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方的小年了,真快啊,都臘月二十三了。
大家,最近是不是都忙着準備回家的事情呀!記得做好防護,安全到家喲!
小主最近除了上班買菜就是宅家裡做菜,出門雖然少了,倒是得了空閑把以前拍的圖給整理整理。
打開相冊,全是吃的~[偷笑]
翻着翻着,一張以前存的小吃圖,憑借出奇的造型引起了小主的注意(勾起了饞蟲)。
去年從網上存的圖~
看這造型是不是很别緻,這是福建霞浦的小吃,以番薯為原料制皮,因形似杯子,所以得名地瓜杯,也稱為番薯杯。
雖然小主老家也屬于福建,但之前還比較少見到這食物。
小主媽媽倒是用地瓜粉摻和地瓜做過類似的包子,不過裹的是甜餡。
而霞浦的地瓜杯,餡料用的是豬肉,那鮮亮誘人的色澤,着實讓人食欲大開,不得不做一屜來滿足一下。
很多人看到地瓜杯的第一眼,估計就是被它的外形先給吸引住了,這是怎麼捏出來的?
嘻嘻,其實還真不難,取一小塊地瓜團子,先捏成碗狀;
包入肉餡後一手托住下端,幫助轉動包好的餡料的面團;
另一隻手用虎口處,慢慢在上端調整,地瓜杯也慢慢由碗狀成杯狀。
制作地瓜杯杯皮,有兩個原材料,番薯跟番薯粉。
番薯起初是美洲作物,從明朝引入我國,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的功效。
而番薯粉,是勤勞又聰明的國民從番薯中衍生出的食品,粘性強,有降火作用~
所以用番薯跟番薯粉制作的地瓜杯,除了口感Q彈軟糯,在營養價值上也頗為出色。
而且夾裹着三肥七瘦的豬肉餡料,外素内葷,蒸煮時相互交融,這樣的地瓜杯,注定是要好吃的!
外皮:地瓜1個(約300g) 地瓜粉115g
肉餡:豬肉末100g 蔥花1根 糖2g 生抽8g 料酒5g 蚝油5g 花生油15g
備注:此配方可以做13個地瓜杯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制作步驟吧
1.地瓜去皮切片,冷水上鍋蒸熟備用
2.豬肉末加入蚝油、糖、料酒,生抽後用手抓勻,再加入蔥花和花生油拌勻即可
3.将蒸熟的地瓜放置不燙手,倒入保鮮袋中用擀面杖擀細膩
4.倒出到碗中,加入地瓜粉攪拌均勻至不粘手狀态即可
5.将地瓜面團分成30g/個,用手搓緊
6.然後用手捏成小碗狀
7.再放入餡料,左手托着杯底,右手用虎口揉搓,雙手配合轉動做出杯形
8.随後放入墊有包底紙蒸籠中,熱水上鍋,中火蒸15分鐘即可
掀鍋之時,蓬面而來的熱氣烘上臉。
先感受到濕熱,霧氣迅速下降後,番薯的清香味夾裹着肉香,罩住滿面。
蒸熟後的地瓜杯通體金黃,光滑潤澤,在熱氣的蒸騰下,會感覺到稍微發蓬,歪頭歪腦的有點可愛!
不過,千萬不要着急上手拿,特燙[捂臉],用筷子戳上一個比較明智。
熱乎乎的地瓜杯,戳一下,軟黏。
吃起來,皮的糯性要大于彈性,黏韌、糯乎乎的。
這個時候,杯體的番薯味較淡,餡料的香味更高一些。
吃的是軟糯鮮香!
稍微放涼之後,觸感就變得神奇了,你捏住杯體,左右用點力按按——哇噻!過分Q彈!
杯皮并沒有因為溫度的變化而轉硬,粘糯性下降,彈性大大增加!
溫的地瓜杯,餡料的香味沒有那麼“沖”,杯體的番薯味卻更味突出。
這時候,吃的是Q彈清甜!
一個地瓜杯,嘗盡香甜糯Q,這口感滋味着實讓人滿足,值得一試。
每次空閑的時候,我總會翻翻以前的照片,看看去年,去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幹嘛。
鐵皮盒裡收着的小玩具、過期的糖果、用過的門票,偶爾也會打開瞧瞧。
嗯,保存得還不錯。
這些東西,早已用不上,卻不舍得丢掉,每次看都能感覺到當時的歡喜。
就像照片記錄了我們的樣子,小心保存的物件也儲存着我們寄托的情感。
雖然時間不能追,但我們還有記憶,可回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