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7-01 07:05:53

每個生命的頭兩年是至關重要的,快速生長,頻繁活動,認識這個新奇的世界。寶貝們每天都在想什麼,都在經曆着什麼,都有着哪些成長變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1

在經曆出生後,嬰兒要想的第一件事當然是“活下來”。

剛出生幾分鐘的小Baby看着很無助,但别被騙了,他的小手抓的很緊,小腳也是,都在表示着強烈的生命訊号!這抓牢反應繼承自我們類人猿祖先,令他們可依偎着大人得到安全。不得不感慨生命力的強大!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2

抓牢反應:抓握反射(grasping reflex),又稱握持反射,是新生兒非條件反射的一種。将手指或筆杆觸及小兒手心時,小兒馬上将其握緊不放。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嬰兒的體重,如借此将嬰兒提升在空中可停留幾秒鐘。這種反射在出生後第1個月增強,第5周達到最強的程度,随後逐漸減弱,3-4個月時消失,被自主抓握取代。

出生後的寶寶實時尋找大人的面孔,20分鐘他就可以模仿表情,但最緊要的直覺是找食物!

他的小嘴巴會動起來找尋賦予生命的奶。當然他還會“說話”,最直接的溝通——哭泣。不同的需求可能會由不同的哭聲開始。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辨别不同的哭聲,給予準确的回應。

比如疲倦的寶寶會作勢打哈欠,因此哭聲從“ao~”開始;餓了的寶寶,哭着要喝奶,吸吮反應令舌頭滑過上颚,發出“neh~”的聲音。作為新手爸媽的我們,要及時發現寶貝的需求予以滿足。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3

嬰兒出生後要逐漸适應正常生活環境——白天光線明亮且相對嘈雜;晚上昏暗且相對安靜。白天拉窗簾、蹑手蹑腳,晚上開着長明燈?這些都沒有必要,反而還會降低孩子對環境的适應力與免疫力。

溫馨小提示剛出生嬰兒多哭鬧,是為了促使肺内液體回吸收,因嬰兒肺内充滿液體。出生後哭不一定是因餓,而是肺内液體未排淨,需要“哭”來增加呼吸。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4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5

寶寶出生後的頭2個月,主要任務就是要認識環境。

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世界是一個單一清晰的影像,我們的腦部要結合每隻眼的視像,來産生視覺的感受。而初生嬰兒卻無法做到,在他們眼部肌肉增強之前,他們和我們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

世界在嬰兒眼中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其實,是有點“亂七八糟”的哦。剛開始,嬰兒看到的畫面是模糊的,後來逐漸清晰,但依然是黑白的,漸漸的,眼前的畫面才開始清晰且明麗。

他們需要接受外界的刺激,通過多感官多維度認識眼前的世界。

不過,離他們面部大約20厘米,有一個清晰點,所以我們可以在跟寶貝的互動中保持這個最佳距離,以幫助寶貝更好的獲取信息,産生互動。很多嬰兒玩具架的設置便是這個高度。更神奇的是,在哺乳時,媽媽距離寶寶的眼睛距離就在20厘米左右,就像生命早就安排好的巧合。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6

在外界的刺激中,聲音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初生嬰兒有完整的内耳,具有一定的聽覺。所以他們可以馬上認出媽媽的聲音以及一些熟悉的聲音,比如媽媽懷孕期間聽的肥皂劇主題曲。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那麼重視胎教的原因(懷孕期間聽到的信息也很重要)。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7

另外,這些聲音并非十全十美,在嬰兒的腦部學會處理雙耳聲音的微小不同前,他們聽到的聲音都帶有小回音。所以我們跟寶貝說話時,要慢慢的、清晰的、并且多用單一的聲音進行重複,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寶貝進行聲音的辨識和語言的積累。

TIP:

你知道嗎?嬰兒習慣的音量出奇的高!

胎兒期,媽媽的心跳在子宮内是90分貝,等于一部跑車的咆哮聲。所以嬰兒常喜歡在車裡睡覺,那不間斷發出的低沉聲音,模仿了他們在子宮裡的經驗,輕輕的震動和搖動更增加熟悉感。但沒有羊水墊住,突然的震動或噪音很容易吵醒他們哦。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8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9

前三個月,嬰兒每天約睡16個小時,但他們的大腦依舊活躍。

研究顯示,嬰兒比成人幾乎多做一倍的夢,大腦借着做夢消化當天遇到的新奇的事情。科學家監控睡着兒童的腦部發現,嬰兒的睡眠沒有成人那麼深。他們睡覺時能夠聽到聲音,甚至能夠感應到周圍人的情緒。在睡覺這個過程中,大腦也在處理源源不絕的信息。

實際上,孩子在會講話之前就對世界具有高度的認知。6個月大的嬰兒能聽出世界所有語言的150個音的分别。嬰兒天生可學任何語言。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10

嬰兒學習說話的過程不是由聲音開始的,而是形狀。

嬰兒學習新詞時,會看着大人的嘴巴慢慢形成對應口型,想要說出這個詞,就需要70多條肌肉按精确次序活動。他們最初牙牙學語,然後慢慢模仿談話,包括無意義的語調和交流。

他們能理解的話是他們所能說的三倍。

所以,多跟你的寶貝聊天吧!雙眼注視着他/她,讓他/她看到你的眼神、你的表情、你的唇形,講述他/她眼前的事/物,訴說你的事情、你的心情,都是完全可以的。想要孩子掌握多門語言的家長,也要把握好早期嬰兒對語音的敏感期,創設多語言的環境,比如很多家長比較看重的英文學習。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11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12

生命中的頭6個月,嬰兒在認識和探索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自然會給到他們一點又一點的自信及安全感。就如我們俗語說到的“三翻六坐”。寶貝從最初的平躺側卧,到慢慢可以借助輔助翻身,自主翻身,左右翻身,這每一步的成長都幫助他們逐漸擴大活動探索的空間。再到後面可以坐起來,縱向空間的開拓對寶貝來說真的是非常大的成就。這每一步的完成當然都少不了我們家長的支持與引導。

寶寶出生的那一刻在想什麼(剛出生的小嬰兒每天都在想什麼)13

除了我們熟知的身體撫觸,在寶貝躺卧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變換不同的方位跟寶貝說話,或者借助玩具吸引來促使寶貝轉頭、翻身、伸手來進行鍛煉與練習。

對寶貝來說,趴姿應該是最具有挑戰的姿勢,這個時候家長要借助上述的方法多跟寶貝互動,交流感情,有時間間隔地多引導寶貝進行趴姿的适應與鍛煉,從而增強寶貝身體肌肉力量,為後期的爬行做好鋪墊。

生活很美好,寶貝的生長很奇妙!讀懂寶貝并不難,用心傾聽他們的“聲音”,讓我們陪伴他們一起快樂成長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