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名言名句經典摘抄與賞析

教育名言名句經典摘抄與賞析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7 10:02:57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杜威的教育思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杜威的一個徒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教育名言名句經典摘抄與賞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1

陶行知是中國現代傑出的人民教育家,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為中國探索民族教育的新路。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教育思想,而生活教育思想則貫穿其始終。

一、“生活教育"實踐1.曉莊學校陶行知提出了“籌募一百萬元基金,征集一百萬位同志,提倡百萬所學校”的口号。1927年, 陶行知在南京創辦試驗鄉村師範學校後改名“曉莊學校”。他确立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的生活教 育理論.親自試驗 ,希望從鄉 村教育人手改造中國教育的出路。1930年,曉莊學校被查封。2.山海工學團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創辦“山海工學團”,提出“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力圖将工場、學校、社會打成 一片,進一步探索中國教育之路,以達到普及教育的目的。3.“小先生制”為了解決普及教育中師資缺乏、經費匮乏、女子教育困難等問題,他提出兒童是中國實現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提出“小先生制”,即“即知即傳”。人人将自己所識的字和所學的文化随時随地教給别人,兒童是這一過程的主要承擔者。陶行知認為小孩也能做大事,“小先生”不僅教别人識字學文化,還教别人做“小先生”,由此知識不斷得到推廣。“小先生制”是窮國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鑰匙。4.育才學校1939年,陶行知為了收容戰争中流離失所的難童,培養有特殊才能的幼苗。在重慶創辦育才學校,苦心興學,以“新武訓”自比,培養了一批藝術人才,其中不少人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幹部。育才學校的創辦,突出了陶行知站在人民大衆,尤其是勞苦大衆的立場上思考和解決他們的教育問題的主張。

二、“生活教育“理論體系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張。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國國情、時代需要的教育理論的努力。

1.生活教育理論的形成受裴斯泰洛齊、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陶行知在實驗的基礎上,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翻了個筋鬥,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論。

2.“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第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所以他主張人們積極投入生活中,在生活的矛盾和鬥争中向前、向上。第二,實際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和教育是同一回事,是同一個過程,教育不能脫離生活,教育要通過生活來進行,其方法和内容都要根據生活的需要。第三,生活決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原則、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決定。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進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

3.“社會即學校”第一,指“社會含有學校的意味”或者說“以社會為學校”。因為到處是生活,所以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就像一個教育的場所。第二,指“學校含有社會的意味”。即學校通過與社會生活相結合,一方面“運用社會的力量,使學校進步”,另一方面“動員學校的力量,幫助社會進步”,使學校真正成為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陶行知認為“學校即社會”是半開門,“社會即學校”是拆除學校圍牆,在社會重創建校。“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利于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評價:“社會即學校”擴大了學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使傳統的學校觀、教育觀有所改變;使勞苦大衆能夠受到起碼的教育,貫穿了普及民衆教育的良苦用心。

4.“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方法論問題。第一,“教學做合一”要求“在勞力上勞心”。“在勞力上勞心”是指“手腦雙揮,将傳統教育下的勞力和勞心連接起來。第二,“教學做合一”是因為“行是知之始”。“行”是知識的重要來源,教育必須從行動開始,而以創造完成。第三,“教學做合一”要求有教先學”和“有學有教”。即教人者先教自己,學到知識就要去教别人。

第四,“教學做合一”是對注人式教學法的否定。即教育要與實踐結合,教是服務于學的,而教與學又是服從于生活需要的。“教學做合一”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學做合一”的方法論原則下,陶行知相應地也對課程教材提出了改造意見:以培植學生的“生活力”為追求,遵循學生的需要和可能,由此破除以學科知識為原則的課程傳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