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9:14:27

蘇轼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世人稱他蘇東坡。他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說起蘇東坡,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詩詞,從幼童到老叟,男男女女,無不能張口吟唱一二。蘇東坡的名氣更是遠揚至海外,日本、美國、英國,世界各地都有他的鐵粉。2000年時,法國《世界報》評選"千年英雄"人物,全球一共評出12人,而蘇東坡就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人。

古今中外,世人如此愛他,給予蘇東坡如此高的美譽,不僅因為他無人可及的才氣,更因他高尚的品德修養。

白岩松曾說:

人品是最高的學位,德與才的統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蘇東坡就是這樣的人才,而他的德就藏在不按常理出牌,卻處處以民為本的處世之道中。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解讀千古文豪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之道)1

01 與敵為友,宦海沉浮一心為百姓

蘇東坡在父親的刻意栽培下,自幼勤奮好學,11歲便為科舉做準備,20歲時以最高分的成績考取了進士。蘇東坡的才華熠煜和獨到的政治見解讓他在仕途上拾階而上,很快便被朝廷重用。

從政時,蘇東坡一直堅持實事求是,替老百姓發聲,不惜得罪曾經的戰友和恩人,宰相司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變法時,司馬光和蘇東坡曾一同反對讓百姓多征捐稅。因政見不同,他倆紛紛罷官而去,最後蘇東坡被調到地方上任。走之前,王安石的群小之輩捏造事實,向皇上控告他人品不佳。司馬光力排衆議極力維護蘇東坡,讓他少了一些麻煩。

可蘇東坡在杭州上任期間,依然竭盡所能,将變法為百姓帶來的苦難及個人政見上書朝廷,這讓朝中反他的黨派懷恨在心,生生給他扣了莫須有的罪名,蘇東坡又被貶谪到了黃州。後來,司馬光被召回朝廷委以重任,他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蘇東坡解救于水深火熱中。作為犯官的蘇東坡因他的提拔而得勢,很快便連跳數級至翰林。

可在關鍵時刻,他卻不念舊情,與司馬光站在了對立面。司馬光為了維護政權,堅持把王安石的變法全部廢除,沒想到蘇東坡卻不同意。他結合自己多年在地方當官員的經驗,提出要取其長處,留下有益于老百姓條例的建議。為此,還常常當衆與司馬光争執,甚至指責他:你這樣跟當初的王安石又有何區别?這讓提拔他的司馬光左右為難,甚是後悔。蘇東坡因為堅持己見,又一次被調職。

蘇東坡認為,一個好的政權,應該是将不同的政見合理地發揮其功用。變法是好的,但要以百姓為先,更不能因個人利益,為反對而反對,走極端。以蘇東坡的才氣和身居高位的機會,如果他願意,是有能力将政權玩弄于鼓掌之間的,但他就是這樣堅持原則,從不為個人利益而站隊,不管走到哪都堅守初心,一心為百姓謀福利。

蘇東坡曾對太後進言,要朝廷廣開言路,他說:人雖能言,上下隔絕,不能自訴,無異于馬。

在他眼裡,朝廷是為百姓服務的,身為父母官要多傾聽百姓的聲音,看到百姓的需求。如果人們無法發聲跟馬又有何區别?他堅持學而優則仕,是為了替百姓說話辦實事,而不是來攀附權貴的。這也是蘇東坡宦海沉浮幾十載,數次被提拔又數次遭貶谪,不停地被驅逐,最後被流放到海南,又客死異鄉的原因。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解讀千古文豪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之道)2

02 為百姓打破規則,愛民如子

在蘇東坡心裡,規矩是用來打破的。他不僅敢于替百姓說話,被調職到地方任官期間,還曾置法于不顧,做了很多反常規的事。

一次,有名賣扇子的商人被告,他委屈地說:我不是故意賴賬不還。原來,商人的父親生前曾留下一些債務。但因為當年天氣不好,很少人買扇子,才導緻沒法及時還債。蘇東坡聽了,讓那年輕人去拿一捆扇子來,在上面寫寫畫畫後,就讓他拿去還賬。很快,太守大人畫扇子賣的事就被傳開了,還沒等年輕人們走出衙門,手裡的扇子就被大家争着高價買走了。

像這樣的事迹還有不少。有一年,一名進京趕考的書生被捕,因為他自帶了兩百匹綢子當盤費,又怕被扣稅,竟打着為蘇東坡給弟弟運送物品的名義攜帶行李。蘇東坡知道後,卻很體諒他,不僅沒判他罪,還親自寫了真實的地址,并附上一封給弟弟子由的信,讓書生光明正大的帶走。末了,蘇東坡笑呵呵地說:明年考中,可别忘了我呀。後來,這名考生果然高中,還寫了一封信感謝他,蘇東坡特别高興。

蘇東坡雖拿捏着一方百姓的命脈,卻常常破壞規矩,設身處地為他人着想,如此親民,這樣的父母官誰能不愛呢?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解讀千古文豪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之道)3


