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尼康曾推出過複古造型的全幅數碼單反Df,然而一直到2020年都沒有後續産品。複古風早已在無反領域盛行多年,品牌上以奧林巴斯和富士為代表,造型上又分旁軸和單反兩大路線。膠片時代全手動相機配備多個機械式撥盤來調節各種參數,這種操作感覺就像操控精密儀器一般,确實很有吸引力。今年5月末開始有傳聞,尼康将推出一款複古造型APS-C無反相機,随着諜照接連曝光,終于在6月29日尼康正式發布Zfc無反相機。此前Df中“f“是取自“Fusion(融合)”,Zfc中“fc”則是“Fusion(融合)“、”casual (随意)”。
Zfc是尼康Z系列第二款APS-C畫幅相機,由于采用複古單反造型,去除了手柄等設計,使得它成為最輕的Z系列相機。Zfc的基礎性能與Z50相近,重點在機身設計上融合了FM2的元素,緻敬經典。那麼Zfc是一款複古造型的Z50?它與同樣采用複古造型的富士X-T30相比又如何?下面我們先看看三款相機的紙面參數對比:
規格對比(點擊查看大圖)
從規格對比來看,Zfc的核心參數與Z50基本一緻,Z50原生ISO上限高、高感表現好的優點得以延續,同時取景器放大倍率也是同檔機型中比較突出的。此次Zfc為了滿足vlog拍攝需求,在Z系列中首次搭載側開式翻轉屏,方便自拍。與搭載背照式傳感器的X-T30相比,主要劣勢是像素數和連拍速度。
整體外觀
FM2
既然是複古造型的數碼相機尼康Zfc與Df一樣采用大尺寸機械撥盤和直線型的外觀設計。與Df偏高偏胖不同,無反結構的Zfc可以做的更矮更薄,機身尺寸、軍艦頂與機身比列更接近FM2。當然Z卡口尺寸明顯大于F卡口,除了正面比例略有變化,還讓左側握持的皮革面積變窄,這使得這款相機不适合搭配較大較重的鏡頭,抓握手感會大打折扣。如果用戶想改善握持手感,需要安裝指柄等配件。
Zfc機頂“腦門”采用1970-1980年代直體“NIKON”logo,與Z系列D系列的斜體不同。
材質方面,Zfc機身采用鎂合金材質制成,既緊湊輕便,又保持了強度和耐久性。從接縫處到機身各部位均實施密封處理。相機正面和背面中部采用仿皮表面處理。機身銀色部分采用絲緞銀塗層。
像奧林巴斯PEN系列,尼康Zfc除了銀黑版,還提供6種顔色可選,通過有償彩色飾皮更換服務達成,包括純白色、沙米色、自然灰、琥珀棕、珊瑚粉、薄荷綠六種配色。
細節設計
Zfc機身頂部的機械撥盤設計風格與F系列膠片單反類似,轉盤上表面為黑色,柱面則是銀色。頂部左邊是感光度和曝光模式雙層撥盤,右邊是快門速度撥盤、曝光補償撥盤。感光度和快門速度撥盤均有防止誤操作的鎖定按鈕。其中感光度撥盤需要按下按鈕解除鎖定才可以調節。如果機内設置為自動ISO,與Df一樣,轉動感光度撥盤是調節自動感光度下限,希望未來尼康能像富士那樣在轉盤上增設“A”自動ISO檔位。下層曝光模式撥盤不受鎖定限制,可在M、A、S、P、AUTO之間自由切換。
快門速度撥盤與感光度撥盤的鎖定有區别,快門速度撥盤鎖定為1/3STEP、X(X=1/200s)、B門和T(遙控B門)設定,若要選擇設定需要按住解鎖旋轉撥盤,而1/4000s-4s,無需解鎖便可自由轉動選擇。撥盤上的快門速度均是1EV步長控制,而要以1/3步長微調,方法是将快門速度撥盤調整至“1/3 STEP”,然後旋轉主指令撥盤(後波輪)。該功能在機内是可以設置的,稱為簡易快門速度轉換。而M檔下,将轉盤轉至X,快門速度固定為閃光同步速度(1/200s)。在快門速度撥盤下層則有拍照和錄像切換撥杆。Zfc在視頻下擁有獨立的快捷設置和菜單。
