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财經社 裘雪瓊
編| 梁夜
10月1日起,快遞費要漲了。
9月21日晚間,中通快遞在官網發布通知,稱基于快遞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為進一步維護服務品質和提升客戶滿意度,從2018年10月1日起啟動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調整全國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具體費用調整幅度,由當地服務網點根據總部指導建議并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實施。
幾乎同一時段,韻達速遞、圓通速遞均向各網點發布“調整到達上海地區快件派費”通知,稱受行業環境、人員、場地等成本上漲原因導緻派送壓力巨大,将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費上調0.5元/票,以緩解派送壓力、平衡網絡發展。
據新京報獨角鲸科技報道,此次韻達、圓通漲價,上調的是快遞企業給末端配送網點快遞員的派送費(即發件網點支付給派件網點的費用),暫時還不是面向消費者漲價。
也就是說,韻達、圓通系屬于快遞公司内部費用漲價,但有業内人士認為,上漲部分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
9月26日,申通、百世彙通跟進。其中,申通價格上調方式與韻達、圓通相同;百世彙通尚未透露具體調價方案。
但業務淡季并不意味着不漲價。尤其是遇上春節假期,各家快遞企業都會加收假期服務費,少則10元/件,多則50元/件。
不收服務費的京東,在2018年初實實在在漲了一波價格。
2月22日,京東物流一面高調宣布獲得25億美元的融資,一面低調上調快遞費用。彼時的快遞費用價目表顯示,在京東商城消費未滿49元,就得付15元快遞費;若消費價格位于49-99元,快遞費為6元;選購物品超過20kg,每公斤再加1元。
而那之前,京東商城對多地區的免運費門檻為99元(非生鮮),小于99元則收取基礎運費6元;重量超10kg的,按照1元/kg的标準另收續重費用。
從6元到15元,京東物流一次性漲幅近3倍。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4月起,京東的免基礎運費門檻從79元上調至99元,配送基礎運費也從5元調整到6元。
快遞最低單價2元/件,6年内單價持續走低
“這次調價可以理解成是成本上漲的大背景下,價格戰後的局部回調。”日前,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向新京報分析。
成本上漲,包含包裝物流、運營、人力、車輛等成本的增加。據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觀察,快遞利潤已經被人力、物料、運營、車輛等成本削薄,一些區域的網點陷入零利潤狀态。
近些年,國内快遞行業的規模極速擴大。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快遞業務量達140億件,同比增長52%,躍居世界第一。這一數據,在2015、2016、2017年分别為206.7億件、310億件、401億件。
但詭異的是,每年快遞行業平均單價卻是逐年下降。據國家郵政局快遞行業運行數據,2014年為14.65元,2015年降至13.4元,2016年是12.7元,2017年停在12.34元。
而在2012、2013年,快遞行業平均單價分别為 15.69元、18.6元。
這一怪相可以追溯到2005年,平均單價還是27.7元/件的年代。同年,圓通與淘寶簽約,成為後者最主要的線下物流供應商,并将原先電商件的“起步價”從20多元下調至12元左右。
圓通率先在快遞行業挑起價格戰,引起了申通、韻達、中通的警覺。對于民營快遞企業而言,電商件屬于最大的業務來源類型,尤其是彼時成交量蒸蒸日上的基于淘寶平台的網店店家。
此後,衆多快遞企業加入價格戰,單價進一步降至8元,針對電商大客戶的資費降低到5元全國包郵。再往後,最單價低标準甚至突破2元/票。
價格戰直接導緻快遞行業利潤持續走低。2014年,韻達快遞負責人曾評價:“為了降價,大家簡直殺到眼紅了。”另有快遞企業人士感慨:“現在大家是在喝稀飯,肚子撐得很大,但實際上沒什麼營養。”
“2005年以前,快遞企業的利潤率為35%左右,而現在絕大多數快遞企業的利潤率降低至5%以下,還有很大一部分企業在盈虧線上徘徊。現在的快遞行業正處在充分競争的群雄争霸的階段。”2015年,博隆咨詢師朱翔接受《中國産經新聞》采訪時說。
