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民謠故事相遇總是猝不及防

民謠故事相遇總是猝不及防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10:00:02

民謠故事相遇總是猝不及防(老民謠詞典人過留名)1

人過留名,

才有張王李趙;

雁過留聲

才有春夏秋冬。

人活一輩子,在西峽叫過一輩子。

西峽人認為過一輩子最高的境界,就是留下一個好的名聲。

這個标準看似不高,其實很高。好名聲被一個區域公認,是很不容易的。被一個區域裡的人長時間公認,就更不容易了。

秋後的大雁,從西峽的天空飛過到南方去,總是一隊大雁高聲啼叫着,在與村莊短暫告别。

大雁的生命是有限的,今年飛走的,明年不一定還會飛回來。

西峽說雁過留聲,其實是說,大雁在西峽生活了一年,不能留下任何東西,隻能在飛走的時候留下一點聲音而已。假若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留下,就等于大雁沒有來過西峽。

民謠故事相遇總是猝不及防(老民謠詞典人過留名)2

人活一輩子,留下一點名聲,人們才知道某某姓張,某某姓王,某某姓李,某某姓趙。西峽民謠說人過留名才有張王李趙,是一個很深刻的社會學結論。曆史漫長,哪怕隻是一個村子,被記憶了幾十年的人很少,往往都是死過幾年就被人們徹底遺忘了。特别是現在,孫子輩知道祖父名字的很少,為啥?都是普通人,能留下多少名聲,自己的孫子都不知道你的姓名,還遑論他人。

大雁的一輩子更短暫,大雁的叫聲就是它留給大地唯一生活的标記。和大雁一樣的鳥們,之所以在天空在村頭在老榆樹上叽叽喳喳叫着,就是證明這些鳥們曾經在大地上生活過,它們的一生也是一生。盡管比人要短暫很多,它們的生命也是一個生命。按照生命等同的說法,一隻鳥和一個人,都是一樣的。

雁過留聲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标記,就是有了像大雁這樣的鳥們的叫聲,人們知道了春夏秋冬這些季節是存在于鳥的叫聲裡的。大雁飛走,人們就知道是秋後了。風老鸹在田野裡叫着聚集着,人們就知道冬天來了。水鸪鸪在村頭的柳樹上叫,人們就知道春天來了。好家房後在村子後邊叫,人們就知道夏天來了要割麥了。

人過留名,才有張王李趙;雁過留聲,才有春夏秋冬。這則民謠是很哲學的。有人與天地的關系,有人與時間的關系,有人與存在的關系,更有人與其它生命相契合的關系。在春夏秋冬裡,人也是一隻鳥;在哲學的境界裡,鳥也是一個人。不論是留名還是留聲,都是他們和它們與大地與時間最直接的聯系。

特别是雁過留聲,大雁能做到,而人卻做不到。在天空中,大雁往往啼叫出自己獨特的聲音,一聽就能區别于風老鸹和叫天。人在某些時候,從聲音裡流出來卻不是自己獨特的聲音,往往是鹦鹉學舌或是邯鄲學步,甚至是百般谄媚和奴顔婢膝。在某些場合,一個人可以說是不能和大雁相比的,也是不能跟一隻雲雀相比的。這些人中間,有你嗎?有我嗎?有他嗎?有我們嗎?有你們嗎?有他們嗎?恐怕都要扪心自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