Zfc的曝光補償撥盤即使在自動模式下也能以1/3EV調整,需要注意的是該轉盤新增“C”檔,用戶可以在自拍模式下使用觸屏滑動調節曝光補償。
在相機的右肩上還有快門、電源開關、視頻錄制按鈕。Zfc的快門設計與Df不同,并不支持快門線插孔。電源開關則是圍繞快門的撥杆。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門後方,這款相機配有一個小屏幕,很像膠片相機上用于計數的。Zfc這塊屏幕其實是“光圈顯示窗”,用于顯示當前設置的光圈F值。
EVF
相機背面,電子取景器左側有回放、删除和EVF/屏幕切換鍵。Zfc的電子取景器規格與Z50相同,采用0.39英寸約236萬點OLED面闆,實現約100%的畫面覆蓋率和約1.02倍放大倍率(35mm 約0.68x)。與Z50相比,Zfc采用圓形目鏡罩,更符合複古風格。
Zfc背面大部分按鈕和撥盤都設計在屏幕右側。 這樣設計用戶在拍攝過程中隻需右手即可完成多種操作。與Z7/ Z6相比,我們可以看到Zfc還是做了不少簡化,比如取消了AF-ON按鈕、對焦點選擇搖杆、驅動模式按鈕等,一些設置用戶需要依賴i按鍵進入快速設置界面調整。與Z50相比,Zfc保留了放大、縮小和DISP實體按鍵,實際使用中比Z50屏幕上的虛拟按鍵更順手。
側開翻轉屏
Zfc背面采用一塊3.2英寸104萬點觸摸側開翻轉屏,這種側開翻屏尼康在D5000系列上多有應用,此次是Z系列相機首次搭載。與Z50的下翻屏相比,側開不會與三腳架、穩定器沖突,也能實現自拍。但凡是有利必有弊,側開翻轉屏會與機身側面接線産生沖突,難以旋轉。
接口方面,Zfc側面膠皮蓋下,分别是HDMI端口、USB端口(USB 3.2)、外置麥克風插孔。對于一款主打vlog的相機沒有耳機插孔(返聽)還是比較遺憾的。需要注意的是與Z50不同,這款相機的USB接口改為Type-C,外接充電兼容更好。用戶使用Webcam Utility直播軟件,可以将相機當做“網絡攝像頭”通過USB-C進行直播。(電腦将在拍攝中為相機供電)
存儲卡與電池在同一個倉
續航方面,Zfc與Z50一樣采用EN-EL25锂離子充電電池(7.6V 1120mAh),這款電池此前隻有Z50使用。Zfc與Z5等新一代Z系列相機一樣,USB支持供電,關機時可為電池充電,開機時則為相機供電。雖然使用相同的電池,Zfc續航比Z50更強,LCD下達到360張。(Z50為320張)
存儲方面,Zfc與Z50相同,采用單SD卡槽設計,支持SD、SDHC (兼容UHS-I) 、SDXC (兼容UHS-I),相比Z7、Z6的XQD,Zfc的存儲介質更為普及且廉價,比較遺憾的是該卡槽不兼容UHS-II,好在相機本身像素不高,存儲壓力并不大。
套頭設計
此次尼康為Zfc配備了Z DX 16-50mm f/3.5-6.3VR(銀色)、Z 28mm f/2.8 (SE)兩款套頭,其中Z 28mm f/2.8 (SE)可能是此前宣布開發的兩款輕巧型定焦鏡頭之一,SE指采用複古外觀特别版。這款鏡頭是最輕的Z卡口FX鏡頭,外觀設計靈感源于尼克爾經典手動鏡頭。該鏡頭全長約43mm,重量約160克,便于攜帶。
對焦環
鍍膜
鏡頭型号刻字采用與Ai尼克爾鏡頭相同的字體,并且采用與Ai鏡頭類似的防滑紋理。Z 28mm f/2.8 (SE)僅有前端橡膠對焦環可以轉動,鏡身上的銀圈和滾花均隻是裝飾作用不能轉動。
卡口
另外,Z 28mm f/2.8 (SE)雖然很輕,但塑料感也很明顯,包括卡口也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菜單功能
