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前蘇聯重工業強盛的時期,在他們國家曾經湧現出了不少經典車型,就比方說今天視頻中的這台拉達尼瓦。
為了搶占前蘇聯、東歐國家以及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在1976年,拉達汽車聯合工廠在國民轎車拉達2101的基礎上,打造出了拉達尼瓦。
也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拉達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台擁有承載式車身的硬派越野車。
但作為一台生産周期超過了40多年的車型,拉達尼瓦身上還有許多與現代汽車工業相悖的地方。
例如:為了保證輪胎有更長的生命周期,拉達尼瓦的備胎放在了發動機艙,所以發動機變速箱不得不放在了副駕駛的牆面;過于緊湊的發動機艙布局,也讓這台車的水溫容易過熱。
但這麼做也是因為這是一台俄羅斯汽車工業特産,因為這台車生産出來本身就是為了能夠在極寒條件下能夠耐用的,所以它也創下了北極圈内最長汽車工作周期的世界紀錄,可以說,拉達尼瓦,就是一台适應力極強的越野車。
與此同時,這也不得不讓人想起了我國汽車工業的特産——北京212,它誕生于1965年,至今也還在生産中,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兩台汽車工業上的活化石,究竟誰更垃圾?
點開視頻收看:拉達尼瓦 VS 北京2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