法理不外乎人情。

蘇東坡雖是千年古人,但那時他就對法律看的很透徹,他認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也要審時度勢,體現人情的溫暖。而不是墨守成規,僵硬機械地執行。隻要百姓能得益,即便是自己吃點虧,名義受點損也無妨。

孔子曾提出為政以德,提倡"仁者愛人",為官者要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說:如果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就會像北極星處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會圍繞着它。蘇東坡對老百姓的圓通,更證明了他是儒家這一德治思想堅定的推行者和踐行者。

03 沒有絕對的仇人,以德報怨

蘇東坡的家人曾多次勸告他交友要謹慎。蘇東坡卻說: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在被貶谪的數年中,雖條件艱苦,但他從來都不抱怨。不僅能和百姓相處融洽,常常和左鄰右舍"打"成一片,最難能可貴的是,他還有一顆看透人性又慈悲為懷的心。

猶記當年"烏台詩案",他锒铛入獄時,看管蘇東坡的獄卒曾沒少給他臉色看。若幹年後,蘇東坡重新被調回朝廷,路上和獄卒偶遇,獄卒非常害怕。蘇東坡見狀主動上前搭話,編了這樣一個故事替他解圍:一天,有一條蛇咬死了人,它向閻王求将功補過,說:我的身上有黃,蛇黃可以救人,于是被放了。接着,有一頭牛把人頂死了,也跟閻王求饒:我的身上也有黃,牛黃可以救人,于是它也被放了。後來,又來了一個殺人犯,他對閻王說:我身上也有"黃",閻王不禁納悶,原來,他說的是倉惶。故事講完,蘇東坡哈哈大笑,說道:你不要這麼倉惶嘛。獄卒聽了,這才尴尬又放心地跟着笑了。

蘇東坡不僅對曾經欺負自己的獄卒能一笑泯恩仇,對加害自己的仇人更是能既往不咎。

當年,蘇東坡在當主考官時,曾以第一名的成績錄取了章惇的兒子章援。可章惇卻利用推行新法,對反對改革的官員大肆打壓,将蘇東坡貶谪至惠州和海南。一朝天子一朝臣,政變後,章惇也被貶谪到了雷州。他的兒子章援怕蘇東坡東山再起,會對父親不利。于是,給蘇東坡寫了一封信替父親求諒解,并探其口風。沒想到蘇東坡聽到此消息,不僅念及舊情,回信關心他父親的狀況,還寬慰章援,要他别擔心。蘇東坡說:一切皆已成過往,更說何益?雖然,蘇東坡曾遇人不淑,但他從不仗勢欺人,更不會落井下石。隻要對方能認識到錯誤,就給一個台階和機會。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解讀千古文豪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之道)4


佛陀說: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隻有慈悲、仁愛可以徹底化解。

放下仇恨就是放過自己,用慈悲包容敵人,不僅是給對方重生的機會,自己也能獲得解脫。蘇東坡越是活得豁達,小人們就越是相形見绌,百姓們也越是愛戴他。所以,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皆有親朋好友陌路人為他搭手相助,即便因此受到牽連,也依然無怨無悔。這也是他流連失所,被官府一再貶谪驅趕,卻能生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04 沒有規則便是規則,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凡事皆可互為因果。世人了解蘇東坡大都因他的作品而起,又因了解他的為人,越發喜愛、懂得他的作品。

蔣勳曾學習過蘇東坡的真迹《寒食帖》,年少時他不懂好在哪,因為蘇東坡的技法很反常規,他的老師卻說:等你再大些就明白了。如今,蔣勳再看《寒食帖》,結合自己的曆練,卻越看越覺得厲害。他說:蘇東坡的字裡潛藏着他的人生态度,一筆一劃皆映襯出文中的意境。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解讀千古文豪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之道)5


蘇東坡的字詞詩畫不僅開創了創作形式的先河他的文章紋理自然,姿态橫生,曾被歐陽修大加贊賞,甚至說出:三十年後,無人再談老夫,這句話在後來也被得到了印證。在蘇東坡眼裡,作詩寫文也好,繪畫也罷,隻要能很好的體現自己的心境,表達心中所想,就沒必要拘泥于現有的條條框框,被别人的眼光束縛自己。他自己就曾說:我一生之至樂于在執筆為文時,心中錯綜複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于此者也。

所謂字如其人,蘇東坡的創作均是如此,它們之所以被世人認為登峰造極難以逾越,皆因其中透露着一種灑脫、真實又純碎的美。看似突破了規則,其實是回歸了本真。這和蘇東坡的為人處世如出一轍。

德不孤,必有鄰。

我心自在,無愧于人,不忘初心,視民如子。這便是德才兼備的蘇東坡之所以受萬人敬仰,流芳百世的原因。


蘇東坡一生坎坷一生豁達(解讀千古文豪蘇東坡的為人處世之道)6


作者:咖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