菜單界面和功能設置上繼承了Z7II、Z6II諸多亮點,下面重點談談幾個功能:
設置
寬區域AF支持人眼/動物偵測
Zfc與Z7II、Z6II一樣在視頻下支持人眼/動物偵測AF。此外,Zfc的寬區域AF(L)也支持人眼/動物偵測AF,Z50隻能在自動區域AF下實現。寬區域AF(L)下,用戶可以通過搖杆将大紅框移動到人物頭部,而在大紅框内可以進行人臉、人眼識别AF。
20種創意優化校準
Zfc支持創意優化校準,包括夢幻、清晨、流行、星期天、低沉、戲劇、靜寂、漂白、憂郁、純淨、牛仔布、玩具、棕褐、藍色、紅色、粉色、木炭、石墨、雙色、黑炭。相比上述内置選項,用戶可修改所選優化校準,也可保存自定義優化校準。
夢幻
清晨
戲劇
靜寂
憂郁
木炭
ISO畫質測試
Zfc與Z50搭載相同的圖像處理器與CMOS傳感器,可提供從ISO 100至51200的标準感光度範圍,向上可擴展至Hi 2 (相當于ISO 204800)。高感光度下也能提供噪點少的照片和視頻。為了檢驗這款相機的降噪算法,我們将Zfc與Z 28mm f/2.8SE搭配進行拍攝,設置為RAW JPG、矩陣測光、3100K白平衡、焦距28mm、光圈f/8.0。目前Adobe Camera RAW還不支持Zfc的NEF文件,本文采用NX Studio測試版1.0.1關閉降噪解文件。(本次測試為工程樣機僅供參考 固件版本C 0.24)
左:RAW 右:JPG
ISO100(點擊查看大圖)
ISO200(點擊查看大圖)
ISO400(點擊查看大圖)
ISO800(點擊查看大圖)
ISO1600(點擊查看大圖)
ISO3200(點擊查看大圖)
ISO6400(點擊查看大圖)
ISO12800(點擊查看大圖)
ISO25600(點擊查看大圖)
ISO51200(點擊查看大圖)
ISO102400(點擊查看大圖)
ISO204800(點擊查看大圖)
從測試結果來看,ISO 400以下Zfc的RAW畫面比較幹淨;上升至ISO 800這款相機RAW開始出現非常輕微的噪點(參看藍色接口);ISO上升至1600時,Zfc的RAW畫面噪點開始增多,JPG則由于降噪依然保持比較純淨;ISO3200時,畫面上出現明顯彩色噪點,JPG在降噪處理下畫面比較幹淨;ISO6400-ISO 12800,Zfc的RAW畫面有明顯彩色噪點,暗部并未出現變色,JPG的畫面則由于降噪塗抹感逐漸加重;ISO25600以上Zfc彩色噪點非常嚴重,筆者認為實用價值不高,JPG降噪塗抹比較嚴重,細節大量損失猶如“油畫”不推薦使用。
寬容度測試
至于寬容度,此前測試的Z50有較好的表現,同出一源的Zfc又會怎麼樣呢?本次測試筆者采用“暴力還原”的測試方法,相機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礎上分别進行 3、 2、 1、-1、-2、-3曝光補償,如此得到過曝、欠曝嚴重的RAW照片,放到解RAW軟件中,将曝光向相反的程度進行還原(關閉降噪)。目前Adobe Camera RAW還不支持Zfc的NEF文件,本文采用NX Studio測試版1.0.1關閉降噪解文件。(本次測試為工程樣機僅供參考 固件版本C 0.24)
1過曝拉回(點擊查看大圖)
2過曝拉回(點擊查看大圖)
3過曝拉回(點擊查看大圖)
從“暴力”測試來看, 1、 2過曝情況下,Zfc可以拉回絕大多數細節。 3過曝下,我們可以看到高光很多的“死白”已經很難拉回,出現偏色。
-1欠曝拉回(點擊查看大圖)
-2欠曝拉回(點擊查看大圖)
-3欠曝拉回(點擊查看大圖)
