,使外界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對應點,形成兩個有輕微差異的物象,通過視覺通路傳送至大腦,在皮質高級中樞進行分析,形成一個完整并具有立體感知覺影像的過程。
雙眼視覺分為三級,第一級是同時視,第二級是感覺性融像、運動性融像,第三級是立體視和深度覺。雙眼視覺産生條件:知覺、運動、中樞。
知覺
1、雙眼視知覺正常或相似
2、單眼注視力
3、雙眼同時知覺
4、雙眼視網膜對應關系正常
5、融合力
例如說弱視的孩子,如果一個眼睛的視力不好,那麼他就不能有良好的雙眼相似的視知覺。
運動
1、雙眼注視力良好
2、雙眼眼位協調一緻
3、視遠:雙眼視線平衡
4、視近:集合與分開協調
5、側向:速度與幅度相同
中樞
01雙眼視野重疊部分夠大
02大腦中樞發育正常
異常雙眼視覺
兒童屈光矯正
正确的屈光矯正→斜視及弱視治療→恢複雙眼單視
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
近視
低度近視≥-3.00D(小于300度近視)
中度近視-6.00~-3.00D(含-6.00D)
高度近視<-6.00D(大于600度近視)
在近視的屈光矯正中,如果是3歲以下的嬰兒可參考下圖
如果有比較大的屈光參差,我們可能降低配鏡标準。
學齡前兒童
學齡前兒童尚無較重學業負擔,要充分考慮症狀,視力及屈光度。
學齡期兒童
案例1
案例2
遠視
低度遠視≤ 3.00D(小于300度遠視)
中度遠視 3.00D~ 5.00D(含 5.00D)
高度遠視> 5.00D(大于500度遠視)
遠視嬰幼兒配鏡原則
3-10歲兒童
10歲以上的兒童
案例1
案例2
不管是近視還是遠視,尤其伴有弱視、斜視的孩子,我們的遠視随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合并有症狀,則是需要加功能性的訓練。如果病例較重,建議将随訪時間縮短。
散光
順規散光:最大屈光度子午線在90°±30°(60°-120°)
逆規散光:最大屈光度子午線在180°±30°(150°-210°)
斜軸散光
嬰幼兒
學齡前及學齡期兒童
案例
先天性内斜視
出生6個月内發病,顯性非調節性内斜視
遠斜視角=近斜視角,≥ 40△
遠視 1.00~ 2.00D/近視/散光
AC/A正常
屈光矯正:睫狀肌麻痹檢影驗光→→全矯
手術:交替注視→2歲前盡早手術→獲得良好雙眼視
斜視性弱視→弱視治療後手術
屈光性調節性内斜視
睫狀肌麻痹後内斜視消失或内隐斜
2歲-5歲發病
中高度遠視
遠斜視角=近斜視角,斜視角變化較大
AC/A正常
屈光矯正:睫狀肌麻痹檢影驗光→→全矯
2-3月随訪,根據眼位、視力變化調整眼鏡
弱視治療,禁忌手術
高AC/A型調節性内斜視
2歲-5歲發病,間歇出現内斜
中度遠視多見
遠斜視角<近斜視角(≥15△)
AC/A≥7
屈光矯正:
遠視:睫狀肌麻痹檢影驗光→→全矯
近視:睫狀肌麻痹檢影驗光→→全矯/欠矯
弱視治療
ADD: 2.50D~ 3.00D
間歇性外斜視
雙眼集合與散開功能失衡
過渡性外斜視
屈光矯正:
遠視:< 3.00D,視力好,不予矯正
> 3.00D/散光/屈光參差→→全矯/欠矯
近視:全矯
弱視治療
正位訓練/手術治療
斜視弱視治療,良好的雙眼視覺是我們追求的目标,這個目标需要建立在正确的屈光矯正的基礎上。
以上為課程内容節選,感謝張樂教授的精彩分享!
本文版權歸張樂教授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有關眼科的資訊請關注童資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