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絕句方式論詩,由唐朝詩人杜甫首開先河。後人多有仿效,其中影響最大就是金人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
金人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十幾年以後,南宋江湖派詩人戴複古又有《論詩十絕句》傳世。
《論詩十絕句》其實另有詩題,即《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昭武太守王子文(王埜),與嚴羽(滄浪詩話作者,福建邵武人)、李賈(字友山,福建省光澤人,與邵武相鄰)一起欣賞前輩以及晚唐的詩歌,于是戴複古作了這《論詩十絕》,王子文覺得沒有什麼高論,不過也可以作為學詩者的須知。
一、舉世吟哦推李杜,時人不識有陳黃
文章随世作低昂,變盡風騷到晚唐。
舉世吟哦推李杜,時人不識有陳黃。
低昂,升降起伏、高低不定。詩文随着曆史會發生風格變化,到了晚唐自成一種詩風。如今大家都推崇李白杜甫,卻忘記了本朝的陳師道與黃庭堅。
陳師道字無己,黃庭堅字魯直号涪翁,都是蘇門弟子,也是江西詩派一組三宗中的二宗。
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也提到黃庭堅與陳師道。例如:
二 、時把文章供戲谑,不知此體誤人多古雅難将子美親,精純全失義山真。論詩甯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裡人。第二十八首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第二十九首
古今胸次浩江河,才比諸公十倍過。
時把文章供戲谑,不知此體誤人多。
在這首詩中,戴複古沒有提到具體的詩人,隻是描述了一種文學現象,即“時把文章供戲谑”。
從古到今,詩人的胸襟浩如江河,才能比諸位詩人強過十倍。而大家總是喜歡諧谑為文,卻不懂這種文體令人誤入歧途。
巧合的是,元好問在16年前也在《論詩三十首》第二十三首中寫道:
曲學虛荒小說欺,俳諧怒罵豈詩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
元好問也沒有點出具體的詩人。這次與戴複古雅集的嚴羽,在其《滄浪詩話》提到,有些稱宋詩:
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張,殊乖忠厚之風,殆以罵詈為詩。
黃庭堅《答洪駒父書》則提到了蘇轼:
“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宋史.卷三三八.蘇轼傳》:
轼與弟轍,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于天。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止于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
嬉笑之辭,例如蘇轼的《戲子由》:
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
常時低頭誦經史,忽然欠伸屋打頭....
元好問、戴複古追求古雅之詞,對于蘇轼這種開玩笑的方式作詩不太贊成。另外,蘇轼尚可,畢竟是一代文豪,其他學習蘇轼的人,畫虎不成反類犬,就真如戴複古所說的:不知此體誤人多。
三、詩家氣象貴雄渾
曾向吟邊問古人,詩家氣象貴雄渾。
雕锼太過傷于巧,樸拙惟宜怕近村。
前兩句說,作詩要雄渾大氣。
元好問說: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卻雅言都不知。意思是古人作詩古拙,今人無知不要笑話古人隻知道求雅。
戴複古并不反對雕琢,他在《題鄭甯夫玉軒詩卷》寫道:“雕琢複雕琢, 片玉萬黃金”。但是作詩講究可以,不要過于雕琢,作詩用語樸素古拙可以,不要太俚俗拙劣。
什麼人作詩古雅雄渾呢 ? 曾向吟邊問古人,元好問說:古雅難将子美親、曹劉坐嘯虎生風。
四、切忌随人腳後行意匠如神變化生,筆端有力任從橫。
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腳後行。
作詩需要出于自家肺腑,不要拾人牙慧。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寫道:
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複先誰。别裁僞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詩中的祖述,指後代詩人,借鑒、化用前人的思想或者詩句。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說:
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自古以來,效仿、模仿前人作詩,"随人腳後行",就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詩僧皎然有所謂的三偷理論:偷語、偷意、偷勢。
空海《文鏡秘府論》中則提到了随身卷子:
“凡作詩之人,皆自抄古今詩語精妙之處,名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興若不來,即須看随身卷子,以發興也。
化用前人,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後人作詩,要注意寫出自己真實的情感、反映自己真實的生活。
葉嘉瑩的老師顧随也曾經說過:
大詩人應如工廠,自己織造,或不精緻而實在自己出的。
僞詩人如小販,乃自大工廠趸來,或裝潢很美麗,然非自造。《宋詩說略》
五、陶寫性情為我事
陶寫性情為我事,留連光景等兒嬉。
錦囊言語雖奇絕,不是人間有用詩。
兒嬉,兒童的嬉戲。作詩要陶寫自己的性情,不可以兒嬉看待。
錦囊,《新唐書·文藝傳下》中說李賀作詩時:
“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
詩人得到的某些佳句,未必是真正有用的詩。作詩,要講究正體,有句無篇不是好詩。
清朝詩人袁枚在《随園詩話》中寫道:
詩有有篇無句者,通首清老,一氣渾成,恰無佳句令人傳誦。有有句無篇者,一首之中,非無可傳之句,而通體不稱,難入作家之選。二者一欠天分,一欠工夫。必也有篇有句,方稱名手
有的好詩,通篇下來似乎沒有佳句,例如賈島《尋隐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有的詩,對于讀者來說通篇印象不深,但是某些句子卻千古流傳,例如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中有兩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戴複古這首詩的大意和上一首類似,要書寫自我的真性情,另外,不必刻意出奇、追求佳句。
結束語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作于丁醜歲(金興定元年 ,1217年) ,當時的元好問((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 )隻有27歲,尚未成名。
戴複古(1167年-約1248年)論詩十絕句作于南宋紹定六年 (1233年),當時戴複古已經名滿天下,時年66歲。
而且,據後人考證,戴複古創作《論詩十絕句》時,應該沒有機會看到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二人都是在杜甫《戲為六絕句》的基礎上仿效作詩。
@老街味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