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的意義:研究生學習撰寫綜述對自己的學術生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下功夫掌握這個技能。自己在撰寫論文的時候,前言部分和讨論部分都與文獻綜述有關。學位論文的文獻綜述部分,是顯示研究生學術水平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反映了研究生對自己研究領域相關文獻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能力等。隻有對學科領域的發展了如指掌,才能知道哪些知識是新的,哪些知識是重要的,也就掌握了評價一篇論文是否有創新性的能力。
文獻綜述的類型:文獻綜述有小綜述Mini-review,有一般綜述Review。小綜述主要是對某個方面的最新進展進行總結和評述,參考文獻不需要很多。一般的綜述是對一個領域、一個學科等進行階段性的總結和評述,時間跨度比小綜述長一些,參考文獻自然也就多一些。綜述性論文很強調文獻的時效性,重視研究結果對學科領域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除了學術期刊上刊登文獻綜述的文章外,還有專門的綜述類期刊,如Annual Review 系列,生物學中的Biological Review, 生理學中的Physiological Review等。通過閱讀這些期刊中的文獻,可以進一步了解文獻綜述的一些知識。
撰寫文獻綜述需要注意的方面(個人意見):
撰寫文獻綜述,一定不要寫成文獻羅列。文獻綜述也跟科學研究論文一樣,要有故事,有邏輯。Review的字面意思是回顧、評論和複習等。漢語綜述的意思是綜合、評述。文獻綜述除了梳理重要的研究進展外,很重要的一個内容是對相關研究進展評述,同時要對學科領域存在的問題(有争論的問題,甚至不同學者的研究之間相互矛盾的問題等)、未來的發展趨勢等進行預測和展望,這需要作者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學術功底。所以,很多期刊的綜述文章采取約稿的方式,不接受自由投稿。邀請撰寫綜述的學者不是初學者,一般受邀者是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有突破性發現,或有很好的研究積累,對學科領域的發展有重要貢獻等。
撰寫文獻綜述,首先要熟悉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不能遺漏最重要的文獻和重要學者的貢獻,尤其是那些裡程碑式的發現、突破性進展和奠基性工作等。文獻讀多了,這些方面就逐漸知道了。所以,文獻選擇很關鍵。
撰寫文獻綜述,要确定主題,面不要鋪得太大。一般是自己的研究領域,或與自己的研究相關的領域。小綜述撰寫,選擇綜述的方面更要集中。所以了解學科發展,具有辨别科學研究中新發現和重要發現的能力,很重要。
所以撰寫綜述論文需要一定的基礎和研究經曆,不是閱讀了一些文獻就可以撰寫綜述了。但是沒有研究經曆,就不能寫綜述了嗎?也不是。研究生在開題階段,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閱讀大量的相關文獻,通過閱讀文獻,然後确定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或者根據課題任務在确定了大概方向後,然後有目的性地閱讀大量相關的文獻,掌握學科領域的進展。這都需要閱讀大量文獻,梳理和總結文獻的最好方式,就是對文獻進行綜述。由于還沒有進行相關研究,這個階段的文獻綜述,主要集中在研究進展方面,随着閱讀量的增加和專業知識的提升,也會逐漸具有對文獻評述的能力,對一些未來的發展有些自己的看法(對文獻的理解程度決定對未來課題發展的判斷)。當然這個階段的文獻綜述主要是為了選題和開題服務的,而不是為了發表的。達到發表要求的文獻綜述,作者是需要具有一定“資格”的。
簡單總結一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要注意幾點:1)文獻有代表性,選擇的文獻應該對學科領域發展有重要貢獻(significant development);2)綜述的問題要集中,面不要鋪得太廣太大,既要有新意,也要有重要價值(啟發意義);3)綜述不是簡單的文獻羅列,要對文獻中的結果或結論進行評述,有個人的學術觀點,有故事性,還要有時效性。最後要有對學科領域發展的展望,根據自己的學術判斷,提出可能的有潛力的發展方向,或者新的學科生長點、新的概念、新的領域等。
另外,對于文獻綜述中科研進展的描述,如果不是自己的研究,或自己研究團隊的研究,不能用第一人稱如“我們發現… ”、“我們研究發現….”等,對于個人評述或展望等,由于是自己的觀點,用第一人稱是可以的。
我們通過閱讀文獻了解學科領域的發展,通過撰寫綜述進一步理解學科領域的新進展,進一步明确自己課題的意義和前沿性。所以撰寫小綜述對于自己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科研工作都是很有意義的,小綜述又可以綜合成一篇大的文獻,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
總之,撰寫文獻綜述,對自己的開題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學位論文的撰寫,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是決定自己科研工作理論水準很重要的因素。研究生當認真對待,認真實踐,不可忽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