再看欠曝還原,-1、-2檔這款相機基本能做到完好的還原,-2EV畫面開始粗糙(參看藍色接口部分)。将欠曝拉低到-3檔時,藍色接口部分出現彩色噪點,這一表現與此前測試的Z50相當。
4K超清視頻
Zfc的視頻功能與Z50一樣,支持全像素讀取無裁切的4K 30p視頻錄制,此外,這款相機還支持1080 120p慢動作視頻(帶聲音)。在視頻拍攝中,Zfc支持人眼/動物眼部偵測AF,自拍時也可使用該功能。
vlog
網絡攝像頭
此外,Zfc在視頻當中支持電子防抖和鏡頭光學防抖,用戶如果需要較好的穩定畫面,還是需要搭配穩定器進行拍攝。
Zfc支持最高4K分辨率延時視頻功能,最長8小時的拍攝時間,最長20分鐘的錄制時間,該功能可與間隔拍攝結合使用。
評測總結
通過前文的評測,我們可以看到Zfc是一款采用複古單反造型的Z50。與Z50相比,Zfc在性能上并沒有顯著提升,雖然各家複古機均主打“顔值”,但作為一款2021年推出的APS-C無反相機,性能上沒有凸出亮點依然是比較遺憾的。此次外觀設計是Zfc的重點,複刻FM2的尖頂,沒有單獨曝光模式轉盤、肩屏等現代設計,矮薄的機身比例,讓這款相機在造型上比Df更加複古。單純從複古角度,這款相機快門不支持快門線插孔,這讓複古味差了點意思。另外,現在的複古機追求輕便,采用輕質材料,Zfc僅有445g與體積相近的FM2(540g)分量上仍有差距。
廠商推出複古機并不單純是推出一款機身,需要有多款搭配“和諧”的鏡頭,目前Z DX 16-50mm f/3.5-6.3VR(銀色)、Z 28mm f/2.8 (SE)兩款套頭,雖然通過“換殼”達到搭配的統一,但是大部分Z鏡頭無論體積還是外觀都不适合搭配Zfc。原廠Z鏡頭中僅有Z 40mm f/2(宣布開發)、 Z MC 50mm f/2.8體積上比較合适,其中Z 40mm f/2很可能會像Z 28mm f/2.8那樣推出換殼版(SE)。目前不轉接,外形又比較搭的隻能寄希望于銘匠、七工匠等國産手動鏡頭。轉接的話,原廠FTZ轉接環在“顔值”上很難符合複古需求,這使得這款相機轉接D頭、AI手動頭整體效果并不理想。筆者還是希望尼康能夠多推出一些複古外殼的Z鏡頭,既然Z 28mm f/2.8 (SE)是一款全幅(FX)鏡頭,目前也沒有APS-C(DX)定焦計劃,未來Zf系列推出全畫幅機型可能還是很高的,至于能否盡快面世,很大程度要看此次Zfc的市場表現。
對于尼康來說,APS-C市場是擴大系統占有率的重要戰場,Zfc顯然是一款走差異化的産品,這幾年奧林巴斯、富士的經營,讓不少老牌廠商都看到了複古相機的商機。與Z50相比,Zfc在“顔值”上溢價是否合理,還需要市場的檢驗,但塑造完整複古産品線,無疑是尼康未來面對的重要課題(如複古外觀鏡頭、皮套、指柄、肩帶等等),目前尼康Zfc的機身定價6499元,要略高于X-E4、X-T30等同類機型,顔值黨是否出手,最好還是親自上手體驗一番才好決定。
優點:
1.同Z50的CMOS,高感表現出色2.對焦點覆蓋廣大,支持-4EV AF3.支持無裁切的4K 和全高清120p視頻錄制4.側開翻轉屏,方便用戶自拍5.支持間隔拍攝、4K延時視頻6.EVF放大倍率優于部分競品7.11fps高速連拍具備一定運動捕捉能力8.支持寬區L 人眼/動物眼部檢測AF9.支持USB供電和USB網絡攝像頭10.小巧輕便、複古造型
缺點:
1.側開翻轉屏可能與接線沖突2.SD卡槽不支持UHS-II3.動态追焦仍有提升空間4.電池續航仍有提升空間5.Z卡口複古鏡頭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