群雄争霸的是從“價格戰”中存活下來、并成功上市的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失敗者如全峰、快捷、國通,面臨的則是被收購、被查封的死胡同。
誰先漲價誰先死,這曾是快遞業一條不成文的潛規則。這是因為,快遞業依然嚴重依賴電商件,而電商是憑借規模賺取利潤的,對快遞價格屬于敏感體質。
6家快遞企業聯手漲價遭整改
漲價找死,不漲價等死,使得多數快遞公司面臨經營困境。利潤低的劣勢是顯而易見的,快遞企業無法在管理、系統建設、人員培養層面持續投入,快遞員收入走低、服務出纰漏、流失率增大,使得陷入惡性循環。
進退維谷之間,快遞企業小步伐上調費用。
2011年9月,申通寄件起步價從10元漲至12元;10月,順豐在官網公對部分線路快件價格,平均調幅2%-4%,比如北京城區内,首公斤從12元漲至13元;12月,韻達在原基礎上增加了1元/票的有償派送費,中通如法炮制并增加“對部分城市快件的運費上調2-3元每公斤”。
以“又快又好又免費”著稱的京東,也扛不住提價。2011年11月25日起,京東對39元以下訂單收取5元運費;鑽石級、雙鑽級用戶可以繼續享受全場免運費的特殊優惠,不過,鑽石級、雙鑽級資格分别需要用戶在一年内累計消費達3萬元、10萬元才能獲得。
漲價勢頭,在2013年因卷土而來的價格戰打破。彼時,包括韻達、中通、全峰等多家快遞公司被爆大打價格戰搶客,個别網點甚至打出“5元寄全國”口号。
價格戰瞄準的還是電商客戶。韻達快遞一位快遞員記得,2013年2公斤以内6元包送全國,到了2014年,電商客戶若寄送100票以上,6元-6.5元可以送3公斤。即便低價如此,還很多快遞企業搶生意,使得客戶存有來回比價壓價的空間。
連順豐也“自降身段”,推出專門針對電商賣家的“小盒服務”:同城8元,跨省價12元,價格上已經貼近“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百世彙通、韻達)。
快遞價格史上,2014年8月發生的6家快遞企業聯手漲價被查是繞不過去的事件。
當時,重慶市物價局網站發布公告,稱圓通、申通、中通、彙通、韻達和天天快遞這6家快遞公司,多次共同召開價格協調會議,在2014年8月1日起統一提高了快遞收費标準,存在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責令整改。
根據重慶媒體報道,那次6家快遞公司推出的漲價方案為,首重每公斤5元,續重每公斤2元,外地城市則是首重6元,續重3元。
重慶市物價局指出,上述6家快遞公司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四條,其中明确規定“經營者不得有‘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不正當價格行為”。
圓通快遞西南區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那次聯合漲價是加盟商的自發行為,與圓通快遞公司總部無關,且總部嚴厲制止這樣的行為。
天天快遞總裁陳向陽則對《天下公司》倒苦水:“現在整個快遞都是低于成本的運作了,不能說是漲價,而應該說是價格的理性回歸。據我所知,重慶的幾家快遞公司,申通、圓通這種大公司的經營都很困難,更别說我們天天這種小公司了。”
最近一次快遞行業集體漲價,發生在2015年:
2月,順豐時隔四年後再度漲價。原先,順豐的标準快件隻有13元和22元兩種,新版快遞價格階梯變得豐富,且整體漲幅2%左右。
9月,中通快遞、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快遞、百世彙通、天天快遞先後發布内部通知,要求加盟的企業網點将派送費提高到2元/票,漲幅在10%-33%不等。
而從2018年6月1日起,上述六家快遞企業又将快遞派送費在原有基礎上上調0.15元/票。
好消息是,受近年來的包裹輕量化、自動化升級、自有車隊規模擴大等因素影響,快遞企業的單票成本是下降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通快遞、韻達股份單票成本分别同比下降0.19元和0.18元至1.03元和1.21元。
嚴峻一面仍在持續。2018年8月,順豐控股單票收入23.12元,同比下滑 0.09%;申通快遞單票收入3.19元,同比下滑 0.31%;韻達股份單票收入1.58元,同比下滑17.69%。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擔心,由于單票成本降低,快遞價格戰也許會再次出現,進一步影響快遞企業的利潤和營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