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月7日在美國天文學年會上宣布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類似的星星。它處于宜居帶内,意味着溫度允許液态水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這顆被命名為TOI 700 d的行星一度被NASA的科學家們誤判,在一名高中生的糾錯下才重得正名。
這也是NASA新一代主力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TESS)發現的首顆類地宜居帶行星,結果被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所确認。
TOI 700 d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位于金雀座南部。它要比地球的體積大上20%,公轉周期為37天,從恒星那裡接收到的能量要比地球從太陽接收到的少14%。
它環繞的“太陽”TOI 700是一顆很小很冷的M級恒星(我們的太陽是G級恒星),質量和大小大約隻有太陽的40%,表面溫度也隻有太陽的一半。
“苔絲”在工作第一年就發現了它,并捕捉到它的三顆行星。“苔絲”全稱“淩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于2018年4月發射升空,旨在“接棒”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具體而言,“苔絲”通過檢測恒星亮度随時間變化的光曲線來尋找行星。一旦出現“淩日”現象,即當行星掠過恒星表面時,恒星的亮度就會像發生日食一樣有所下降。
隻不過,NASA科學家們一開始錯誤地把TOI 700判定為一顆與太陽接近的恒星。以此推斷,它的行星們會比實際情況更大,溫度也更高。
高中生阿爾頓·斯賓塞(Alton Spencer)和幾個研究人員一起發現了這個錯誤。在修正參數之後,TOI 700最外層的行星TOI 700 d溫度就處于宜居帶内了。
TOI 700與它的三顆行星
領銜相關三篇研究論文寫作的芝加哥大學研究生艾米莉·吉爾伯特(Emily Gilbert)說道:“此外,11個月的數據未曾顯示這顆恒星出現耀斑,這提高了TOI 700 d的宜居可能性,也使得我們更容易模拟其大氣和地表情況。”
科學家們也披露了TOI 700 d其他兩個“兄弟”的幾乎情況。最裡面的“老大”TOI 700 b大小幾乎和地球完全一樣,疑似是顆岩石行星,公轉周期僅有10天。“老二”TOI 700 c則更可能是一顆氣态行星,大小約為2.6倍地球,介于地球和海王星之間。
這三兄弟的轉動方式也很有特點,有一面始終保持是“白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