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和格局修為

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和格局修為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23:25:59

作者:嵇國光管理視界

摘要:我是管理者,更是領導者。管理循環和領導循環兩者齧合着、交替着推動團隊前行。對人講灰度,對事講流程!領導管人,流程管事。前者是領導,後者是管理。

對人講灰度,對事講流程。前者是領導行為,後者是管理行為。

人是什麼?極端地說:半是天使,半是魔鬼。天使是善的極緻,魔鬼是惡的極緻。任何人都是在善與惡之間活着。王陽明認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善惡之度=思考方式 ×努力 × 能力。

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和格局修為(管理者核心能力提升71)1

君子: 90 × 90 × 60 = 486000;

小人: - 1 × 90 × 60 = - 5400;

惡人: -90 × 90 × 60 = - 486000;

惡魔: -100 ×100 × 100 = - 1000000。

由此可見:一個人是善是惡主要取決于思考方式。稻盛和夫認為思考方式最為重要,他說: “對于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因為能力和熱情隻有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從負100分到正100分為止。”“作為人,何謂正确?”稻盛和夫将它作為解決一切管理問題的根本。

管理者的思維模式和格局修為(管理者核心能力提升71)2

稻盛和夫一再強調: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要把事業做強做大做久,理念人格最關鍵!

所以,我非常認同任正非的灰度哲學,他認為“灰度哲學”是華為的生命之樹,“一個領導人重要的素質是方向、節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種影響發展的因素,在一段時間内的和諧,這種和諧的過程叫妥協,這種和諧的結果叫灰度。”灰度哲學在本質上是正确反映客觀世界和現實情況的思考方式。灰度既不是黑,也不是白;既不是對,也不是錯;既不是好,也不是壞,是一種融合體,不走極端。灰度思維既不是“非白即黑”的反向思維,也不是“白加黑”的并存思維,而是“白黑融合”的和合思維。任正非說:“在變革中,任何黑的、白的觀點都是容易鼓動人心的,而我們恰恰不需要黑的,或白的,我們需要的是灰色的觀點,在黑白之間尋求平衡。”任何人都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在白與黑之間某個點上,這就是人的灰度。因此,我們必須針對不同員工的灰度進行領導。領導就是要做到除惡揚善,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放之。”領導就是要正視、洞悉并尊重人性,彰顯人性的光輝,遏制人性的黑暗。

用分配解決人性的自私,

用考核解決人性的懶惰,

用晉升解決人性的虛榮,

用激勵解決人性的恐懼。

抓住人性,您就是卓越的領導者!

灰度哲學特别在用人方面更具現實指導意義。

用人不能求全責備!如果你的眼裡看到的都是人的短處,那麼你就會感覺到無可用之人。用人的藝術就是:讓人的長處生效,讓人的短處失效!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大約有95%左右都具有重複性質。凡是具有重複性質的事務我們都可以建立流程進行管理。這就是所謂的“對事講流程”。流程無處不在。現代企業必須緻力于流程建設并推動持續優化,基于流程确保“端對端”優質交付。華為之所以能從小農式作坊成長為世界超一流企業,流程優化居功至偉。 任正非說:“管理就是抓住三件事:客戶、流程與績效。”靈魂源于客戶,責任止于流程,生存依靠績效!

如果覺得文章有價值,請點擊關注、贊賞并轉發。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